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战士杀7名日军后虚脱,见一日军举刀冲来,手往后一摸心生一计
创始人
2025-09-27 05:01:07
0

《——·前言·——》

在经历了七次刺杀之后,张树义瘫坐在一块破碎的墙壁旁,气喘如牛。耳边突然传来的脚步声让他心头一紧,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的刀柄,心中一阵凉意袭来。这一刻,他的生命似乎悬于一线,死亡就在眼前——这是张树义一生中最为险恶的一瞬。

时间回到1939年3月,那时的河北灵寿县房子山,寒冷的夜晚笼罩着山林,山路蜿蜒曲折,杂草枯黄,夜风呼啸。张树义伏身在一块坚硬的岩石后,双手紧握刺刀,汗水湿透了他的棉衣。夜色中,他的身影仿佛消失在黑暗里,唯一能感觉到的,是那股冰冷的寒气。

他身后的村子已被他抛在脑后,前方的日军据点成了他这次任务的目标。张树义知道,必须成功潜入敌营,带回情报。他身高一米八,身形魁梧,肩膀宽阔,穿着一件破旧的棉袄,腰间暗藏匕首,外面绑着两捆稻草,手中提着一捆柴火,伪装成乡村的普通农民。他轻步走过田间小道,耳边风吹稻草的声音沙沙作响,步伐轻盈得几乎没有任何声响。

路尽头,两名日军警觉地站岗。一名兵士端着三八式步枪,另一名则低头看着地图。张树义心里暗自打量,放慢了脚步,低声说道:“老乡给你们送点柴火。”他并未抬头,脚步显得十分谨慎。

那两名日本士兵看了他一眼,却没有多言。就在这时,张树义突然发动攻击,左手挥舞着柴火猛地砸向第一个日兵,右手紧握刺刀,迅速刺入对方胸口。第一个士兵倒地挣扎时,第二个还未反应过来,张树义拔出步枪枪托,用力砸下,血溅四溅,敌人瞬间失去意识。两名日军倒在血泊中,张树义背上两支缴获的步枪,悄无声息地撤回。

三天后,房子山下炮火四起,硝烟弥漫。张树义带领三十名民兵死守阵地,面对敌人的猛烈进攻。他们只有五十发子弹和三十枚手榴弹,而日军却有机枪和迫击炮。张树义一声怒喝:“全给我扔出去!”手榴弹像石块一样飞向敌阵,爆炸声、惨叫声连成一片。

子弹耗尽,手榴弹投完,张树义站在已经塌陷的战壕中,紧握刺刀,目光死死盯着逐渐逼近的敌人。日军穿着皮靴,排成散兵线,步步逼近,血腥气味在空气中弥漫。张树义咬紧牙关,喊道:“冲啊!”他冲在最前面,与敌人展开了生死搏杀。

第一个敌人刺刀直插过来,张树义迅速侧身躲避,刀锋划破了他的棉衣,但他毫不退缩,反手刺向敌人的腹部。随后的战斗变得越来越激烈,张树义一刀接一刀,每一击都充满了力量。直到第七名敌人扑来时,张树义已经体力透支,眼睛通红,衣服被鲜血染透,双腿几乎无法支撑,他靠着一堵残墙,手中的刺刀已经生锈。

那名敌军军官持刀扑向他,脸上的刀疤触目惊心。张树义挣扎着想站起,但双腿早已失去知觉,几乎跪倒。他用尽全力一偏头,军官的刺刀直接插入土墙,他趁机反手刺出,血溅四方。战斗持续着,尸体堆积,战场上弥漫着焦糊味和火药味。

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张树义亲手击毙了八名日军,然而活下来的民兵却不到一半。

张树义,生于河北灵寿的一个贫苦家庭,年轻时靠打猎为生。1937年日军入侵,他的家乡首当其冲,张树义不在家时回到家中,发现妻子和孩子已在日军的暴行中丧命。孩子的尸体被刺刀钉在墙上,妻子的尸体则被残忍凌辱。那一夜,张树义的心彻底碎了。第二天,他找到八路军,加入了抗战队伍。

他那年三十一岁,身材高大,肩膀宽厚,手上满是老茧。八路军看中了他的体格,将他编入机枪连。机枪需要极大的力量来支撑,张树义每天勤奋练习,不仅用刺刀训练,还用一根老榆木桩绑在院子里,风雨无阻,每天练习上百刀,手臂上青紫肿块满布。

1938年,张树义参与了龙泉关战役。带领四挺机枪,他守住了一个关键的山头。敌人连续七次冲锋,但他和战友们凭借顽强的意志坚持了下来。随着弹药的耗尽,他依然不退,直到最后机枪变成了废铁,刺刀崩断,他开始用石头砸敌人。经过三天三夜的恶战,他身上多处负伤,双腿被炸弹摧残,几乎失去行动能力。医生诊断后表示,双腿必须截肢,否则伤口会腐烂,但他依旧咬牙忍受,保持沉默。

1940年秋,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张树义的伤口结痂,他的双腿被截肢,只能依靠木墩支撑行走。尽管伤残,他拒绝接受救济,不肯领取抚恤金,只说:“我是一名八路军,死了也值。”他用木墩代替双腿,坚持下地工作,种地、挑水、修房、种树,不屈不挠地生活着。

解放后,灵寿地区面临严重的水源短缺,张树义提出修建水渠的建议。他带领队伍开山修渠,艰苦的条件没有吓倒他。他用尽全力,每天起早摸黑,穿越险峻的山脉,双膝磨破,手上血泡丛生。经过一段时间,水渠终于打通,泉水哗哗流入村庄。

张树义坚持独居,虽四十岁未婚,但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坚强和责任。他最喜欢穿那件旧军棉袄,那是他抗战岁月的见证。1983年,他因肺病住进村卫生室,医生告知他病情已晚,生命所剩无多。临终时,他对前来看望的乡亲们说:“我在这儿,没走远。”1983年4月8日,张树义去世。

村民们为他修建了墓碑,上面没有军衔,只有简单的五个字:“张树义之墓”。1985年,他被列入烈士名录,村里每年清明时节,都会有孩子前来扫墓,回顾这位坚韧不拔、为国捐躯的英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王曼昱,确认退出! 11月18日,黑龙江体育局发文,称王曼昱将退出全运会后续比赛。 全文如下: 11月16日,在澳门特...
登上日本战舰后,美上将才意识到... 我们知道,最近高市早苗深陷“台湾有事”风波,尤其那句“不排除武力介入台海局势”,直接引爆舆论,台湾却...
原创 他... 中国历史上有24个朝代,其中只有11个成功实现了全国的统一,而其中能存活超过百年的仅有6个。不过,在...
原创 宋... 北宋建立后,赵匡胤从唐朝和五代十国的历史教训中汲取经验,采取了“强干弱枝”的治理模式,将权力集中在中...
免费还包午餐!快来报名信宜妇女... 为提升妇女创业就业技能,促进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发展,现决定举办妇女竹器编织技能培训班。 一、组织机构 ...
“艺苑撷英”2025年全国优秀... 中新网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 高凯)“艺苑撷英——2025年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戏曲武戏、丑戏...
本周活动报名|体验线装、竹编、... 线装的雅致,竹编的美感,水墨的清趣, 电报的神秘,油墨的力量。 本周浙博多种活动开放体验,欢迎报名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