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华名相排名,诸葛亮、管仲同台竞秀,李斯、商鞅位置靠后!
创始人
2025-10-01 05:01:35
0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不少既拥有绝世才能,又忠心耿耿的丞相。这些丞相都能够辅佐君主,成就一番不朽的功业,因此被人称作是名相。

比如:先秦时期的管仲和姜子牙、周公旦;汉朝时期的萧何、陈平;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唐朝时期的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宋朝时期的寇准、王安石;元朝时期的耶律楚材;明朝时期的张居正;清朝时期的刘墉和曾国藩等等。

这些名相在各自的时代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让咱们一起来好好看一看,这些名相中,究竟哪一些排名比较靠前的。

一、姜子牙

姜子牙是一个商末周初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辅佐周武王伐纣成功。

当年,姜子牙垂钓渭水,遇到求贤若渴的姬昌,被封为“太师”(武官名),称“太公望”,俗称太公。

自古以来,很多历史典籍都把姜子牙的历史地位推得很高,儒、法、兵、纵横等诸子百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所以,让姜子牙这个百家宗师,排在首位,应该没什么读者,会对此有异议。

二、周公姬旦

周公旦,作为周武王的亲弟弟,在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巩固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不仅是周武王灭商建周的重要助手,更是周王朝初期一系列典章制度的主要制定者,这些制度对中国后世数千年的社会结构与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辅佐周武王灭商的过程中,周公旦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

他积极参与战略决策,为周武王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在周王朝建立后,他更是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国家的制度建设上。

周公旦制定了一系列旨在维护周王朝统治的典章制度。

其中,宗法制确立了家族内部的尊卑长幼秩序,强化了家族的凝聚力;嫡长子继承制则明确了王位的传承规则,减少了因王位争夺而引发的内乱;

礼乐制度则通过音乐和礼仪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分封制则将土地和权力分封给亲族和功臣,以巩固王朝的统治基础。

这些制度的实施,不仅使得周王朝得以稳固其统治地位,更为后世华夏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制度借鉴和文化传承。

周公旦的智慧与贡献,因此被后世所铭记和尊崇。

三、管仲

管仲是春秋时期的名相,虽然当时还没有正式成立宰相制度,但由于其在当时所履行的职务,同后世的丞相没有太大的差异,反而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且其做出的成就也很大,作为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之所以能够率先崛起,离不开他的精心辅佐。

故而,也应该将其破例,纳入这个中华名相排名榜单中。

管仲首先协助齐桓公对内政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在经济领域,管仲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政策,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大力发展了渔盐业,使得齐国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

同时,他深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道理,强调经济发展对于社会道德风尚的积极影响。

在军事方面,管仲也对齐国的军制进行了革新,组建了一支强大的部队。

他提出的“尊王攘夷”口号,不仅增强了齐国的民族凝聚力,还为齐国扩张疆界、提高国际地位提供了有力的道义支持。

在外交上,管仲的策略同样高明。他主张修好近邻,先稳固内政再图谋对外扩张,这一策略为齐桓公赢得了宝贵的和平发展时间。

同时,他巧妙地利用“尊王攘夷”的旗帜,赢得了周天子的赞赏和支持,进一步提升了齐国的国际地位。

正是在管仲的精心辅佐下,齐桓公得以成为春秋时期的首位霸主,开创了齐国的辉煌时代。管仲的治国才能和战略眼光,无疑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启示。

四、萧何

萧何是汉初三杰之一,也是整个西汉功冠群臣,声援后世的名相。

萧何,原为秦末时期一名普通的刀笔小吏,却凭借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与果敢的行动能力,在乱世中崭露头角。

他适时地拥立了沛公刘邦,成为其重要的支持者。

在刘邦与项羽的争霸过程中,萧何展现出了卓越的战略眼光。

他劝谏刘邦暂时避开项羽的锋芒,屈尊前往汉中称王,以图长远的天下大计。

这一策略为刘邦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也为他日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萧何的慧眼独具,还体现在他对人才的识别与重用上。

在韩信初出茅庐、尚未崭露头角之时,萧何便敏锐地察觉到了他的非凡才能。

于是,他月下追韩信,力劝其投奔刘邦。最终,韩信成为了刘邦麾下的一员大将,与张良、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作为汉朝初年的丞相,萧何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汉政权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去世后,被追谥为“文终侯”,在“汉初三杰”中位居首位。

萧何的一生,是智慧与勇气的化身,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真正的忠臣良相。可以较为夸张的说,没有萧何,就没有大汉四百年的江山。

