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这段历史啊,就像一部精彩绝伦的大戏,曹操、孙策和刘备都是主角。不过你有没有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儿,曹操和孙策刚开始创业起兵的时候,身边那叫一个人才济济,可刘备呢,早期却没多少人愿意跟着他,这到底是为啥呢?今天咱就来唠唠。
先来说说曹操,他出身可不一般。他养祖父曹腾,那可是中常侍、大长秋,他爹曹嵩也当过太尉。虽说比不上袁绍家四世三公那么显赫,但两代高官的背景,也让曹操有了一定的人脉。他一起兵,曹氏家族的人肯定是纷纷响应啊,而且还有不少人,就冲着他这名号来投奔。你想啊,人家家族有财力,能花钱募兵,又有关系,在当时那个看重出身的年代,自然就容易吸引人才。像曹操的堂弟曹仁,在淮泗纠集了数千人的军队,直接就加入了曹操的队伍,这起点一下子就高了。
再看看孙策,他继承的是父亲孙坚的未竟事业。孙坚虽说死之前依附于袁术,但也是一方不可小觑的军阀,还在讨伐董卓的时候立过大功,攻克洛阳,修复皇室陵墓,祭祀宗庙,在不少人眼里,孙坚那就是汉室忠臣啊。所以孙策一出来创业,基本上全盘接收了孙坚的权力体系和人脉资源。他从江都投奔袁术的时候,孙坚旧部朱治就给了他不少建议,还跟着他一起干。后来在寿春,又有原孙坚的侍卫长孙河,以及吕范带着百多门客来投奔。再加上他自己确实有本事,在江东那是一路过关斩将,平定了吴郡、会稽等六郡,为孙吴政权奠定了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像周瑜、张昭、张纮等一大批人才都加入了他的阵营。
可刘备呢,和他们比起来,起点实在是太低了。他虽然自称是汉室宗亲,可到他这一代,家道早就中落了。家里没钱,要不是有叔父的支持,连学都上不起。他起兵的时候,既没有家族的强大支持,也没有父辈的光环加持,就靠一个中山靖王后代的名头,说实话,在当时那个乱世,这个名头有点虚。你看,他刚开始起兵的时候,核心班底都是些什么人呢?关羽,之前是卖枣子的;张飞,是个杀猪的屠户;早期资助他的张世平、苏双,都是商人。在那个士农工商的社会阶层里,商人地位可不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刘备的背景有多一般了。这样的出身,想要一开始就吸引大量人才,真的太难了。
而且啊,刘备早期的经历也挺坎坷的。从公元 184 年涿郡起兵,一直到 208 年赤壁之战后拿下荆州四郡,这期间他就像个流浪汉一样,四处流浪,先后依附过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势力。一直寄人篱下,没有自己稳定的地盘,这对人才来说,吸引力就不大。你想啊,人才都想找个能长久发展,有前途的主公,跟着刘备这样一直飘着,心里也没底啊。
反观曹操,在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之后,自己单干。先是收服了青州兵,实力大增,然后又把汉献帝迎到许都,不管是 “奉天子以令不臣”,还是大家说的 “挟天子以令诸侯”,反正这么一来,他就从一个割据军阀,变成了中央朝廷的代言人,有了官方正统这个招牌,那吸引力可就不一样了。在乱世中,很多人都想着找个正统的势力投靠,这样自己的行为也更名正言顺。而且曹操有了汉献帝在手,就能给人才封官许愿,这对人才来说,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啊。再加上曹操本身也是个枭雄,很会笼络人才,他在南征北战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很多被他击败的军阀部下,都投靠了他,这就形成了一个人才集聚的现象,像张辽、张郃、贾诩这些厉害的人物,都是投降曹操的。
孙策呢,虽然没有曹操那样的官方正统招牌,但他打下了江东地区作为孙吴的根据地。有了根据地,就有了钱粮土地,就能给人才提供实实在在的好处。不像刘备早期,啥都没有,只能靠个人魅力去吸引人才。像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这些人,早期跟着刘备,很大程度上就是被他的个人魅力所吸引。刘备这个人,虽然起点低,经历坎坷,但他礼贤下士,善待人才,很有亲和力。就拿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这件事来说,他能放下身段,三次去请诸葛亮出山,这份诚意,谁能不感动呢?
不过呢,刘备也不是一直都这么惨。在他拿下荆州四郡之后,情况就慢慢好转了。有了自己的地盘,就有了吸引人才的资本,人才也开始渐渐向他靠拢。这也说明,刘备虽然起步晚,但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寻找机会,最后也在三国乱世中成就了一番伟业。
好啦,今天关于曹操、孙策起兵有很多人才支持,而刘备早期少有人跟随的原因就给大家分析到这儿啦。要是你觉得这篇文章有意思,就请动动你那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一下吧,祝点赞关注的朋友都能财源广进,好运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