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战绩远超岳飞,但在历史长河中却鲜有人提及他。这位卓越的军事指挥官就是孟珙。
孟珙,字璞玉,号称无庵居士,故乡位于随州枣阳(今湖北枣阳),其家族源于绛州(今山西新绛)。作为一位杰出的将领,孟珙的故事充满了传奇与荣耀,他在南宋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使得这一段历史更加丰富和复杂。
在1232年,金国的著名大臣武仙在逃亡后,重返河南南阳的一座大山中,凭借着丰富的个人魅力和领导才能,迅速招揽起数以万计的兵员,所聚集的力量令人咋舌,仅仅几个月的时间竟然便累积了十几万的军队。形势一度显得格外严峻。同年,武仙的手下占领了光化,并打开了通往蜀地的重要通道,集结了二十多人马,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孟珙并没有因此退缩,反而主动出击,带领军队稳扎稳打,运筹帷幄,成功攻破敌军驻扎的营地。在激烈的战斗中,孟珙的部队表现出色,怒斩武仙,夺取了敌酋的首级,宣告了初战的胜利。由于战绩辉煌,孟珙被封为江陵副统领,并荣获黄金腰带,以表彰他的英勇和贡献。
在历史的转折点上,早在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就有意与南宋建立联盟,联手攻打金国。到了1233年,宋朝派遣了江海和江万载叔侄,带领孟珙统领两万大军,运送粮食30万石,踏上了征伐金国的征程。金国为了阻止这个威胁,集结了两万骑兵进行拦截。孟珙毫不畏惧,激励士兵前进,果敢地发动攻击,直捣敌军老巢,最终在高黄坡击溃了敌军,俘虏了千余人。至1234年,在孟珙的指挥下,宋军攻下了金国的都城,仿佛为靖康之耻、赎回前代臣子之恨,完成了岳飞等英雄的夙愿,也为饱受战争苦难的百姓复仇。战后,孟珙回到襄阳,被提升为武功郎,兼任权侍卫马军行司职事和建康府的统制。
到了1238年,孟珙刚刚升任湖北路安抚制置使,便积极布局,谋划进攻,决心收复中路重镇——襄阳府。同年十二月,宋将张俊成功收复郢州(今湖北钟祥),贺顺则收复了荆门,而刘全在冢头、樊城、郎神山三次战胜了蒙古军队。1239年初,宋军顺利收复信阳军。在各路宋军接连获胜的鼓舞下,原本趁机占领襄阳城、后又投靠蒙古的地方军阀刘廷美,与宋军都统江海密约夹击襄阳的蒙古军。经过激烈的战斗,宋军顺利推进至襄樊地区,最终收复樊城。在宋军势如破竹的攻势下,襄阳的蒙古指挥官刘义在捕获游显等人后主动投降,至此,宋军成功收复了整个荆襄地区。
孟珙的一生如同星河般灿烂,其战绩显赫,是当时汉族的脊梁。然而,令人疑惑的是,为何后世对他的记载总是稀少,鲜有人提及他的荣耀与贡献,这确实让人感到不平凡的历史遭遇了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