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太祖赵匡胤立下祖宗家法,宋高宗赵构却三次违背“誓碑”杀人
创始人
2025-10-01 05:32:57
0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后周的殿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赵匡胤受命带领大军出征以应对敌人。大军在初三的夜晚,悄然于汴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发生了大规模的兵变。第二天清晨,赵匡胤被将士们拥立为新帝,国号“宋”,此时的赵匡胤成了历史的关键人物,揭开了宋朝的序幕。

与明朝不同,宋朝深谙礼法,尤为重视士人阶层的尊严。历史中有传说,赵匡胤在太庙内留下了一块神秘的“誓碑”,专门为新天子所设,其他人不得轻易窥视。无论是宋朝的开国君主,还是后来的帝王,都严格遵守“誓碑”中的约定,遵循祖宗法度。

然而,宋朝建立一百六十七年后,历史发生了变故。靖康之难发生,金军入侵中原,北宋的徽宗与钦宗两位皇帝被俘至北方五国城。北宋灭亡之际,“誓碑”的秘密终于被揭示出来,令世人震惊。

《避署漫抄》一书中记载了这一事件:“宋太祖受命三年,暗中刻下誓碑,立于太庙寝殿的偏室,碑前以金黄幔布遮掩,门窗锁紧,严密无比。任何非新天子不得窥视碑文。诏令大臣,每当新天子即位后,必须在谒庙时,行礼后宣读誓词。誓词内容严苛,庄重而不可违背。”碑文内容包括,柴氏子孙犯事不得加刑,杀害士人或言事官员者必遭天谴。这誓言成为历代宋朝君主必须遵守的“圣旨”。

靖康年间,徽宗的第九子赵构即位,成为南宋的开国皇帝。虽然赵构并未亲眼见过“誓碑”,但他从亲王时代便听说了其中的内容。赵构深知,太祖立下的誓言不可违背,因此一生致力于尊重士人,宽厚仁爱。但《宋史·高宗本纪》记载,赵构在治国过程中,三次破坏“誓碑”的誓约,最为世人所知的便是杀害岳飞一案。

金军第一次攻破汴京,迫使北宋与其签订屈辱的城下之盟。赵构与张邦昌同行被金人俘虏,经过数月的磨难,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共患难情谊。随后的靖康二年,金军再度攻占汴京,徽宗、钦宗被俘,张邦昌在金人的威逼下被推上了“大楚”的皇帝宝座。尽管他并不认同这一身份,甚至心生自杀之念,但仍然依旧被迫执行“皇帝”职责。

在金军撤离后,张邦昌迅速抛弃了帝号,脱下帝袍,归顺南宋。赵构对他表示一定的宽容,封他为官,但随着朝廷舆论的激烈变化,张邦昌“僣逆”的罪名愈加严重,最终赵构不得不在压力下将张邦昌贬谪并致其死。

赵构年仅21岁即位,年轻时的他常沉迷于行乐,对于金人的妥协政策始终持支持态度。然而,主张坚决抗金的李纲与赵构的意见相左,最终在赵构与权臣的联合压力下,李纲短短七十五天便辞去宰相职务。李纲的辞职引起了朝中忠臣的强烈不满,陈东与欧阳澈等人上书指出赵构不该继位,并且对宫中腐败事务进行揭露,最终他们被赵构处死。

在赵构治下,虽然有时以仁爱为名,但对岳飞的处决却令许多人深感震惊。岳飞,作为抗金的民族英雄,曾经身居高位。然而,赵构深知岳飞的威胁,渐渐酝酿对其的打击。岳飞辞职后,赵构通过秦桧等人的陷害,最终将岳飞判死刑。岳飞死后,赵构虽表面上为其恢复名誉,但实际上并未为岳飞平反,始终未敢触及这段历史的真相。

这一切的发生,显示了赵构在权力斗争中的两面性。一方面,他力图维持宋朝的稳固与繁荣,另一方面,却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不惜违背自己曾经承诺的誓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U22国足主帅安东尼奥:拜合拉... 11月15日,在2025年“熊猫杯”第2轮比赛中,U22国足以2比0战胜韩国队。赛后,U22国足主帅...
原创 老... 1935年北京老照片,前门箭楼、崇文门外大街、鼓楼大街、正阳门大街、四牌楼大街、景山西大街等处的古建...
以“故事新编”再现稷下先生 □诸纪红 陈歆耕的非虚构新作《稷下先生》耗时三年,梳理散见于《史记》《战国策》等典籍中关于稷下学宫的...
出人意料!德前外长称:若默克尔... 据参考消息报道,德国《世界报》近期一则民调数据在国际舆论场激起涟漪,卸任近四年的安格拉·默克尔,以2...
世预赛-比利时1-1十人哈萨克... 北京时间11月15日22点,2026世预赛欧洲区小组赛J组第9轮,哈萨克斯坦主场迎战比利时。上半场,...
德国要步美国后尘了?欧盟准备对... 在全球经济的复杂舞台上,德国内部的焦虑和西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防范再次爆发。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拉尔斯...
光绪三十三年北洋造库平一两银币... 一、时代困局:“圆两之争”中的北洋造币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清末币制改革已陷入“圆两之争”的...
原创 土... 1449 年秋,土木堡的黄沙被鲜血浸透。当地百姓战后捡拾遗骸,发现断剑上还挂着绣金的补子 —— 那是...
“风华共筑——沈阳故宫四百年”... 11月15日,由沈阳故宫博物院主办,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博物馆合办,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