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同样秘不发丧,为何秦始皇死后政局动荡,而朱棣死后能平稳交接?
创始人
2025-09-29 02:31:44
0

公元前210年深秋,一支庞大的皇家车队在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缓缓停驻。御辇中,秦始皇的遗体正在悄然腐烂,赵高命人载上一车臭鲍鱼以掩盖尸臭。车马继续西行,一场动摇帝国根基的阴谋在腐臭中酝酿。

1400公里外的1424年七月,另一支帝国军队在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扎营。明成祖朱棣的遗体静静安置在龙辇中,随驾大学士杨荣、金幼孜密不发丧,命匠人熔锡为椁密封遗骸。这支沉默的队伍悄然南下,最终平稳将大明江山交予新君。

同样秘不发丧,同样在归途之上,为何秦帝国瞬间陷入深渊,而明帝国却安然渡过权力更替?

01 权力结构:独夫之心与群臣协理

秦始皇缔造了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帝国,却也为帝国埋下了巨大隐患。在秦朝的权力架构中,皇帝至高无上,丞相李斯虽为百官之首,却只是皇权的执行者而非制衡力量。当秦始皇突然驾崩,权力核心瞬间真空,整个帝国命运便轻易落入赵高、李斯等少数权臣之手。

赵高深知“不与丞相谋,事恐不能成”,便以利相诱,对李斯道:“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李斯虽知其中凶险,却已无力抗衡这骤然形成的权力黑洞,只得屈从于赵高的阴谋。

反观明成祖朱棣,其治国理念中已展现出对制度力量的倚重。永乐七年,朱棣北巡北京,命太子朱高炽在南京监国,并特命吏部尚书蹇义、兵部尚书金忠、左春坊大学士黄淮、左谕德杨士奇辅佐。这一安排已形成初步的内阁雏形,朝中政务不再系于皇帝一人。

朱棣临终之际,大学士杨荣与金幼孜迅速承担重任,将朱棣遗体安置妥当后,杨荣立即“驰讣皇太子”。此时的内阁虽未正式确立,但其成员已在权力过渡中扮演关键角色——权力不再悬于一人之手,而由制度性官僚群体共同维系。

《明史》载:“(杨)荣与(金)幼孜议,六军在外,去京师尚远,秘不发丧。” 在紧急关头,朝中重臣不是争权夺利,而是默契协作,确保帝国机器正常运转。

02 储位之争:被放逐的继承人与监国多年的太子

秦始皇长子扶苏,因直言进谏触怒父皇,被发配至上郡蒙恬军中。当秦始皇病危之际,曾下诏令扶苏“与丧会咸阳”,这本是明确传位的信号。然而诏书未发,始皇已崩。

赵高正是利用了这一致命疏漏。他深知扶苏若继位,自己必然失势,于是胁迫李斯篡改遗诏,立幼子胡亥为帝。远在边疆的扶苏接到伪诏后,竟未加详查便自刎身亡,蒙恬被囚,秦帝国最有能力的继承人与军事统帅就此陨落。

反观朱棣长子朱高炽,虽体态肥胖不为父皇所喜,但早在永乐二年便被立为太子。更为关键的是,朱棣常年亲征或巡幸北京,多次命太子监国南京,赋予其处理日常政务的实权。朱高炽在监国期间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与蹇义、夏原吉、杨士奇等能臣建立了深厚的互信关系。

当朱棣在榆木川驾崩,杨荣、金幼孜秘不发丧的同时,已遣人密报太子。朱高炽闻讯后,立即命皇太孙朱瞻基出京迎丧,同时安排户部尚书夏原吉详议丧礼——整个权力交接在制度框架内有序进行。

《明史》称朱高炽监国时“朝无废事”,这份政治历练使其在权力过渡时从容不迫,朝野上下对这位储君继位心服口服。

03 政治基础:积怨沸腾与国势鼎盛

秦帝国的崩溃看似突然,实则是长期高压统治的必然结果。秦始皇统一后,北筑长城征发民夫三十万,南征百越动用五十万大军,修建阿房宫与骊山陵墓动用七十万刑徒,严苛律法使“赭衣塞路,囹圄成市”。

