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能够成功,离不开汉初三杰的帮助,尤其是韩信的辅佐。刘邦本人虽然在军事上能力有限,但凭借“兵仙”韩信的帮助,他才能够坐上那至高无上的皇位。对于征战四方,武将的作用至关重要。历史上,任何想要称霸天下的君主,手中必定会有数位优秀的武将。刘邦虽仅有韩信,便成功建立了大汉帝国。两百年后,刘邦的后代刘秀在争夺天下时,拥有了三位堪比“韩信”的名将,这三位将军的加入,助力刘秀轻松登上了皇帝宝座。那么,这三位名将是如何与刘秀结识的呢?
其中一位便是被公认为东汉第一名将的冯异。如果大家了解冯异的早年经历,没人会想到他会有如此辉煌的成就。那时,出身寒门的青年很难获得施展的机会,冯异的家境贫寒,甚至常常为温饱而挣扎,一家人只能靠务农为生。尽管出身如此贫寒,冯异最终却成为朝廷的重臣,一生经历了不为人知的辛酸与辉煌。他与刘秀的相识,完全是偶然。最初,冯异并未投靠刘秀,而是效忠于新朝。随着刘秀起兵反抗,冯异与他相遇并被刘秀的气度和人格所打动。在冯异投靠刘秀后,他开始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刘秀在识人方面一向有着极高的天赋,他总能发现并善用身边的英雄。冯异从未在任何困境中离开过刘秀,始终忠诚奉献。当更始帝派刘秀前往河北时,冯异虽然不认同此命令,但依然支持刘秀。在河北,刘秀的处境极为艰难,然而,冯异与刘秀其他忠臣的帮助,最终帮助刘秀平定了河北,消息传回更始帝耳中时,他必定震惊。冯异不仅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的谋略更是值得称道。当更始帝派李轶去洛阳时,冯异通过信函离间了李轶与同样受命的朱鲔,为刘秀平定关东立下了赫赫战功。建武二年,刘秀定都洛阳,冯异被封为阳夏侯。
第二位就是岑彭。岑彭是东汉开国名将之一,起初他并非武将,而是文官出身。乱世之中,文官往往难以生存,岑彭被逼着走上了战场。原本他应该是依靠笔杆子在官场上立足,但命运却将他推向了血战沙场的道路。岑彭最初并没有展现出出众的军事才能,毕竟他是文人出身,许多人认为他缺乏战场的经验。岑彭的第一次战役几乎令人失望,甚至让人质疑他的能力。当时,刘秀的哥哥刘縯带兵攻打棘阳,而岑彭正是棘阳的守将。岑彭看到敌军来袭时,直接弃城而逃,这一举动引发了南阳太守的愤怒,甚至威胁岑彭的家人。在这种压力下,岑彭不得不回去重新应战,但让人意外的是,他不仅安然无恙,还在随后的宛城之战中展现出惊人的军事才能。他带领残兵顽强抗敌,堪称奇迹。岑彭的后半生则充满了起伏,当他被分配到上文提到的朱鲔麾下时,他的命运发生了变化。在前往颍川太守任上的途中,他听闻颍川已被占领,不得不改道前往河内太守处。在这里,他遇到了他人生的贵人——刘秀。此后,岑彭劝说忠于更始帝的河内太守投降刘秀,凭此一举,岑彭便与刘秀结下了不解之缘。
最后要提到的是耿弇,这位年少成名的青年将领,二十四岁便已能独立挂帅出征。耿弇与刘秀的关系最早便建立,早在王莽政权倒台时,耿弇便遇到了刘秀。当时,耿弇的父亲是王莽任命的上谷太守,朝代更替让他感到不安,于是他便带着父亲的礼物前往京城,表明忠诚。正是在这次送礼的途中,耿弇遇到了刘秀,并给刘秀留下了深刻印象。刘秀同样看中这位年轻的小将,但当时大权在握的是更始帝,两人只能短暂相识。刘秀前往河北后,耿弇决定投奔他。刘秀当时的处境非常困难,但耿弇的加入对刘秀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帮助。耿弇为刘秀扩充了军队,增强了实力,他的表现也令刘秀感到欣慰。在南阳之战中,耿弇的英勇表现不仅获得了刘秀的赞赏,连老将们也纷纷称赞他。随着战局的紧张,耿弇主动请缨前往平定北方的叛乱,仅二十四岁的他便成功平定了叛乱,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战绩。
通过刘秀与冯异、岑彭、耿弇的结识,可以看出他们与刘邦与韩信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遗憾的是,这四位英雄的结局却大相径庭。韩信的悲剧让后人扼腕叹息,而刘秀的宽容与睿智则成为了历史的佳话。或许,刘秀相较刘邦更为年轻且有安全感,这使得他能够宽容待人,不会因功臣的威胁而轻易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