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我中国|大暑:炎炎夏日 古人如何避暑?
创始人
2025-09-23 19:02:53
0

“小暑接大暑,热到无处躲。”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上蒸下煮”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那么,古人是如何避暑消暑的?跟随记者的讲述,一起在古诗词中探寻古人纳凉的方式。

游客在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雨卜村漂流消暑(7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首先,寻一处纳凉之地。唐代诗人刘禹锡写“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在水亭中避暑,铺设了竹席,自然生凉。北宋词人晏殊道“玉碗冰寒消暑气。碧簟纱厨,向午朦胧睡。”用玉碗贮冰,卧睡于竹席纱帐中来纳凉。

第二,寻一把扇子。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苦热喜凉》中写,“火云忽朝敛,金风俄夕扇。”南宋诗人谢枋得甚至以《扇》为题,作诗一首。宋代周邦彦也提到:“薄纱厨,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可见在古人的生活中,扇子、冰鉴、凉席一应俱全。

另外,文人雅士还格外注重心静自然凉。白居易就在《销暑》中用“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告诉世人保持平和的心态,心闲静则身觉凉。

7月21日,农民在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长塘村的田间插秧。大暑到来之际,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劳动景象。新华社发(李建新摄)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唐)元稹《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

7月21日,云南腾冲市固东镇农民在凤凰山采收万寿菊。大暑到来之际,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新华社发(龚祖金摄)

大暑一过,秋天的脚步就近了。炎暑有尽,时光无垠,尽情享受你的夏日吧!

记者:许晓梦、刘洋、余佩璇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守护日常用餐安心,古彝凰玉餐具... 2025年9月27日,古彝凰玉品牌的餐具、茶具、杯具系列产品,在腾飞检测认证(广东)有限公司,依据G...
原创 湖... 在众多女演员中看了这么多年,我依旧会被古力娜扎的美貌所震撼。第一次见到她是在《轩辕剑之天之痕》中饰演...
11月19日深中华A(0000... 证券之星消息,深中华A11月19日涨停收盘,收盘价7.63元。该股于9点57分涨停,1次打开涨停,截...
齐齐哈尔市建华区人民法院关于古... 拍卖公告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人民法院将于2025年12月11日10时至2025年12月12日1...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负责...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
从包公故里到黄浦江畔,庐剧《铁... 11月18日晚,由合肥演艺集团出品、合肥市庐剧院创排的新编庐剧《铁面无私》,作为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
童心绘秋景!滨城区新怡小学艺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袁媛 刘慧明 李文馨 近日,滨城区新怡小学“探索秋天”主题艺术活动正...
原创 隋... 一、何为“万人敌”? “万人敌”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项羽曾经说过一句话:“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
心怀热爱,做基层群众“解忧人” 人物简介:杨娟,2018年8月加入句容市司法行政系统,现任下蜀司法所所长。 今年是我在下蜀司法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