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庐山会议上,老部下开国上将李志民,是如何批判彭德怀的?
创始人
2025-09-23 12:02:29
0

红三军团是由彭德怀亲自领导和创建的队伍。在这支部队中,走出了一位元帅级人物——彭德怀本人。虽然没有涌现出大将军衔的将领,但却培养出了多位开国上将,比如杨勇、王平和李志民等人。

李志民是彭德怀的老部下,那么他是否参加了庐山会议呢?他当时是如何对彭德怀进行批判的?李志民出身湖南浏阳,年轻时曾做过小学教师。1928年,他加入了彭德怀领导的红五军,这成为他革命生涯的重要起点。

那年秋天的九、十月份,李志民第一次见到了彭德怀。彼时彭德怀身穿一套灰色军装,领口别着一条鲜红的红领巾,头戴一顶缀有红布五角星的军帽,整个人显得刚毅沉稳,充满军人应有的威严和气度。

彭德怀讲话简洁有力,观点鲜明,极具鼓动性,这给李志民留下了深刻且难以磨灭的印象。从那时起,李志民和其他同志们就亲切地称呼他为“彭老总”,这也成为他们对彭德怀同志长久以来表达尊敬和亲近感的惯用称谓。

红三军团成立以后,下辖三个军,李志民担任红五军党委秘书长。在彭德怀的直接领导下,他经历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战斗,跟随部队走过了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期间,他还先后担任过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等多个重要职务。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李志民主要活跃于华北战场,虽然此时并不在彭德怀的直接指挥下。直到解放战争后期,第十九兵团进入西北战场,杨得志任兵团司令员,李志民担任兵团政委,重新回到彭德怀的直接领导之下参战。

1951年初,彭德怀亲自点名让第十九兵团入朝参战。作为兵团政委,李志民随部队进入朝鲜战场,随后他在那里工作和战斗了整整七年之久,成为在朝鲜停留时间最长的志愿军将领之一。

1955年,李志民被授予上将军衔。回国后,他在高等军事学院任副政委和政委职务。他能够取得如此成就,离不开彭德怀对他的关怀与培养。

1959年,庐山会议召开,彭德怀同志遭受了错误的批判。李志民也参与了此次会议,按照规定每位代表都要表态,他也对彭德怀提出了批评。

在8月7日的小组会议上,李志民发言表示:“我认识彭德怀已经三十年了,在他直接领导下工作了十六年。”

这里的三十年是从1928年他初次见到彭老总算起的;直接领导的十六年则包括红三军团时期、西北战场以及抗美援朝战场。李志民在这期间始终处于彭德怀的直接指挥之下,这种长期共事非常罕见,使得李志民无疑成为彭德怀的忠实老部下,两人之间的感情也不可小觑。

李志民坦言,过去对彭德怀的整体印象是好的,有深厚的感情,也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以前总是更多地看到他的优点,而忽略了缺点。即使发现了一些不足,也多认为是由于领导风格过于简单生硬,主观上有些傲慢,工作中存在保守思想。

他还提到了1930年的一段往事:当时红三军团准备攻打赣州,军事干部中普遍存在严重抵触情绪,甚至公开发表过反对过赣江的言论,形势一度险些导致内部发生分裂。最终,彭德怀站出来发话,坚决执行了过赣江的决策。

这场风波的根源在于李立三错误的领导路线,当然彭德怀同志不能完全承担责任。说完这些,李志民说出了令人揪心又颇为违心的话:“如果这次不参加庐山会议,凭我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政治嗅觉,是根本看不出彭德怀是野心家、阴谋家和伪君子的。”

这“三个帽子”是别人强加给彭德怀的标签,李志民本人并不认同,但为了“过关”,只能在会议上说出这样的话。庐山会议之后,许多与彭德怀有关联的人遭遇了不幸,然而李志民却相对幸运。尽管他与彭德怀渊源深厚,最终并未受到严重影响,继续在高等军事学院担任重要职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穆帅千古奇冤?费内巴切11打1... 在土超第6轮的比赛中,费内巴切在主场迎战卡斯帕萨。尽管在比赛的上半场,费内巴切就利用对方的红牌优势,...
原创 贺... “老贺,你到底打算带哪支部队进入四川?”——1949年10月14日,距离进军西南的作战会议开始还有不...
西奈变天!埃及在边境部署HQ-... 最近,埃及在西奈半岛部署了中国制造的HQ-9B防空系统,这一举动像是一颗石子投向了静谧的湖泊,激起了...
原创 黄... 关于庐山会议,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最初,彭德怀曾打算请假,让黄克诚代他参加会议,但毛主席坚决不同意,...
从明清到民国,说说“信息量很大... 契约文书是指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有法可依的书面字据,是相关各方应该...
埃尔多安联合国发言被马克龙“闭...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9月22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联合国巴勒斯坦问题高级别会议上发言时,其麦克...
原创 史... 公元509年7月,北魏宣武帝元恪的嫔妃胡承华面临着生死的重大抉择。她并非因为犯罪被牵连,而是因为怀孕...
原创 朱...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五代十国时期仿若一段充满动荡与变革的独特篇章。而朱全忠与他所建立的后梁,恰似其中...
原创 传... 历史究竟是什么?它既是过去传递给未来的回响,也是未来映射过往的镜像。通过历史的缝隙,我们不仅能够回望...
原创 解... 1947年的夏天,汤阴县的空气沉闷得让人心烦意乱。天色闷热,仿佛大气里积压着什么难以言说的压抑,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