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我们提到过孝惠皇后,她在历史上以长达五十七年的皇太后身份而著称,几乎贯穿了半个世纪的宫廷风云。然而,今天要说的这位皇后却恰恰相反,她是清代在皇太后宝座上停留时间最短的一位女性,她便是佟佳氏——后世称为孝康皇后的女子。
孝康皇后佟佳氏生于崇德五年(1640年),比顺治皇帝小两岁。她的父亲佟图赖是清朝的少保、固山额真以及都统,属于一位权势显赫的大臣。更重要的是,她的家族背景极为显贵。佟图赖的族叔佟养性是后金时期相当有名的人物,家资丰厚、学识渊博,后来归顺后金,受到努尔哈赤的厚待,甚至迎娶了爱新觉罗家族的女子作为妻子。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佟佳氏家族在满洲贵族中的地位。满族八大姓中,佟姓排在首位,据史料记载,清代朝堂上“佟半朝”,无论是皇后、妃嫔,还是重要的官员,佟氏家族的人才比比皆是,仅担任清廷正式职务的就超过百人,加上知府、知县等地方官,更是多达六七百人,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在十二岁左右,佟佳氏入宫。她天性温婉贤淑,很快便得到了孝庄太皇太后的喜爱。《清实录》中曾评价她“赋性端凝,居心淑慎,动娴内则,德合坤仪”。这说明她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教,品行端正,举止优雅。但即便如此,她并没有赢得顺治帝的特别宠爱,只被封为“淑妃”,在众多妃嫔中地位并不算高。
然而,虽然不是最受宠的女子,她年轻貌美,性情温和,顺治帝偶尔也会召幸于她。也正因如此,她在十五岁那年便为顺治帝诞下了皇三子玄烨,这个孩子就是后来震古烁今的康熙皇帝。可以说,佟佳氏的命运自此发生了转折。然而命运并未立刻向她微笑。玄烨出生时,顺治正沉浸在与董鄂妃的浓情蜜意之中,本就不受重视的佟佳氏更显冷落。依照清宫的规矩,皇子出生后会被抱走交由乳母抚养,母子见面的机会极为稀少。佟佳氏既无法得到皇帝的宠爱,又难以亲近自己的孩子,这让她的身体逐渐衰弱。
直到顺治帝驾崩,命运才突然扭转。玄烨继位,年仅八岁登上皇位,佟佳氏也由一位不受宠的妃子一跃成为尊贵的皇太后。康熙元年(1662年)十月初三,她被尊为慈和皇太后。年仅十岁的康熙皇帝几乎每天都陪伴在母亲身旁,这段时光成了母子之间最温馨、最珍贵的岁月。
然而好景不长。康熙二年(1663年),佟佳氏病倒,久病不愈,尽管御医们想尽办法医治,仍不见起色。到同年二月十一日(1663年3月20日),她在病榻上带着对儿子的深切牵挂和未尽的期望走完了短暂的一生,年仅二十四岁。她也因此成为清代寿命最短的皇太后。
令人感到一丝安慰的是,她在最后的日子里,得以与儿子朝夕相处,亲眼见证玄烨登基称帝。虽然上天并未给予她享受天伦之乐的机会,但至少在她离开人世之前,母子之间留下了温暖的回忆。遗憾的是,在深宫之中,像佟佳氏这样命运多舛的女子并不在少数,她的故事,只是历史长河中无数悲剧之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