当胡亥在赵高操纵下继位,变本加厉推行暴政,“赋敛愈重,戍徭无已”。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六国贵族闻风而起,大秦帝国在民怨沸腾中土崩瓦解——这绝非单纯因秘不发丧引发的偶然动荡。

明成祖朱棣虽然得位有“篡逆”之名,但其治国实绩堪称卓越。永乐年间编纂《永乐大典》,派郑和七下西洋宣扬国威,五次亲征蒙古巩固边防,迁都北京强化北方防御,疏通大运河保障漕运。虽有营建北京和郑和下西洋的巨大开支,但整体社会经济仍保持繁荣发展。

《明史》评价朱棣时期“威德遐被,四方宾服”,虽有唐赛儿起义等局部动荡,但社会整体稳定,国力处于上升期。朱棣病逝时,朝中重臣如杨士奇、杨荣、夏原吉等皆为国家股肱,他们与太子朱高炽同心协力,确保政权平稳过渡。

04 历史回响:人亡政息的诅咒与制度传承的力量

秦朝与明朝在秘不发丧后的不同结局,揭示出政权稳定的核心密码:帝王的英明或许能开创盛世,但唯有成熟的制度才能延续盛世。

秦帝国将全部命运系于皇帝一身,当秦始皇突然离世,权臣便可轻易篡改帝国航向。胡亥继位后,赵高指鹿为马,肆意妄为,将王朝仅存的政治生态彻底摧毁。司马迁在《史记》中沉痛写道:“秦本末并失,故不长久。” 这“本”便是国家根基,“末”则是权术手段,当根基朽坏,任何权谋都难挽狂澜。

而明成祖留下的最大遗产,是他无意中培育的制度力量。监国制度使太子获得历练,内阁雏形让文官集团能在危机时刻担当重任。当朱棣龙驭上宾,杨荣、金幼孜等大臣严守臣节,夏原吉、蹇义等官员各司其职,终使大明江山在沉默中完成权力交接。

1424年八月,当朱棣的灵柩悄然抵达北京,太子朱高炽正式即位,这位新君延续永乐治国方略,开启了“仁宣之治”的黄金时代——最高权力的平稳过渡,竟成为盛世延续的关键注脚。

回望沙丘平台腐臭的鲍鱼车队与榆木川沉默的锡椁龙辇,历史在相似起点走向迥异终局。其中真谛,已非权谋机变可解:当权力成为悬于一线的利剑,再强大的帝国也难逃坠落的命运;唯有将权力融入制度的河床,国家巨轮才能穿越惊涛,行稳致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部分日本电影突然撤档,发行人员... 11月17日下午,有消息称,原定于近期上映的日本影片《蜡笔小新:灼热的春日部舞者们》《工作细胞》,都...
筠连巡司镇:绿色防控见实效 茶...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关注日益增加,茶园绿色防控工作成为保障茶叶品质、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举...
墨境相生——袁武工作室师生作品... 张璟煜,甘肃省庄浪县人,袁武工作室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荒诞是人生的底色,但人类可以通过清醒的...
原创 三... 封建王朝的建立,除了需要一位有雄才大略的领主外,能征善战的将军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我国的三国时期,...
弘一大师:绘画谈 点上方蓝色字体一键关注书画 | 篆刻 | 鉴藏 | 国学 | 人文 | 历史 一 李叔同像 李叔同...
原创 三... 在三国时期,尽管中原地区战火不断,频繁的战争让这里变得异常混乱,但边疆地区的外族并没有趁机发起大规模...
青春正燃!2025德州市大学生... 11月15日上午,2025德州市大学生体育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德州市大学生国旗护卫队展示赛在德州科技职...
桑植白茶亮相农博会,沉浸式艺术... 三湘都市报11月17日讯(全媒体记者 罗艾敏)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期间,张家界桑植...
山东省纪委监委最新通报 原山东钢铁集团房地产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曲杰奎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原山东钢铁集团房地产有限...
葛兆光、罗志田老师的两本新书!... 评选中, 葛兆光老师《中国思想史》、罗志田老师《士变》这两本新著双双入选我馆 2025年度十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