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背叛斯大林,主导中苏交恶,玉米大帝赫鲁晓夫为苏联带来了什么?
创始人
2025-09-22 15:05:41
0

阅读本文前,诚挚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不仅可以方便地接收我们之后的文章推送,还能与我们进行更多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始终是我们创作的动力来源~

文|清源

编辑|t

赫鲁晓夫作为苏联历史上首位改革者,身上一直充满争议。

在苏联经历了长达74年的社会主义历程中,赫鲁晓夫执政了11年,并且也主导了长达11年的改革。他的改革精神让世界侧目,甚至有人认为他以前所未有的勇气挑战了斯大林模式,提出了大胆的改革思路。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认为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是一个不合时宜的怪人,尤其是在他“背叛斯大林”的行为之后,许多人无法原谅他这一举动。

不仅如此,赫鲁晓夫时期的中苏关系可谓是风云变幻、波动不断。那么,这位所谓的“玉米狂人”究竟做了些什么?他又为苏联带来了什么呢?

背叛斯大林

在斯大林还在世时,赫鲁晓夫几乎将斯大林视作父亲,极力奉承,奉若神明。这样的溜须拍马可以说是历史上难以比拟的。可当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不但公开猛烈批评斯大林,还下令开掘斯大林的坟墓,甚至让斯大林死后也未能安息,这一行为震惊了整个世界,令人疑惑:赫鲁晓夫到底和斯大林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

从本质上讲,赫鲁晓夫之所以突然背离斯大林,完全是因为他以改革者的身份来应对这一切。当苏联社会的弊病越来越严重,斯大林的个人崇拜逐渐影响了苏联的未来发展,赫鲁晓夫决定“奋起反抗”,推翻这一切。

在赫鲁晓夫上台前,苏联已经是问题重重。斯大林的极权模式已逐渐固定,且由于集权化的体制,许多社会问题被掩盖了下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国内的经济困境愈加严峻,社会问题暴露无遗,诸如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吃、住问题愈发严重。

尽管苏联在战后迅速恢复并成为全球一大军事强国,但这并未改善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战争让苏联的经济面临巨大的挑战,虽然重工业基础使得其快速恢复了战前水平,但陈旧的社会发展模式依旧未得到相应改革。斯大林在这时更加专注于“大炮”,认为只有通过军事力量才能保障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包围中的优势。然而,斯大林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与此同时,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党内民主遭到严重压制,社会发展被进一步固化。

因此,赫鲁晓夫上台后,毫不犹豫地推翻了斯大林的做法,将斯大林的形象抹去,并开始了自己的改革之路。

中苏关系的短暂蜜月期

赫鲁晓夫在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是在农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方面,这也使得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出现了短暂的蜜月期。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当时正处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阶段,虽然主要发展重工业,但农业和轻工业也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中国可以为苏联提供许多在农业方面的经验和帮助,这也是赫鲁晓夫加强中苏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因。

赫鲁晓夫与中国加强关系的背后还有更多的政治因素。在冷战的背景下,赫鲁晓夫的政治地位并不稳固,因此他急需获得中国的政治支持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1954年4月,中国提出加快落实援建项目的请求,苏联党内虽然对这一请求存在不同意见,许多人认为苏联的经济实力无法支撑如此庞大的援助,但赫鲁晓夫坚持满足中国的要求,并且最终率领苏联代表团访问中国,向中国提供了大规模的经济援助。

不仅如此,赫鲁晓夫还开始派遣大量苏联技术专家前来中国协助完成计划经济的各项任务。在1954年10月签署的科技协定中,苏联为中国提供了超过七万份的科技资料。这一时期的苏联援助在中国的经济、科技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帮助中国提前完成了1957年五年计划。

亲密背后的暗流

虽然赫鲁晓夫时期中苏关系总体保持友好,但也有不少摩擦和不和谐的因素。在赫鲁晓夫首次访华期间,苏联虽然最终交出了中苏四大合营企业的股份,但这一决定是在毛主席严厉指责之后才做出的。除此之外,由于结算方式的不合理,中苏在非贸易支付上的争议不断,直到1956年,苏联才退还了多收的款项。

此外,苏联提出的旅顺港纪念碑建设提案也激怒了中国,因为这项提议涉及日俄战争,而这场战争本质上是日本和俄国对中国的侵略,因此中国并未批准这一提案。1955年,苏联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远东军区的防空协议上使用的都是俄文版本的文件,而没有翻译成中文,这在中国人心中引发了不满,认为苏联未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

赫鲁晓夫虽然表面上坚持和平共处的原则,但实际上他并未完全放弃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作风。在第一次台海危机中,苏联虽然在政治上声援中国,但却对中国采取的军事行动表示不满,认为这可能导致苏联与美国的直接对抗。

中苏关系的最终破裂

从中苏政策上的分歧到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这一时期标志着中苏关系的最终破裂。与蜜月期的合作不同,这一阶段的中苏关系因政策、外交及内部事务的矛盾而日益恶化。1958年,苏联建议与中国共同建设长波电台和远程通信中心,但中国对此提出不同意见,要求费用全由中国承担,且设备所有权归中国。苏联坚持共同分担费用,未能尊重中国的意见,导致双方未能达成协议。

赫鲁晓夫在解决这些争议时表现出斯大林时期的强硬作风,这加剧了两国的裂痕。苏联将意识形态的分歧带入国家关系层面,这不仅加重了中国的经济困境,也对苏联自身带来了负面影响。

随着中苏关系的分裂,双方的经济合作开始下降,特别是农业贸易额的锐减,对苏联经济产生了显著影响。虽然赫鲁晓夫的改革推动了苏联的某些领域变革,但中苏关系的恶化无疑是他执政期间的重大挫败。

赫鲁晓夫的改革尽管有勇气和决心,但由于过于急功近利、忽略细节以及领导能力的局限,他未能带领苏联走向更好的未来,反而使苏联陷入了政治混乱和经济困境。很多人评价赫鲁晓夫是一个充满雄心却缺乏智慧的改革者,他的改革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在很多方面带来了负面影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十一”小长假,湖北这地开放政... 湖北赤壁市政府机关食堂 继“五一”“端午”假期火爆出圈后 “十一”将再次面向游客开放 赤壁市机关事务...
北京警方刑拘1名“盘核桃大爷”... 近日,在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附近,一位70岁大爷遛弯时盗窃一个袋子,里面有7000元现金。可面对民警的...
原创 大... 慈禧太后是晚清时期权力最大的女性,她的死因一直以来引起了众多讨论和猜测。历史上流传着很多关于她死因的...
玖伍文化城将举行齐白石真迹展 (来源:沈阳日报) 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杨博)本周末(11月22日-23...
赏王雪涛、李苦禅等名家绘画 李苦禅(1899-1983) 游鱼图 纸本立轴 款识:临雪个僧画法,苦禅作。 钤印:苦禅 汪慎生、...
原创 刘... 每个人的成功道路其实都各不相同,也无法完全复制。就像三国时代的曹操、刘备、孙权,他们能够建立各自的势...
中国发明的马镫竟影响了欧洲中古... 全文共1484字 | 阅读需5分钟 马镫对于骑兵发展史的深远影响是众所周知的。有了马镫人可以更好的...
原创 武...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统治时期是一个非常独特且充满趣味的历史阶段。除了她的政策、措施、...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个民众疾苦、军阀割据的乱世中,涌现了许多卓越的人物,尤其是勇猛无敌...
上海茱丽娅珠宝有限公司成立 注...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茱丽娅珠宝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顾煜宇,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经营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