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北京老照片,前门箭楼、崇文门外大街、鼓楼大街、正阳门大街、四牌楼大街、景山西大街等处的古建筑,呈现着捞北京的古都风貌。
这一年的鼓楼大街已经有不少人骑自行车了,尽管当时的代步工具还是以人力车为主,全市人力车的拥有量达五万多。老北京最早出现自行车的时间可追溯至19世纪70年代,但普遍流行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
老北京以中国古建筑和四合院、胡同闻名,唯有东郊民巷的洋楼显得突兀,也见证了一段屈辱的历史。东郊民巷的形成要追溯到清咸丰十年(1860年),那时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战败,直到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英、法、美、德、意、奥、比、荷、日等国相继在东交民巷设立使馆。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将东交民巷划为外国“使馆界”,界内一切事务由各国自行处理,中国政府一概不能过问。东交民巷的洋楼建筑群主要建于1901年至1912年间,英国使馆1900年《辛丑条约》后入驻,为最早入驻的外国公使馆 ;法国领事馆建于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 ;花旗银行建于1914年;法国邮局建于1910年;还有外部采用1910年荷兰古典主义风格的原日本正金银行。
东郊民巷
前门箭楼
崇文门外大街
鼓楼大街
正阳门大街
四牌楼大街
景山西大街
东长安街
上一篇:以“故事新编”再现稷下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