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雅尔塔体系”锁死日本半世纪,为何中国仅花了三年就成功翻身?
创始人
2025-09-22 16:34:41
0

在欧洲的克里米亚半岛,有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雅尔塔。

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享受着温暖湿润的地中海气候,四季宜人。如今,雅尔塔已成为国际游客竞相造访的热门旅游胜地。

然而,很少有人记得,正是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二战期间的超级大国——美国、苏联和英国——秘密召开了一场改变世界格局的会议,史称“雅尔塔会议”。

这场会议不仅重塑了战后世界的政治版图,也对中国的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划分战败国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的势力范围,三国领导人还将目光锁定在了当时同为大国的中国身上。

中国犹如一桌丰盛的山珍海味,摆在三国面前,大家都想一尝为快。

雅尔塔体系实质上是三国为中国、日本等国家布下的牢笼,他们本以为中国终将被牢牢困住。

然而,毛主席以非凡的智慧和胆识,带领中国成功挣脱束缚,走上了自主独立的发展道路。

那么,是什么让中国在困境中脱颖而出?主席又是凭借怎样的远见卓识,带领国家赢得了这场漂亮的翻身仗?

1945年2月,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齐聚雅尔塔,秘密商讨战后如何彻底消灭法西斯势力,并瓜分其领土,划定各自的势力范围。

一向对中国持支持态度的美国总统,甚至绕过了当时的中国政府领袖蒋介石,直接参与了会议。

待中国方面获悉消息时,协议已经被签署。

当时二战重创了英国经济,这份条约自然令英国感到满意。

美国与苏联这两股势均力敌的力量各怀心思,虽有暗藏算计,却仍在同一桌谈判。

在商定了对德国、意大利及日本的战后安排后,三国的目光转向了中国。

令人震惊的是,苏联提出狮子大开口的要求,想要直接占据中国东北地区。

美国这次并没有强硬反对,反而默许苏联派兵驱逐日本,从而使日本原本属于苏联的土地归还给了他们。

与此同时,三国也约定必须维护外蒙古的独立地位。

从这可以看出,平时桀骜不驯的罗斯福总统此时对苏联有几分妥协之意。

根据后来的历史分析,罗斯福此举更多是因为身体状况不佳,缺乏足够时间深思熟虑,他只想尽快结束战争。

不久后,罗斯福去世,而新任总统杜鲁门上台,随即引发了美苏关系的新变局,故事才刚刚开始。

这份雅尔塔协约表面上声称美英苏将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对日本宣战,似乎是在帮助中国赶走日本侵略者,实则他们更担心日本影响到自身在中国的利益。

当协约公布之时,作为美国盟友的蒋介石心中难免酸楚。

为何美国在做出决定时不与自己商量?

但他并未真正洞察其中的本质,只有毛主席在得知后沉默良久,深感事态严重。

从协约内容看,这些强权已露出野心——他们意图分裂中国。

一旦日本被赶出,中国的国共两党势必爆发内战。

他们最乐见的局面正是两派相争,而自己则坐享其成。

因此,毛主席在进行解放战争时曾警醒地说:“解放战争可慢不得!”

他早已洞察国际形势,若战事拖延,中国极可能陷入雅尔塔体系设下的牢笼。

但这些只盯着利益的列强没想到,中国的政治局势复杂多变,远非他们能够掌控。

雅尔塔体系根本无法束缚中国。

反观日本,则深受雅尔塔体系的桎梏,而中国却因毛主席的远见卓识,成功摆脱了围困。

在蒋介石以为苏联驱逐日本是利好时,他于1945年2月签署了雅尔塔协约。

但即使他不愿妥协,为了讨好美国,最终也不得不签字。

毛主席得知后怒斥他糊涂透顶!

协约一签,意味着赶走一个日本,却引来了美帝和苏联的新威胁。

苏联与美英的对日宣战让日本深知大势已去,成为战败的牺牲品。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相关文件。

日本的战后处置,主要掌握在美国手中。

在美国眼里,日本不过是“小瘪三”,只需加以管束即可。

美国真正想控制的是中国。

虽然雅尔塔协约未明确划分美国在中国的利益,但美国支持蒋介石统一中国,并给予军事援助,表明了立场。

那么,美国真心希望蒋介石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中国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美国更想让中国成为像日本那样的附庸国。

眼见中国陷入内战,美国对此乐见其成。

如果国共谈判成功,南北分治,那简直是美国的理想结局。

因为长时间的分裂,将使一个国家永远难以统一,就如同朝鲜和德国的例子。

看穿了美帝的阴谋,毛主席多次催促加速解放战争。

他公开发表文章,向世界宣示决心,表明这场战争的目的是统一全国,而非像古代南北朝般分裂割据。

美苏对此并不在意。

起初,他们并不看好共产党军队,因解放战争早期我军处于劣势。

但苏联希望中国产生对峙局面,于是对我军提供军事支持。

在毛主席卓越领导和军事指挥下,我军成功发动了三场关键战役。

辽沈战役后,国军大势已去,开始节节败退。

胜利的曙光渐渐照进中国大地。

但毛主席有意避免锋芒过露,命令只攻占小城市,大型城市暂不触碰,这也让美苏选择冷眼旁观,不轻易干预。

此时,美苏关系已发生剧变。

早在1946年杜鲁门发表“铁幕演说”时,主席就已嗅到了战争的火药味。

他清楚国际局势瞬息万变,认为这或许是中国的机会,因此决定启动全面解放战争。

两大强国因利益冲突频频较劲,杜鲁门不愿放弃世界霸主地位,暗中与苏联较量。

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时,美苏冷战全面爆发,无暇顾及中国局势。

毛主席把握时机,率军渡江,迅速粉碎国民党政权,解放全中国。

当美苏反应过来时,毛主席已带领中国跳出了他们精心编织的雅尔塔体系牢笼。

在这多变的国际环境下,正是毛主席的洞察力与果断决策,使中国绝境逢生,走出独立自主的道路。

反观日本,至今仍深受美国影响,在美国面前屈膝称臣,难得尊严。

尽管雅尔塔体系随着苏联解体而瓦解,其影响力却依旧在延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沈...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里有个疑问,沈醉从1946年一直思考到1996年,直到最后一刻都没弄明白:毛人凤既没...
代代相传的珍藏:宣统三年大清铜... 济南的秋雨总带着几分缠绵,张先生坐在临窗的梨花木桌前,指尖拂过一枚沉甸甸的铜币。这枚钱币的传承故事,...
原创 三... 关羽,这位被誉为“万人敌”的名将,以其过人的勇武和卓越的战绩闻名于世。在官渡之战期间,他在混乱的战场...
原创 南... 1937年,南京城陷落,当时担任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工兵团营长的钮先铭,随大部队紧急撤离了...
原创 古... 在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诚挚邀请您先点击“关注”按钮,这不仅方便您随时参与讨论和分享,也能带给您更...
原创 镇... 在朝鲜,有这样一位人物,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兵成长为万人敬仰的元帅,其晋升速度之快,堪比火箭冲天。 ...
原创 2... 在某个鉴宝节目中,几位专家端坐在台前,认真观察着眼前的九龙金冠。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推测,他们几乎异口...
原创 “... “胡宅勇位”:北宋宣和年间兰溪唐胡二家抵抗方腊魔兵遗事 蔡予新(原创) 在之前的探讨中,我们提...
原创 隋... 家人们,今天咱来唠唠隋末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在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方势力纷纷崛起,都想在这乱世中争...
原创 唐... 公元737年,52岁的唐玄宗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他看上了年仅二十多岁的儿媳杨玉环,并直接对儿子李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