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历史瞬间:当魏国的军队在险恶的剑阁关遭遇严密防守,难以突破蜀军的防线时,邓艾向钟会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策。他计划经过阴平小道,顺利出击汉中德阳亭,最后实施一次奇袭,直取成都。然而,钟会对此计划并未给予足够重视,甚至表现出轻蔑与不屑。他对邓艾的军事见解表现出极大的讽刺,嘲笑其无知,认为只要蜀军守住重要地形,邓艾的军队就注定会陷入困境,甚至是饿死在漫漫长路上。
尽管《三国演义》在民间广为流传,令钟会被视为对阴平小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角色,但翻阅正史,我们能够发现更为深刻的真相。在正史《三国志·王毌丘诸葛邓锺传》中的记载,实际上在邓艾决定从阴平出发的同一时刻,钟会也意识到了这一隐秘通道的潜在战略价值。当他得知邓艾的计划后,便迅速作出反应,调遣手下的将领田章等人从剑阁的西侧出发,通过小路赶赴江油城,与邓艾会合。紧接着,邓艾任命田章为先锋,联手出击,成功击败了蜀国的诸葛瞻,并直逼成都,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使得刘禅不得不向魏国投降。
虽然《三国志》中并未详细记载田章所率军马的具体兵力,但可以推测出他所指挥的部队绝对不容小觑。田章在攻打过程中竟成功击退了蜀军的三校,按照汉代的标准,一校的编制为七百人,那么三校就是两千一百人之众。可见,田章具有至少几千人的兵力。再加上邓艾从军中挑选的精锐部队一同出发,田章与其相汇后,作为先锋出阵,其所部战斗力同样令人信服,堪称精锐。因此,钟会对这次军事行动的布局、调遣表现出了相当的用心与谋略。
若是换作钟会独自走阴平小道,那么就是让邓艾构成两路军,合力攻打剑阁。在邓艾的军事才能和魏军非常态的兵力优势之下,牵制姜维显然不在话下。在阴平道上,钟会所遭遇的问题也不会比邓艾多出多少。不过,尽管钟会的统帅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优于邓艾,他或许缺乏那种身先士卒的英勇表现,导致魏军的表现可能显得稍逊一筹。然而,如同前文所言,攻击剑阁后方的通道并不唯一,凭借绝对兵力优势,钟会完全可以采取兵分多路的策略,从多个方向发起攻击,以达到各个击破的效果,而蜀军的主力被困于剑阁,这样的形势也无疑让钟会有了压制蜀军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