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定襄北之战:42岁张骞终封侯,18岁霍去病一鸣惊人
创始人
2025-09-23 17:02:07
0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张骞从遥远的西域归来,向汉朝人民揭示了一个此前从未见过、听闻过的广袤世界,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和认知。

在汉武帝的心中,随着这次探险的回报,一股更为宏大的野心开始萌芽和积聚,期待开拓更广阔的疆域与影响力。

然而,汉朝当前最迫切的挑战依旧是匈奴。只要无法击败这个强敌,汉人即便知道西域诸国的存在,也难以越过匈奴控制的土地,建立联系和贸易。

接下来几年,张骞的身影在史书中逐渐沉寂,而另一边,汉朝将领卫青率领骑兵与匈奴激战,屡获胜利,最终被封为大将军。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大将军卫青统领10万骑兵以及六名将军,从定襄出塞迎战匈奴单于麾下大军,这场战役被史称为“定襄北之战”。

尽管卫青这次战斗的战果并非十分辉煌,却为后续开拓丝绸之路埋下了重要伏笔,而两位关键人物的命运也在此时首次交汇。

这两人,一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另一位则是后来拿下河西走廊、打通西域通路的年轻将领霍去病。

当时张骞已42岁,而霍去病只有18岁。

这是卫青首次与匈奴单于主力军队展开较量。

春季,汉军大军从定襄出塞,虽仅斩杀匈奴数千人,战绩不算耀眼,但也未造成重大伤亡,算是小有收获。

然而到了夏天,形势发生了变化。

大军归营定襄后,并未返回朝廷,而是在当地整顿,再次出击,试图寻找匈奴主力决战。

匈奴降将赵信率领三千余骑兵寻找战机,意外遭遇匈奴单于主力,两军激战一整日,赵信部几乎全军覆没。

赵信本为匈奴人,此时见单于欲重新召他归队,毫无顾忌,带着仅存的八百多人投向匈奴阵营。

只有与赵信同行的右将军苏建,奋力突围,返回中军大帐向卫青报告战况。

这次战役虽斩杀匈奴一万多人,算是汉军历次作战中斩首数目较多的一次。

但因赵信和苏建两将军部队几乎覆灭,且赵信投降匈奴,损失极为惨重。

因此卫青未获食邑封赏,汉武帝仅赐千金以示嘉奖。

定襄北之战,也让张骞自从西域归来三年后,再次进入史册视野。

尽管张骞未能完成联合大月氏共同对抗匈奴的宏大使命,但他的归来为汉朝带来了超出预期的惊喜。

为了嘉奖他的贡献,汉武帝封张骞为太中大夫,依照《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这是主管议论事务的官职,秩比千石。

随张骞归来的匈奴向导堂邑父,也被封为奉使君。

然而,张骞因出使西域并未获封侯,汉朝封侯惯例多凭军功。

元朔六年,张骞以校尉身份随卫青出征,担任“导军”,负责寻找优良水草,使军队避免饥渴,依靠先前使节中断的绝国功劳,被封为博望侯。

从史书记载可见,汉武帝封张骞为侯,主要是为了表彰他出使西域的卓越贡献。

但因出使封侯尚无先例,汉武帝安排他随军立功,借以名正言顺地赐封。

“博望侯”这一称号寓意“博学广望”,彰显张骞开拓西域的非凡成就。

同年,一位年仅18岁的少年,以校尉身份随卫青出征。

汉武帝格外器重此人,不仅特命卫青拨给他八百精骑,还赐予特殊称号“嫖姚校尉”。

皇帝或许意在让他见识真正战场,但无人预料,这位少年竟一战成名。

他便是大将军卫青与皇后卫子夫的外甥,霍去病。

当其他将领各自率军寻找战机时,霍去病则带着仅有的八百骑兵,毅然深入茫茫草原,将大军甩开数百里。

后来,霍去病在河西走廊的战争中,以一万兵力六天转战五国,奔袭距离超过一千里。

从这一点看,霍去病以仅八百骑兵敢甩开大军数百里,足见其激进且勇敢。

这样的行动对大多数人来说风险极高,但对能力卓绝的霍去病而言,却是难得的机遇。

史书未明言霍去病这次长途奔袭是在春季还是夏季。

但《史记》和《汉书》中,霍去病的战功记载紧随赵信和苏建的失利之后,令人读者既失落又振奋。

这位十八岁的少年率八百骑兵,长途奔袭数百里,斩杀匈奴2028人。

《史记》记载汉军战功常以“数千”“万余”记,但如此精准的数字极为罕见。

霍去病的战果真实可信,毫无夸张。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击败的敌人非匈奴普通士兵。

