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塔利班第二次掌权后,他们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就”。首先是铲除罂粟。与第一次政权时期不同,塔利班没有立刻采取强硬措施去消除罂粟种植,反而在2022年增加了其种植和出口量。直到2023年,塔利班才开始大规模铲除罂粟。尽管在实施这一政策时遇到了一些民众的反抗,但整体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到2024年,他们在一些地区放宽了禁令,但总体罂粟种植量比2022年减少了90%以上。虽然减少了种植,塔利班并未完全放弃这一产业,反而通过推动粮食生产和替代经济作物,逐步改变了过去对罂粟的高度依赖。
其次,塔利班在水利建设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塔利班认为农业自给自足非常重要,因此大力发展水利设施,尤其是在赫尔曼德河等地建设了大量水坝和灌溉系统,甚至修建了运河。这些举措使得阿富汗的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到2024年,粮食总产量接近历史最高水平,达到600万吨,其中小麦为480万吨。然而,由于阿富汗每年对小麦的需求量至少为700万吨,依然需要大量进口粮食。此外,塔利班兴修水利还导致了与邻国伊朗和巴基斯坦的水资源分配矛盾,造成了一定的外交紧张。
在军事和治安方面,塔利班也做出了一些结构调整。他们组建了近40万人的武装力量,其中包括20万人的军队和20万人的警察部队。这支力量的组织结构逐渐向正规化发展,军官们开始佩戴军衔、穿上制服,塔利班的军事体系因此逐渐走向了标准化和规范化。
此外,塔利班也在外交方面有所动作。尽管国际社会对塔利班政权的态度仍然保留,但塔利班在西方国家之外,已获得了数十个国家的事实承认。目前,塔利班在40多个国家设有使团,其中俄罗斯已公开承认其政权的合法性。
尽管塔利班试图引入外资来缓解经济困境,主要是来自中国的投资,但进展较为有限,且时常爆发争议。阿富汗虽然继续接受来自联合国、美国和欧盟等机构的外援,但这些援助的数额已大幅减少。塔利班政权的财政状况十分紧张,虽然通过增加合法出口收入有所缓解,但进口总额也在不断增加,导致贸易逆差不断扩大。2021年逆差为45.1亿美元,2022年增加至52.52亿美元,2023年进一步扩大至67.98亿美元,而2024年逆差则达到88.16亿美元。
在外援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塔利班不得不大力吸引外资以填补资金缺口。然而,由于阿富汗经济的脆弱性和塔利班政权的封建宗教政策,外资的进入并不顺利。塔利班虽然竭力留住外资,却也因此加剧了与外国资本的矛盾。由于缺乏外汇储备,塔利班希望外资能长期留在阿富汗,但这种方式反而令投资者感到不安,导致了外资流入的瓶颈。
塔利班政权的经济前景仍然堪忧。尽管塔利班在农业和水利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但阿富汗的经济依然严重依赖外援。若外援继续减少,阿富汗可能不得不再次依赖罂粟产业,这将给塔利班带来巨额利润,缓解贸易逆差。然而,依靠这种“毒品经济”并非长久之计,塔利班或许还会在某些领域依赖秘密的反恐合作,以换取外界对其压制国内跨境极端势力的支持。总的来说,塔利班的封建教权统治看似稳固,但经济的不可持续性和内部矛盾依然让阿富汗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