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曹操的四大继承者
曹操的继承人究竟是谁,常被历史爱好者和学者们讨论。事实上,曹操心中有四位最为关注的继承者,其中每一位都在历史的浪潮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首先是曹操的长子——曹昂。曹昂是曹操与妻子丁氏的儿子。丁氏原本未能为曹操生育,后来有一位侍女刘氏为曹操生下了曹昂。刘氏去世后,丁氏将曹昂视如己出,抚养了他。曹昂尽管知道丁氏并非生母,却始终将其视为亲母。曹操也对曹昂疼爱有加,且寄予厚望。曹昂年仅20岁便开始举孝廉,踏上仕途,显示出不凡的才干。然而,在宛城之战中,曹昂为救父亲曹操,英勇冲入敌阵,却不幸在乱军中阵亡,这无疑是曹操最大的悲痛。
其次是曹操的另一个儿子曹冲。曹冲的母亲是环夫人,他聪慧过人,深得曹操的喜爱。曹冲年仅十三岁便显示出非凡的才智,甚至能够解答一些成人无法解决的难题。然而,这位天才少年却因病早逝。关于曹冲的死因,一直没有确凿的定论,有人怀疑他可能被害,但更多人认为是病重导致的早逝。曹操痛心疾首,曾对曹丕愤怒地说:“这下你高兴了吧?这是我最大的不幸,也是你最大的幸运。”曹丕自己也承认,如果曹冲没有早逝,继位的就不是他了。
第三和第四位继承者就是曹丕和曹植,这对兄弟的争斗在历史中尤为著名。两人同为卞夫人所生,曹操对曹植的偏爱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曹植虽然才华横溢,却性格柔弱,未能在父亲生前得到实质性的支持。相反,曹丕凭借嫡长子的身份以及众多曹魏元勋的支持,最终稳固了继位之位。曹操甚至因曹丕的出众表现,决定将继位的权利交给他。曹植虽聪明才俊,却因性格上的软弱,未能得到更多的机会。
这四位继承人中,曹昂因年少英勇最为名正言顺,曹丕则是最幸运的,而曹植虽然才华横溢,却因为自身的缺陷未能扶起,曹冲则是最为可惜的。无论如何,这四人都是曹操儿子中最为人知的,也是历史上流传最多的。
曹操一生共有25个儿子,除了这四位继承人之外,其中还包括勇武的曹彰,和曹冲同母的曹宇。曹宇在曹操众多儿子中堪称“精明能干”,他最终通过自己的智慧,将曹魏江山交给了司马懿。
二、两个喜感的标签
曹操的后宫众多,他有15位妻妾,其中一些人物非常传奇。比如,曹操的正妻卞夫人曾是歌妓出身,而杜夫人则是秦朗的母亲。曹操破吕布时,关羽曾要求将杜夫人许配给他,曹操虽然答应,但当他看到杜夫人的模样后,立刻改变了主意,表示要亲自保护她,而与关羽的约定也就此作废。
另有尹夫人,她是大将军何进的儿媳,后来成为曹操的妾。与这些有背景的妻妾不同,曹操的其他妻妾多为身份不明,环夫人便是其中一位。有人猜测,环夫人或许就是张绣的婶子,尽管史料并没有证实这一点。然而,无论她的真实身份如何,环夫人确实为曹操生下了三个儿子——曹冲、曹宇和曹据。
曹宇在曹操的众多儿子中排行不明,但他却以一个特别的身份为人熟知。曹宇于公元215年娶了张鲁的女儿,成为了张鲁的女婿,甚至因此获得了“老寿星”的美誉。与曹冲13岁夭折相比,曹宇长寿且活得很久,最终成为司马炎的“前辈”。
值得一提的是,曹宇的名字也极具象征意义——“彭祖”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寿人物,传说彭祖活了七百多岁。曹宇的名字是否与曹冲之死有关,令人不禁思考,曹操是否通过这种方式试图安慰自己失去曹冲的痛苦。
三、把曹魏送给司马懿
公元239年,曹叡病重,由于没有亲生子嗣,他决定将八岁的曹芳立为太子。然而,曹叡深知托孤问题的复杂性,必须选择一个可靠的辅佐者来保障幼主的安全。于是,他选中了自己的叔叔曹宇,并任命他为大将军。
曹宇此时正值壮年,既有资格,也具备充足的经验。曹叡认为他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曹宇却谦虚地拒绝了这个重任。他表示自己无德无能,无法担当如此重责。曹叡虽然认为曹宇是谦虚,但最终还是听从了其他权臣的建议,将托孤重任交给了曹爽和司马懿。此举直接导致了曹宇的失败,且曹宇的优点并未得到充分展示。
更为悲哀的是,曹宇的谦虚和犹豫直接为司马懿的崛起铺平了道路。在曹宇无力承担大将军之职后,曹魏的命运便开始逐渐偏向司马懿,最终曹宇所失去的,便是曹魏的控制权。曹宇因此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徒有国士之名,无社稷之实”的悲剧人物。
随着曹魏最终的崩塌,曹宇的儿子曹奂继位成为皇帝,但他仅做了五年皇帝,就将国家拱手交给了司马炎。曹宇,这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寿星”,也因自己的一时犹豫,最终亲手将曹魏的江山交给了别人。而曹宇的这最后一标签,便是“曹魏亡国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