其斩获首级中,有匈奴单于祖父辈的籍若侯产、匈奴相国及当户。

所获俘虏中,还有匈奴单于的姑父罗姑比。

此次出征十万大军,战果总计万余人,而霍去病的八百骑兵便杀敌逾两千。

战后,霍去病功绩卓著,被封为冠军侯,军功盖全军。

史书未记载张骞归西域后至定襄北之战前,两人是否有过交集。

这场战役是两人名字首次同载史书,且均以校尉身份随卫青出征,战后双双封侯。

作为向导,张骞必与卫青密切合作。

霍去病作为卫青外甥,初次上阵,必定贴身受教。

可想而知,张骞或许曾在行军间隙向这位年轻将领描绘西域繁华景象,激发其志向。

两年后,这位少年将率军攻克河西走廊,为张骞再度出使西域扫清最大障碍。

除了张骞与霍去病的初次交集,这场看似平淡的战役对汉朝意义重大。

毕竟所谓“定襄北之战不算成功”,是相较卫青辉煌战绩而言。

在汉武帝麾下,真正能比此战更精彩的,恐怕也只有卫青本人及霍去病后续的几场经典之战。

匈奴经卫青多年打击,实力大减,失去了右贤王军团及河套平原。

此次匈奴单于亲自出战,虽未败北,但损失过万精兵。

匈奴根基不如汉朝坚实,难以承受长期消耗。

单于是极度忧虑汉军再聚大军决战。

降将赵信献计,指汉军运输与奔袭有限,建议退守漠北,汉军难以深入,大军疲惫时易被歼。

单于采纳,带主力退至大漠北部,静待汉军。

边境压力顿时缓解。

这就是定襄北之战虽看似平淡且损失惨重,却为汉朝赢得的最大战略优势。

尽管主力退守,匈奴仍有强悍部落近汉边。

次年,逾万匈奴骑兵突入上谷,劫掠一空,杀戮数百后迅速撤退。

河西走廊上的浑邪王和休屠王部落,是匈奴中最强大、对汉威胁最大的势力。

正是他们阻挡着汉朝与西域诸国的交流通路。

单于压力解除,汉武帝遂将目光转向河西走廊。

只要夺取河西走廊,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将畅通无阻。

这一重任,被交给了一个年轻得过分的将军。

这便是定襄北之战一战封侯的霍去病。

那年,他年仅20岁。

他将在这条丝绸之路的关键要道上,书写新的传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欧... 你知道吗,其实特朗普提出的“美国优先”口号,并非全新创意,而是对历史上一种思想的延续和借鉴。早在美国...
原创 黄... 黄埔军校虽然属于速成培训班,但它在中国民国革命史上却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黄埔军校的前四期,被...
原创 她...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国藩一直被视为一位成功的典范。他不仅是清朝末年著名的军事与政治人物,而且成为了许...
原创 临... 在临终前,一位大臣拿出了皇帝所赐的免死金牌,心想着凭此金牌能保命。然而,令他意外的是,这块金牌并未能...
原创 “... 阅读这篇文章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这样不仅能方便您与我互动和分享,还能让您感受到不一样的参与感,...
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延... 由州委教育工委主办的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延边州大中小学生书写校牌比赛近日在延吉市朝阳小学校举...
原创 4... 232年12月,41岁的曹植因病重临终。听闻此事后,曹叡心情复杂,立刻派遣使者赶赴陈郡,探望即将离世...
原创 4... 220年,曹丕登基称帝,开启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此后,尽管西晋短暂地实现过统一,但华夏历史陷入了长达三...
四川荣县青年艺术家丁玉蝶:凭非... 徐振宇 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 9月23日,第六届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暨工艺美术博览会,在晋城市高平蔡志...
原创 孙... 乱世之中,各路英雄纷纷登场,争相寻求政治利益,场面之复杂、人物之多样,宛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