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5月的一天,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了志愿军第50军的军长曾泽生。曾泽生的身份颇为特殊,除了担任志愿军的军长外,他还是国民党起义部队的将领,而50军的前身曾是蒋介石所戏称为“六十熊”的国民党第60军。在东北战场的起义后,曾泽生的部队经过中国共产党的改造,迅速发展成为一支实力强大的队伍。抗美援朝期间,曾泽生带领50军驰骋朝鲜,并创造了五个“最先”的辉煌成绩。
毛主席对50军的出色表现早有耳闻,而曾泽生也借此机会向毛主席表达了一个心愿——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按理说,曾泽生在朝鲜战场上表现卓越,申请加入党组织是情理之中的事。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毛主席当场拒绝了曾泽生的申请,并笑着对他说:“你还是不加入共产党好!”
那曾泽生在朝鲜战场上究竟创造了哪些“最先”?毛主席又为何拒绝他加入共产党呢?
一、曾泽生率部起义
1948年3月,东北人民解放军包围四平,卫立煌命令曾泽生炸毁小丰满电站并向长春突围。尽管这一命令非常残酷,曾泽生私下里坚决反对,并表示他绝不愿意做出像炸黄河花园口那样的罪行。11日,曾泽生的第60军与国民党新编第7军合编为第1兵团,负责守卫长春的中山路以东及郊区。
此时,东北的战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解放军兵力强大,国民党军仅有50余万,被包围在锦州、沈阳和长春三个孤城中。长春作为战略要地,解放军立即开始进行军事围困,实施“久困长围”战术,解放军的政治工作也展开,成功吸引了许多国民党军将领的投诚。
曾泽生被解放军的政策所感动,意识到自己不再能为蒋介石效力,于是决定起义投诚。经过充分准备后,曾泽生写了一封亲笔信给解放军,表示将发动反蒋起义并将第60军交给共产党,部队改编时不要求更换主要负责人。解放军接到信后,慎重考虑后同意了这些条件。
1948年10月17日,第60军在曾泽生的带领下成功起义,这一举措直接导致了国民党长春防线的崩溃。曾泽生的起义为长春的和平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解放军创造了有利的战略局面。起义后,第60军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
二、50军在朝鲜战场的出色表现
1950年,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曾泽生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带领50军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参战。初期,美军并未意识到中国参战,因此双方发生了激烈的遭遇战。尽管50军的表现并不突出,但曾泽生决心不放弃,誓言要为部队争取更多的荣耀。
到了第二次战役,曾泽生的50军迎来了转折。美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联合国军的总司令麦克阿瑟甚至放言要“打到鸭绿江,回家过圣诞节”。在这样的压力下,50军发起了猛烈的反击,成功击败了敌人的进攻,并在多个关键战役中表现出色,创造了战场上的传奇。
特别是在汉江防线的阻击战中,50军凭借简陋的装备,凭着强大的毅力和决心,与敌军展开了11天的激烈战斗,成功保卫了阵地,歼敌1400余人。这场战斗成为了中国志愿军历史上的一座丰碑,50军也因此一战成名,赢得了“以劣势装备击败强敌”的荣誉。
三、毛主席接见曾泽生
1951年3月,曾泽生带领50军回国休整,期间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了他。在这次会见中,毛主席向曾泽生询问了关于朝鲜战役的细节,特别是50军在汉江南北坚守的战斗情况。毛主席记忆力惊人,甚至能准确记得许多细节,不仅了解50军的战斗任务,还询问了敌我双方的具体部署。
尽管曾泽生在一些地名的记忆上出现了疏漏,但毛主席并未责怪他,反而宽慰他说:“你不用紧张,我只是随便问问。”会谈结束时,毛主席还鼓励曾泽生:“你们打得还是蛮漂亮的!”
这次会见让曾泽生深感震撼,毛主席不仅关心大规模的作战部署,还对每一场小规模战斗细节了如指掌。这种对战争细节的精通,使得曾泽生对毛主席的敬佩与日俱增。
四、曾泽生申请入党被拒
1955年,曾泽生向毛主席提出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尽管他在朝鲜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毛主席却笑着拒绝了他。毛主席的理由是,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曾泽生作为一名党外人士,可以更好地向台湾和世界宣传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国家的统一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毛主席认为,如果他现在加入党组织,可能会影响到这一任务。
曾泽生深刻理解了毛主席的考量,并决定暂时不加入共产党,而是继续以党外人士的身份为祖国统一大业努力。他在日后的岁月中积极推动台湾老友的团结,宣传新中国的伟大成就,为国家的和平统一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曾泽生不仅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也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的事迹值得后人铭记和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