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雍正有十个儿子,为何偏偏选择了四子弘历?十个孩子里,选一个继位本不容易。更何况,这个决定关乎江山社稷。他费尽心思,却在立储上只留下了四个字——“密建储君”。
弘历是雍正的第四个儿子,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在兄弟中,他并不起眼。既不是长子,也不是次子。
然而,弘历的与众不同在于早年即显露出的聪慧。康熙帝带着他去避暑山庄狩猎时,弘历五六岁的年纪就能熟练地拉弓射箭,赢得康熙帝的赞叹:“此子将来必成大器。”从那时起,他便成为祖父关注的焦点。
六岁开始的学习生涯中,弘历展现出惊人的记忆力和领悟力,不仅精通四书五经,还能独到地阐述自己的见解,赢得师傅们的惊叹和称赞。
与其兄弟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稳重与谨慎。雍正的长子弘时性急好斗,常与朝中的反对势力沆瀣一气,导致他最终失宠。相比之下,弘历从不参与权力斗争,以不动声色的态度处理朝政事务,赢得了雍正的信任和赞许。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带着弘历巡视热河,年仅九岁的他展现出了不同寻常的懂事和机智,赢得朝中大臣和侍卫的一致赞誉。
弘历的优秀并非仅限于聪明与稳重,还体现在他的家庭教育。他的母亲钮祜禄氏虽不是雍正宠爱的妃子,却以其温和聪明著称,教导他要谦逊,不惹是非,这种教养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性格与行为方式。
在雍正的多次考验和观察中,弘历展现出了超出年龄的成熟和稳定。雍正决定秘密立储,将弘历的名字刻在匾额之后,这一决定最终在朝廷中公开化,确立了弘历作为未来继承人的地位。
弘历的智慧和性格使他在与兄弟们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他在雍正的眼中成为唯一合适的继承人,确保了清朝江山的安定传承。
雍正晚年,他对继承人的选择极为谨慎,不仅要确保弘历的能力,还要确保他的周围有忠诚可靠的大臣支持。这种严谨态度最终使得弘历顺利登基为乾隆帝,开启了清朝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