五、诸葛亮

诸葛亮可以说是最被中国人所熟知的名相,他论是内政、外交还是军事上的能力都十分出超,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也令后人十分感动,推崇不已。

这是一个被赞誉为“卧龙之才”的传奇人物,其人生经历充满了非凡的智慧与胆略。

他字孔明,自号卧龙,出生于徐州琅琊阳都,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丞相。

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军事战略家、外交斡旋者、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以及富有创造力的发明家。

诸葛亮最为人所称道的,莫过于他为刘备精心策划的宏伟蓝图——隆中对。

在这一战略构想中,诸葛亮提出了占据荆州与益州两地,以此为基础三分天下,随后联合东吴孙吴势力,共同对抗强大的曹魏,最终实现统一中原的壮举。

这一策略不仅展现了诸葛亮深邃的政治眼光和军事智慧,也为蜀汉政权的确立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诸葛亮的才华与贡献远不止于此,他在军事上屡建奇功,外交上巧妙周旋,文学上留下传世佳作,甚至在发明创造方面也有不俗表现,如木牛流马等,这些都充分证明了他在多个领域的杰出才能与卓越成就。

诸葛亮的一生,是智慧与忠诚的化身,他的事迹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

六、房玄龄

房玄龄可以说是唐朝历史上最有名的丞相了,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唐代贤相,前有房杜,后有姚宋”。其中,这个房指的就是房玄龄,杜指的就是杜如晦。

他们两人一起并称为秦王府上最为得力的谋士,一文一武,相辅相成,共同为秦王的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房玄龄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极具战略眼光。他多次跟随秦王李世民出征,为秦王出谋划策,管理文书事务。

每当征战平定一地,他人都争相掠夺珍宝玩物时,房玄龄却独具慧眼,首先将心思放在为秦王幕府搜罗人才上。

他与众多谋臣猛将建立了深厚的交情,使他们都能竭尽全力为秦王效命。

又因为房玄龄善于谋划,而杜如晦善于当机立断。因此并称为“房谋杜断”!

由于李世民本人的性格,也同杜如晦相似,都是属于才气纵横,性格张扬,同时能当机立断。

故而对于李世民来说,房玄龄这样善于谋划的人来说,更加珍贵一点。他并不缺乏当机立断的勇气,更加缺乏一个精明谋划来辅佐他,完成大业。

所以,房玄龄总体贡献,要比杜如晦大一点。再加上一个朝代有一个名相入选已经很可以了,故而在本次中华名相排名榜单中,有房玄龄的位置,而稍逊一点杜如晦却榜上无名!

七、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可以说是中华名相中,知名度最低的一位了。只主要由于他是异族出身,导致很多人对其不甚了解,其实其也是一个很厉害的人。

耶律楚材在元朝执政时期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他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学习天赋,博览群书,不仅精通汉族文化,还对各种术法有着深入的研究。

同时,他还具备卓越的管理才能,这使得他在政治上有着非凡的洞察力与执行力。

耶律楚材与成吉思汗的结缘,可以说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他跟随成吉思汗南征北战,在无数的征战中,以其智慧与勇气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不仅是一位英勇的战士,更是一位深谋远虑的谋士,为成吉思汗的征服之路提供了宝贵的战略建议。

除了军事上的卓越贡献,耶律楚材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改革举措。

这些改革不仅促进了元朝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还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深知经济与文化的紧密联系,因此致力于打造一个既强大又文明的国家。

耶律楚材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文化使者。

他的贡献不仅为元朝的稳固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作为一位外族人,他能够在元朝政坛上崭露头角并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实属难能可贵。

八、张居正

明朝自朱元璋开始就废除了丞相,所以张居正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应该开除在这个榜单之外。

但由于其本人已经当了明朝内阁首辅,同丞相一样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再加上,其对于明朝的贡献很大,有着再造之恩,故而破例罗列进来。

张居正,乃江陵之地的杰出人物,于明万历年间荣任内阁首辅之职,与万历皇帝朱翊钧携手共创历史上有名的“万历新政”。

他智慧过人,善于筹划,对于治国之道有着独到的见解与实践。

张居正推行的考成法,有效地整顿了当时混乱的吏治,使得官员们各司其职,政务得以高效运转。

他还亲自参与土地清丈工作,确保国家税收来源的稳定。

更为重要的是,他推行了“一条鞭法”,这一税收制度的改革极大地减轻了百姓负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在治理水利方面,张居正不遗余力地整治黄河与淮河,使得水患得以缓解,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他还注重边防建设,加强了国家的防御能力,为明朝的边疆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

