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人物,他在第一次为李世民出征时,便立下了赫赫战功。可在此之后的二十多年里,李世民却仿佛将他彻底遗忘,再也没有启用过他。虽然如此,后世的评价却极为高涨。那么,这位被李世民遗弃的猛将,到底是谁?他究竟为何惹恼了李世民,又为大唐立下了怎样不朽的功勋?
这位人物正是苏定方,原名苏烈,字定方。他是唐朝贞观年间的名将,而他之所以被称为贞观初年的名将,是因为李世民仅在贞观初年才将其启用。
然而,苏定方并非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他在战场上早已历经风雨。从十五岁起,他便随着父亲四处征战,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那么,他的父亲是谁?苏定方的父亲名叫苏邕,虽然是个普通百姓,但他却是隋朝末年动荡时期的地方割据者之一。苏邕组织起了几千人的队伍,带领他们在乱世中征讨盗贼。尽管自己也并非清官,但他更喜欢带着兄弟们打击乱世中的叛军。年幼的苏定方也随父亲一起行军打仗,在过程中锻炼出了卓越的军事才干,逐渐赢得了周围人的尊敬。
父亲去世后,苏定方继承了父亲的部队,并开始坚守家乡,誓要保卫故土免受外敌侵扰。然而,家乡仅有几千人马,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这样的兵力显得微不足道。因此,苏定方决定投奔窦建德,找到了一个强有力的靠山。窦建德是一位农民起义的领袖,虽然最终也未能实现自己的雄图大业,但苏定方在窦建德麾下获得了新的机会。然而,好景不长,窦建德早逝,苏定方又投奔了其旧部刘黑闼。可惜刘黑闼与李世民为敌,最终也被唐军击败身亡。
两任主公相继死去,苏定方意识到,自己若继续滞留在乱世中,恐怕难有前途。于是,他决定暂时退出江湖,回归家乡,过上了相对平静的生活。然而,这四年的宁静生活并没有让他安逸下来。由于从小便与父亲征战四方,苏定方已经习惯了战斗,面对田间的耕作生活,他始终无法适应。因此,他克服了内心的挣扎,再次决定投身战场,加入李世民的唐军,成为了一名普通的折冲。
那时的苏定方年约三十,正值壮年。贞观四年,李世民派遣李靖率军北上,进攻东突厥。突厥对唐朝的威胁极大,屡次侵犯边境,使得李世民心生怒火。尽管李世民具有鲜卑血统,一向对北方少数民族保持宽容,但突厥的屡次挑衅,让他决定采取强硬态度。李靖出征时,苏定方虽然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兵,却凭借过人的战场经验迅速脱颖而出,赢得了李靖的信任,成为其麾下最得力的将领。
然而,李靖并没有将苏定方的出色表现公之于众。在一次秘密任务中,李靖亲自召见了苏定方,并将一个极为危险的任务交给了他:潜伏夜色与雾霭,带领两百名弓弩手突袭突厥的营地,抓捕突厥可汗。这个任务异常艰难,但苏定方毫不犹豫地接下了任务。数日后,他和两百名弓弩手夜袭敌营,在雾霭中潜行至敌军大营。就在他们接近敌营时,突如其来的风暴将雾气吹散,暴露了他们的踪迹。面对突如其来的困境,苏定方毫不畏惧,他大喊一声:“跟我上!”带领手下奋勇冲进敌营。
这一战,突厥可汗被彻底吓坏,慌忙逃入李勣的包围圈,最终被生擒。而苏定方,也凭借这一战功,名声大噪,成为大唐的一员猛将。然而,奇怪的是,李世民却在此战后,将苏定方冷藏了整整二十多年。即便如此,苏定方的威名依然传颂在世间。
二十多年后,李世民已故,其子李治继位。李治面对朝鲜半岛的战乱,决定恢复大唐在东亚的霸权,首当其冲的便是百济。此时的苏定方已年逾五十,依然屹立在历史的舞台上。李治再次启用他,派遣他攻打百济,仅一战便重创百济国,迫使其停止对新罗的侵略,为新罗保住了最后的生机。
紧接着,苏定方再次南征,和程咬金一道攻打西突厥,最终将其彻底消灭。又过了两年,百济卷土重来,苏定方再次带兵攻入其都城,将百济彻底打败,迫使其国王投降。
苏定方的征战脚步没有停止,接着他又转战西南,受命征讨吐蕃。在与吐蕃的多次战斗中,苏定方屡次带领唐军取胜,最终因年事已高、身体逐渐衰弱,于七十六岁时在战场上病逝。李治得知噩耗后,悲痛万分,为苏定方追赠谥号“庄”,以表彰他一生的功勋。
苏定方的军事才能和战功无可置疑,堪称千古名将。至于李世民为何将他冷藏二十多年,或许是因为他看到了苏定方的卓越才能,却又担心其过于张扬,因此选择让他“静静”待在幕后,等待继位后的李治使用。这一策略最终证明是明智的,苏定方在李治时期再次崛起,成为李治最得力的将领之一,继续为大唐疆域的扩展和保卫立下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