原创 三国演义火烧博望坡,指挥者是刘备而非诸葛亮
创始人
2025-10-02 03:32:36
0

众所周知的情节:刘备不辞辛劳地三访茅庐,才请到诸葛亮。初出山之时,诸葛亮正值夏侯惇带领十万曹兵压境,气焰极盛,直奔新野而来,扬言要活捉关羽之名也不能放过。刘备获悉后,亲自把象征信任的剑印交给诸葛亮,命令部下遵从其调度。于是诸葛亮运用一个伏线的计策,在博望坡设下火攻,曹军大败,关羽、张飞等蜀军宿将目睹此景都心服口服。书中还写道,一首赞颂的诗句传出:“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然而设若真有说法,若火烧博望坡的主使其实是刘备,而非诸葛亮本人,你会如何看待这段故事的真伪? 博望坡位于河南南阳市方城县西南约三十里,北面紧邻伏牛山,南侧有隐蔽的山脊,西面有白河环绕,属于伏牛山脉延伸的高地、崎岖坡岸。此地历来险要,素以襄汉要道之地而闻名,历代兵家都欲据以成就霸业。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刘表看准曹操自北方进兵之时机,企图趁势夺取许都,于是调动刘备带兵出发,驻屯博望一带,与曹操军的夏侯惇相遇,战事正式拉开帷幕。

在交战过程里,刘备使出慢打快打的分工,以少量兵力与夏侯惇周旋,并且有意示弱撤退;随后还放火烧掉自营营寨,制造一系列假象,让夏侯惇误以为刘备已无力反扑,因而继续追击。就在追逐途中,刘备精心布置的伏兵突然从林间窄道中扑出,曹军措手不及,夏侯惇遭受到强力打击,只得败退。但曹操的智囊李典早有先见,料到刘备会用伏兵,于是时刻保持警觉,在夏侯惇陷于伏击之际,亲自带兵进攻,救出夏侯惇,随后两路大兵便各自抽身撤离。 从这段战斗过程可见,这并非书中所述的惊天动地的生死对决,而只是一次规模偏小的对抗。刘备这边的直接指挥者其实是刘备自己,诸葛亮并没有在战场前线指挥,事情的焦点在于战术布置与伏兵的出击。于是,问题又回到:此时诸葛亮究竟在哪里? 答案在于,诸葛亮当时尚未出山,仍在南阳的乡野之间耕作。前文所述的火烧博望的真实时间,是建安七年,即公元202年。至于诸葛亮后来在后主刘禅时期的建兴五年(公元227年)所写的《前出师表》里的那段话,诸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二十有一年矣”,其中的二十一年并非严格的整整二十一年,而是个文学性的估算,实际侍奉两主的时间大致二十来年。与史书所载的记载相合的是:公元207年冬到208年的春,刘备带着关羽、张飞等大将自新野出发,三度到南阳隆中草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直至最终同意南阳的安排才产生后续。于是可以肯定地说,火烧博望发生时,诸葛亮尚未出山。 至于《三国演义》的叙述性,它本质上是三分史实、七分演义的混合体。这并非要抹去历史,而是以合理的文学加工与想象进行再现,因此读起来既有历史的脉络,又有戏剧性的张力,读者不必对每个细节都去严格追究真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以其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出色的治国能力而闻名。然而,在刘备的一生中,有一个...
加入这场沉浸式艺术实验,寻找与... 罐体侧壁的影像内容与指针运动同频共振,不断切换时空形态,重构着空间的视觉与心理意义。位于上海油罐艺术...
2024年度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 近日,在上海浦东举行的第七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重要活动——“第十届上海对话”高峰论坛上,“2024...
原创 曾... 1864年7月19日中午,湘军在太平天国的最后一役中通过引爆埋在地道里的火药,成功攻破了天京城,宣告...
琉球独立时机已成熟!人民日报刊... 日本对琉球的统治自始至终缺乏法理基础。《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日本主权仅限于本土四岛,而...
中拍协:2024年全国文物艺术... 近日,在上海浦东举行的第七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重要活动——“第十届上海对话”高峰论坛上,中国拍卖行...
问界M9闪耀2025中国电影金... 11月15日,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暨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厦门举办。作为本届电影节...
贵州5岁男童被拐38年后成了福... 年过七旬,贵州遵义的葛友华和妻子,终于找到已经被拐38年的儿子葛永。 11月13日,他们通过警方线上...
原创 如... 《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和赵云,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猛将。那么,如果让这两位武艺超群的将军进行一场单挑,...
原创 三... 中华上下五千年是我们常听到的说法,但大家也许会疑惑,既然现在是二十一世纪,才过去两千多年,为什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