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人知的武将之一。他的英勇和忠诚,常常被传颂为楷模,但如果将他的战绩与其他顶级武将相比,却并不算特别突出。比如在战国时期的白起、乐毅,秦末的项羽,以及西汉的韩信、卫青、唐代的李靖、明朝的徐达等,他们的军事才能和战功都远远超过关羽。然而,由于《三国演义》的广泛影响,关羽的形象却深深扎根于民间,他的名声往往超过了许多真正的军事英雄。这体现了历史与文学之间的巨大差距。
关羽最为辉煌的时刻,实际上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建安二十四年,刘备成功从曹操手中夺取了汉中。此时,关羽急于替兄长刘备建立更多的功业,见到曹魏政权内部出现动荡,便决定围攻襄樊。曹操派出于禁增援,关羽却巧妙地擒获了于禁,并斩杀了庞德,震惊了整个华夏。曹操甚至一度考虑迁都避开关羽的锋芒。然而,正当关羽的威名四起之际,曹操与孙权联手,派出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趁机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最终兵败被杀。这一转折让无数人感到遗憾,因为关羽从鼎盛走向失败,实在是过于迅速和戏剧化。
假设关羽成功击败了曹魏和东吴,进而直取许昌,甚至有机会斩杀曹操,那么刘备一统天下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如果东吴没有趁机偷袭荆州,而是继续按兵不动,关羽即便未能攻占樊城,他也能退守汉水南岸,牢牢掌控樊城与襄阳之间的水上通道,继续对襄阳实施围困。曹操若无法动用水军增援南岸的襄阳,襄阳孤立无援,最终被攻破几乎是必然的。这样一来,整个汉水流域都将落入刘备手中,这将极大地促进蜀汉的北伐,减少后续的阻力。
曹操是曹魏政权的核心人物,他在政权中的作用无法被替代。如果关羽真的占领了许都,曹魏的心脏地带就会陷落,徐晃和张辽等名将也无法阻止关羽的进攻。西北地区的刘备汉中军队,一旦得知曹操已经死去,将迅速向长安推进,几乎无人可以阻挡。曹丕虽然在217年被立为魏太子,但在战略眼光和军事指挥方面的能力常常受到质疑。比如在夷陵之战中,曹丕本可以出兵支援,却没有任何反应,错失了一个统一天下的绝佳机会。
如果曹魏的政权被迅速摧毁,那么刘备和关羽的联军将可以快速向中原进军,北方的局势很快会稳定。而辽东的公孙康家族也很可能在没有强有力的支持下不战自降。此时,刘备已经控制了北方和半个荆州,东吴面临着北部和西部的完全包围。在东吴方面,吕蒙的死去让孙权几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