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的他,在博物馆“圈粉”12年
创始人
2025-09-23 18:34:31
0

新华社天津7月22日电(记者曾晋)正值大暑,天津博物馆里人流如织,二楼“耀世奇珍”展厅的玻璃展柜里“端坐”着瓷器、玉器、字画等文物。一位老人站在隋朝的白釉双龙柄联腹传瓶前,解说这个器型的典故、来历。从外形到特点,说到关键处,老人拿出手机轻轻一点,屏幕上跳出相关的图片,听众纷纷凑近。

天津博物馆二楼的“耀世奇珍”展厅。新华社记者 曾晋 摄

72岁的韩彦岭在退休之后坚持在天津博物馆里做义务讲解,这已经是第12个年头。他腰背麦克风,衣着朴素,头发花白,一双眼睛炯炯有光。

“退休后,我想给自己找点事做,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天津博物馆招募志愿者的消息,便报了名。”韩彦岭向记者讲述他成为天津博物馆公益讲解员的初心,12年来,对于讲解的文物内容和位置,他反复琢磨、打磨,以达到烂熟于心。

“讲文物,要照顾听众的感受,要让他们有所收获,而不是背书。”这些年来,韩彦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讲解方式。

韩彦岭对展厅内的文物位置和相关设施如数家珍,非常擅长利用展馆里的科技来辅助讲解,比如,在解说过程中,用电子屏放大图轴的细节,熟练调动画面位置,带着听众一起探寻《雪景寒林图》的美妙之处。

韩彦岭利用电子屏展示文物细节。新华社记者 曾晋 摄

韩彦岭的讲解总是娓娓道来,话语清晰,极少停顿支吾,能够保证围在身旁的人们听清楚的同时,不显得嘈杂以至于影响到其他观看文物的观众。

“很多外省市来天津博物馆的游客,没准一辈子就来一趟,不能让他们白来。”韩彦岭说,“今年春节的时候,一位女生专门带着父母从上海过来,听完解说后对天津有了新的认识,对文物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份“工作”对于韩彦岭来说,也是意义独特的。他说起一次经历,“有次说了很久,嗓子说不出声了,一个观众看出来了,一下从包里掏出一瓶水递给我,那时觉得很感动。”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听到他的讲解太幸运了!被老师圈粉了!”很多网友在网上写下他们的赞叹,甚至有听众带着家人专门来博物馆“堵”韩老师的讲解。

在韩彦岭身旁,还有位9岁的小志愿者,他专注地记录着韩彦岭的每一句话,已经开始准备讲解了。“这是我们团队里的一员,我的‘小徒弟’。”韩彦岭笑着说。

天津博物馆入门处。新华社记者 曾晋 摄

现在韩彦岭还是每天准时出现在博物馆里,在腰上绑上麦克风,踱着步子,找寻着“渴求知识的耳朵”。像韩彦岭这样的志愿者讲解员们,用热情和知识,将文物变得生动有趣,让参观者在炎炎夏日里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守护日常用餐安心,古彝凰玉餐具... 2025年9月27日,古彝凰玉品牌的餐具、茶具、杯具系列产品,在腾飞检测认证(广东)有限公司,依据G...
原创 湖... 在众多女演员中看了这么多年,我依旧会被古力娜扎的美貌所震撼。第一次见到她是在《轩辕剑之天之痕》中饰演...
11月19日深中华A(0000... 证券之星消息,深中华A11月19日涨停收盘,收盘价7.63元。该股于9点57分涨停,1次打开涨停,截...
齐齐哈尔市建华区人民法院关于古... 拍卖公告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人民法院将于2025年12月11日10时至2025年12月12日1...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负责...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
从包公故里到黄浦江畔,庐剧《铁... 11月18日晚,由合肥演艺集团出品、合肥市庐剧院创排的新编庐剧《铁面无私》,作为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
童心绘秋景!滨城区新怡小学艺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袁媛 刘慧明 李文馨 近日,滨城区新怡小学“探索秋天”主题艺术活动正...
原创 隋... 一、何为“万人敌”? “万人敌”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项羽曾经说过一句话:“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
心怀热爱,做基层群众“解忧人” 人物简介:杨娟,2018年8月加入句容市司法行政系统,现任下蜀司法所所长。 今年是我在下蜀司法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