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截江救阿斗:假如张飞未曾现身,赵云能否单独救出刘禅?
文/酒剑仙
“截江救阿斗”这一段在《三国演义》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展示了赵云深厚的忠诚与智谋,同时也将他英勇无畏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与赵云的英雄气概相对,张飞的及时出现成为了这一事件的关键性转折点。那么,假如张飞未曾及时赶到,赵云是否能够凭一己之力救出刘禅呢?
截江救阿斗
回顾这一事件的经过,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其中的微妙情节。孙权得知刘备成功占领了西川后,便开始策划夺取荆州的计策。吴国太得知此事后,愤怒至极,斥责孙权忘恩负义,毫无骨肉亲情。孙权面对妻子的怒火无可奈何,最终派周善假扮商人前往荆州,谎称吴国太病重,让孙夫人带着刘禅一同回东吴,作为交换荆州的筹码。
得知母亲病危的消息后,孙夫人毫不犹豫地带着刘禅启程,未及时告知诸葛亮。赵云巡逻归来,发现刘禅失踪后,急忙带领数十名士兵追出。到达江边时,孙夫人的船只尚未启航,赵云立刻高声喊道:“且休开船,容与夫人饯行!”此时,周善怒目而视,大声喝道:“你算什么东西,竟敢阻拦主母的行程?”然而,赵云依旧奋力阻止,骑马沿江大声呼喊:“任从夫人去,但有一句话拜托!”周善没有理会,催促船只启航,赵云则紧随其后,步步紧逼。
最终,赵云找到一只渔船,他果断弃马跳上小船,划着它奋力追赶。在船上,周善和手下士兵见赵云孤身前来,视若无物,甚至放箭射击,然而赵云用枪一一拨开,毫不畏惧。小船靠近大船时,赵云腾空跃上,与船上的士兵交战。孙夫人听到船舱外的激烈打斗声,急忙抱起刘禅出来查看情况。
接下来的对话极具智慧,展示了赵云出色的应变能力。孙夫人大喝道:“赵将军,何故无礼?”赵云立刻拔剑入鞘,严厉说道:“主母要去何处?为何不事先告知军师?”此时,赵云虽然手握利剑,但他迅速收回剑身,表明自己并无冒犯之意。赵云的反问不仅为自己解围,还巧妙地指出孙夫人行为的失当。在刘备临走前,所有大事都交由诸葛亮处理,孙夫人私自带走刘禅,不告知军师,显然是不合规矩的。
孙夫人解释称自己母亲病重,急需赶回探病,赵云则继续追问:“为何带着阿斗一同前往?”孙夫人无奈答道:“阿斗是我儿,荆州无人照料。”赵云则毫不客气地指出:“阿斗非你亲生,是主公的亲子,而当年在长坂坡,我亲手救出他,难道你不信我们会照顾他?”此言一出,孙夫人无言以对,知道自己理亏,但她并未因此放弃,反而以身份压制赵云。
“你不过是我帐下的一员武将,如何干涉我家事务?”孙夫人怒斥道。赵云见状,毫不示弱:“若夫人坚持离开,阿斗必须留下!”孙夫人此时愤怒至极,甚至威胁要自尽:“若你不放我走,我宁愿跳江。”局势一度陷入僵持。
此时,赵云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他出手杀掉孙夫人的侍婢,将会遭到“逆命”的指责;如果不动手,他则可能被侍婢们推入水中,甚至丧命。赵云冷静应对,凭借强大的体力将侍婢们一一推倒,未曾杀人,尽量避免激化矛盾。正当局面陷入困境时,张飞赶到,形势瞬间改变。
张飞的到来
为何张飞能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当时,关羽虽然也在荆州,但他对嫂嫂孙夫人极为尊敬,若是由他出面,可能会因为过于顾虑亲情而使得局面更为复杂。而张飞性格直率,直来直去,极具威慑力。赵云和孙夫人之间的对峙,若没有张飞的出现,恐怕就算赵云不死,阿斗也难以得救。
张飞一上船,立即斩杀了周善。孙夫人见状,慌了神,试图与张飞谈判:“你若不放我走,我便跳江自尽。”张飞毫不退让,反问道:“嫂嫂不思哥哥的恩义,私自离去,岂能说我是无礼?”话音未落,张飞与赵云配合默契,一同为救出刘禅而努力。
张飞的威慑力打破了僵局。他用强硬的态度告诉孙夫人:“若真要逼死你,岂不违背我哥哥的意志?今日相别,早日回东吴。”而赵云则温言劝道:“夫人若非为主公着想,早应回去。”
结论
如果张飞未曾及时现身,赵云将无法单独救出刘禅。孙权和刘备这场争斗最终以孙权的失败告终,而在这场冲突中,最终受伤的,却是一位母亲——孙夫人。
作者:酒剑仙,历史学博士在读,专注名人历史故事分享和古典名著解读,欢迎点赞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