张居正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被誉为“救时宰相”,被后世不少网友视为是对大明有再造之恩的人物。

他不仅在政务上尽心尽力,还亲自担任帝王之师,悉心教导万历皇帝,期望他能够成为一位明君。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张居正去世后,却遭到了一些小人的诋毁与排挤,他的相位被罢免,谥号被剥夺,甚至家产也被抄没。

这位舍家为国的忠臣,最终却背负了世间的骂名,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九、商鞅

商鞅,战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曾在秦国担任丞相,他以其深远的眼光和坚定的决心,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法措施,对秦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面临着旧奴隶主贵族特权泛滥、世卿世禄制度僵化的严重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秦国的发展与进步。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商鞅毅然决然地推行了变法。

他首先废除了旧奴隶主贵族的特权,打破了贵族对权力的垄断,使得更多有才能的人能够有机会为国家效力。

同时,他还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改为根据军功和才能来选拔官员,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商鞅的变法措施还包括了经济、军事、法律等多个方面,如推行土地私有制、统一度量衡、加强中央集权等,这些措施都为秦国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商鞅的变法虽然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和阻力,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使得变法得以成功实施。

他的变法不仅使秦国迅速崛起为战国七雄之一,更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制度借鉴和历史经验。

商鞅的远见卓识和坚定决心,使得他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了中国历史的篇章之中。

十、李斯

我国的丞相制度,正式确立于秦朝,所以李斯便可以算得上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正式的丞相。

作为历史首位,李斯的表现也是相当不错,功勋卓著的。

李斯,这位秦王朝时期声名显赫的丞相,其一生都在直白而坚定地追求着功利与权势。自幼年起,他便展现出了对帝王之术的浓厚兴趣与天赋,通过不懈的学习与实践,逐步踏上了仕途。

早年,李斯曾在乡村担任管理文书的小官,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后,他追随荀子学习,深受其思想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治见解与治国理念。

学成之后,李斯凭借其出色的才能与见识,成功获得了吕不韦的赏识,并得以进入秦宫,为秦始皇出谋划策。

他提出的剪除诸侯、统一六国的策略,深得秦始皇的信赖与赞赏,从而成为了秦始皇身边的重要谋臣。

在秦始皇统治期间,李斯的政治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他以其卓越的思想远见和治国才能,被任命为丞相,成为了秦王朝的最高行政长官。

在任期间,他积极推动各项改革,为秦朝的繁荣与强大做出了巨大贡献。

除了在政治上的卓越成就外,李斯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他的文学作品与书法作品都备受后世推崇,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

然而,李斯的一生也在毫不伪饰地追逐着功利与权势。

他的政治手段有时显得过于冷酷与决绝,这也为他日后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这使得他与其他朝代的名相相比,更加的人心。

而且其对于秦朝的贡献只是如虎添翼而已,并不是力挽狂澜,故而只能将其在本次中华名相排名榜单上,只能排在末位。

但无论如何,李斯作为秦王朝时期的一位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其历史地位与贡献都是不容忽视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U22国足主帅安东尼奥:拜合拉... 11月15日,在2025年“熊猫杯”第2轮比赛中,U22国足以2比0战胜韩国队。赛后,U22国足主帅...
原创 老... 1935年北京老照片,前门箭楼、崇文门外大街、鼓楼大街、正阳门大街、四牌楼大街、景山西大街等处的古建...
以“故事新编”再现稷下先生 □诸纪红 陈歆耕的非虚构新作《稷下先生》耗时三年,梳理散见于《史记》《战国策》等典籍中关于稷下学宫的...
出人意料!德前外长称:若默克尔... 据参考消息报道,德国《世界报》近期一则民调数据在国际舆论场激起涟漪,卸任近四年的安格拉·默克尔,以2...
世预赛-比利时1-1十人哈萨克... 北京时间11月15日22点,2026世预赛欧洲区小组赛J组第9轮,哈萨克斯坦主场迎战比利时。上半场,...
德国要步美国后尘了?欧盟准备对... 在全球经济的复杂舞台上,德国内部的焦虑和西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防范再次爆发。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拉尔斯...
光绪三十三年北洋造库平一两银币... 一、时代困局:“圆两之争”中的北洋造币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清末币制改革已陷入“圆两之争”的...
原创 土... 1449 年秋,土木堡的黄沙被鲜血浸透。当地百姓战后捡拾遗骸,发现断剑上还挂着绣金的补子 —— 那是...
“风华共筑——沈阳故宫四百年”... 11月15日,由沈阳故宫博物院主办,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博物馆合办,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