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暑,三千朝暮,蜀山窑如一炬之火,点燃明月村的星空和众村民的爱美之心,照亮古蜀文化与新天府融会贯通的历史脉络而星光璀璨。一场名为《陶冶生活:蜀山窑公益班学员陶艺作品展》的特别展览,近日在青羊区朗诗西溪里文化活动中心温情呈现,为初冬的成都带来一份手作的朴拙与宁静。作为展览的深度延伸,蜀山窑创始人李清老师于2025年11月15日亲临现场,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陶艺主题讲座,并与他的学员们一同分享艺术创作背后的故事与心路历程。
据悉,此次展览聚焦于蜀山窑创始人、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李清老师及其公益班的学员们。现场展出的一件件活色生香的陶艺作品,不那么完美,但特有温度:歪的杯子、憨的碗、每一个釉色跑偏的盘子——都装着真实的日子和忍不住想表达的冲动。他们的作者不是高不可攀的大师或者誉满天下的大家,他们就是蒲江明月村本村花农、成都小店老板、非遗手艺人、改行捏陶的前媒体人、开民宿兼做碗的木匠、乡村老师、研究汽车的铁匠、退休的新闻主播和跨界玩陶的女企业家,他们都不是科班出身的陶艺家,却是最生动最传神的表达自己生活和思想的创作者。
展览展出涵盖茶器、花器、食器、雕塑等百余件陶艺作品。这些作品形态各异,釉色自然,充满了手作的温度与情感。它们不仅是实用的器物,更是创作者生活态度与内心感悟的物化体现,观众可以从中感受到制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专注、宁静与喜悦。

明月村蜀山窑创始人李清老师及学员作品,朗诗西溪里文化活动中心供图
蜀山窑扎根蒲江县明月村十年,李清老师在此不仅致力于个人艺术创作,更以公益教学的形式,向广大爱好者传播陶艺文化与技艺。他鼓励学员从日常生活和自身感受出发,让陶艺成为一种修养身心、美化生活的方式。李清老师始终相信,让陶瓷回归生活,才是对古窑最真诚的致敬。
展览主办方负责人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呈现这样一场充满生活气息与人文温度的展览。它打破了陶艺高不可攀的壁垒,让我们看到,陶艺创作可以如此贴近每个人的日常。我们相信,这些充满生命力的作品,能够引发广大市民的共鸣,激发更多人对于手作陶艺与生活美学的兴趣。”
本次展览得到了青羊区文物管理所、青羊区府南街道石人南路社区及成都蜀山窑陶瓷艺术博物馆的大力支持。期待本次展览为广大市民及艺术爱好者带来一个温暖、质朴的“陶冶生活”之旅,并为推动社区美育与在地文化的繁荣发展增添一抹亮色。

展览现场,朗诗西溪里文化活动中心供图
(文/YOUNG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