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历史记载还是文学作品中,妲己总是被贴上了“祸国殃民”“亡国祸水”的恶名。关于她到底在商朝灭亡中起了多大作用,至今尚无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她的美貌确实令人惊艳,几乎无人能及。
据传,妲己有一个睡前的小习惯,这个习惯恰恰成了她赢得商纣王更多宠爱的秘诀。不过,这个习惯却让许多渴望借鉴她变美的女子望而却步,根本不敢轻易模仿。究竟是什么样的习惯,让商纣王如此迷恋,而又令女孩们敬而远之呢?
相关资料记载,妲己生长在苏氏部落,从小便姿容娇美,部落内外都对她十分喜爱。但这副美貌也给她带来了难以预料的祸端。商纣王帝辛即位后,开始征伐夷方,苏氏部落无可避免地成了战争的牺牲品,很快便战败。
部落首领不得不向商纣王臣服,为示诚意,几乎倾尽家底,献上大量牛羊、马匹以及部落中的美女。妲己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被挑选送进商纣王的宫中。当时,商纣王的残暴性格众所周知,所有被送出的美女几乎都注定无归,妲己也可说是被部落无情地抛弃了。
面对即将到来的命运,妲己没有屈服,她决定拼尽全力为自己争取一线生机。商纣王喜爱美色是公认的事实,妲己自认为自己是难得一见的美人,她知道美貌是自己最大的资本。如果能博得商纣王的欢心,不仅可以避免死亡,还能换来荣华富贵。
想通了这一点的妲己终于稍感宽慰,她那时不过是一个谨慎筹谋自己未来的普通女子,谁又能想到,她后来竟成了“祸国殃民”的典型代表。
妲己的美丽实在惊人,商纣王第一次见到她时,目光便无法从她身上移开,显然,他对这个从苏氏部落献上的礼物极为满意。妲己刻意地迎合商纣王,不久便让他彻底沦陷,商纣王把她接入寝宫,日夜与她嬉戏,有时甚至连续数天不曾离开。
凭借商纣王的宠爱,妲己从一个被部落遗弃的女子,一跃成为了他的宠妃,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奢华待遇。她不仅美貌出众,还善于讨好纣王,凡事迎合他的心意,无论决策是否合理,她总是全力支持,这让商纣王感到她是最懂他的女人,心满意足。
为了讨好商纣王,妲己精心准备各种表演,有时甚至不惜动用名贵珠宝打造华丽的舞台。商纣王对此毫不反对,任她挥霍。渐渐地,在商纣王的纵容下,妲己愈发肆无忌惮,恃宠而骄,拉着纣王一起沉溺享乐。两人沉浸在这片温柔乡中,纣王逐渐忘记了自己君王的职责。
妲己为了更得纣王欢心,做了许多努力。她睡前有个习惯,就是吃些香甜的水果或点心,让自己身上带着自然的果香。习惯了平常的香粉味,纣王格外喜欢妲己身上的清新果香,认为这是她独特的魅力,也是区别于其他女子的标志。正因如此,他对妲己的宠爱更加深厚。
相比于大肆铺张的表演,睡前吃点水果这种小习惯显然简单许多,但除妲己外,极少有人敢效仿,尤其是现代的女孩。因为水果和甜点的高热量,睡前食用极易发胖,妲己或许体质特别,不易发胖,但普通人却不能轻易尝试。
仅从睡前吃水果这点细节,也能看出妲己在讨好纣王方面无微不至,连最细小的地方都不肯忽略。由此,纣王对妲己的宠爱也就不难理解,这份爱是妲己通过辛勤经营换来的。
然而,若妲己仅仅是为了讨好纣王,倒不至于在历史上背负如此恶名。她最大的错误或许就是引诱纣王沉迷于荒淫享乐。而纣王本身就是一个残暴嗜酒色的君主,遇到妲己后,两人日夜沉溺于欢愉。
为了取悦妲己,纣王派人搜罗奇珍异宝,多次加重赋税,将税收用于修建豪华的亭台楼阁,方便他和妲己游玩。传说两人荒淫至极,甚至在宫中筑起巨大酒池,池中满是美酒,还宰杀多头牲畜,将最嫩的肉挂满池边树枝,奢华浪费骇人听闻。
如果只是荒唐奢华,倒也难以成为“助纣为虐”的罪证,但妲己在纣王宠爱中愈加放肆。传说她曾在散步时看到一棵被雷电劈中燃烧的大树,树上受热的蚂蚁纷纷掉落。她竟向纣王提议,若将人绑在滚烫的柱子上会如何。于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酷刑“炮烙”由此诞生。
不仅如此,纣王晚年大肆残害忠臣,如剖心而死的比干,被囚禁的箕子,甚至亲手杀害忠诚的大臣,对反对者毫不留情,纷纷斩杀。那时,唯一能劝他回头的人就是妲己,但她只一心取悦纣王,所有举动都是为了让他开心。纣王越是沉迷荒淫,妲己的日子越好过,她从未劝说纣王醒悟,只想方设法让他沉溺温柔乡。
纣王的残暴最终招致灭亡。公元前1046年,武王讨伐商纣王,帝辛被斩首,妲己随后也遭武王斩杀,商朝宣告终结。商朝的覆灭,妲己或许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更重要的还是纣王自身的无能和暴虐。作为君王,纣王只顾自身享乐,漠视百姓与国家,最终难逃悲惨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