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真诚地邀请您点击一下“关注”,这样不仅便于您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带来一种独特的互动体验。非常感谢您的支持与厚爱。
众所周知,刘备的出身非常草根,早年靠卖草鞋为生。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尤其是讨伐董卓的风起云涌,正是刘备开始崭露头角的时期。桃园三结义后,他得到了关羽和张飞两位勇猛的武将,但始终缺乏一位谋士来辅佐谋划战略。
这便有了“三顾茅庐”的传奇故事。刘备的诚意最终感动了诸葛亮,自此两人如鱼得水,共同助力蜀汉日渐强盛。只是,鲜为人知的是,刘备第一次寻访诸葛亮时,还遇到过另一位关键人物。
此人名叫崔州平,是诸葛亮的挚友,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能人。刘备却未能将其纳入麾下,从历史角度看,这无疑是他一生中的重大遗憾。
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刘氏皇权摇摇欲坠,董卓挟持幼主,操纵朝政。刘备十五岁时,随同乡前往九江,拜入太守卢植门下学习。性格温和、乐于结交的他,虽然不善读书,却极具人缘,逐渐赢得了众人的尊敬和关注。
身处涿郡,《三国演义》中描绘刘备正是在此地招募志士。当时刘备虽家境贫寒,却怀抱一腔热忱,愿意为镇压叛乱贡献力量。正是在这个时期,他遇见了两位豪杰——豹头环眼的张飞和髯长二尺的关羽。三人一见如故,志趣相投,便约在张飞的庄园共商大计。
正当众人兴致勃勃时,张飞忽然提议:“那边有一片桃园,正值花开盛时,不如我们三人在那里祭拜天地,结为异姓兄弟,共同奋斗。”三人欣然同意,于是在桃园中焚香立誓,誓言同心协力,成就伟业。桃园三结义的故事自此流传千古,三人感情也始终如一。
不久,刘备凭借战功获得的官职遭到朝廷取消。为此他前往督邮处理论,双方激烈冲突,刘备愤而杀了督邮,随后带着关羽和张飞逃亡。之后,他依附公孙瓒,趁吕布乱局成功脱身,最终入主徐州,麾下兵马逐渐壮大。
刘备又投靠刘表,联手抵抗曹操。可惜,他很快意识到一个严重问题——自己虽然拥有不少武将和兵马,但缺乏一位睿智的军师来出谋划策。在古代战争中,军师往往能决定战局走向,掌握全局大势。
因此,刘备拜访了徐庶和司马徽,询问南阳的诸葛亮如何。司马徽评价孔明“独具大略”,自比管仲,甚至将其比作姜子牙。刘备深受鼓舞,决心亲自前往请诸葛亮出山。正如大家所熟知,刘备三顾茅庐,终打动诸葛亮,后者才愿出仕辅佐。
诸葛亮的《隆中对》精准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成为蜀汉立国的重要理论依据。然而,在这次寻访的过程中,刘备却无意中错过了一位同样杰出的人物。这一错失,也许是刘备一生最大的遗憾。
当刘备得知诸葛亮的才华后,便携礼前往拜访,关羽和张飞陪同。诸葛亮隐居在隆中茅草屋,虽避世隐居,却心系天下大事。刘备一行抵达时,听见农夫吟诵的一首富有深意的诗歌,得知出自诸葛亮之手,更加期待拜访。
穿过翠竹林,来到卧龙岗,刘备下马叩门,却只见一个书童。书童告知诸葛亮早已出门,不知何时归来。这让刘备颇为失望,张飞甚至建议放弃。但刘备坚持,决定再访。
下山时,刘备感叹此地山势宽广。忽然,从林中缓步走来一位气宇轩昂之人,头戴逍遥巾,身穿黑色布袍。刘备误以为是诸葛亮,便迎上前打招呼。
此人反问刘备姓名,得知后道:“我不是孔明,我是博陵崔氏的崔州平。”崔州平名声与诸葛亮齐名,且司马徽曾提及二人是密友。两人简短交谈后分开,崔州平的后续行踪史料中无详细记载。
那么,刘备为何错过崔州平,被视为其生涯最大失误呢?原因有二:
首先,崔州平实乃才学兼备之士,出身显赫,是名门之后,崔烈之子。司马徽曾言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与诸葛亮皆为密友,四人皆为难得人才,值得重用。诸葛亮曾评价崔州平有望官至郡守或刺史,统辖一方。
若能纳入麾下,崔州平无疑将成为重要将才,且凭借其出身背景,为蜀汉带来宝贵资源,从更广阔的视角洞察时局。
其次,崔州平绝非普通谋士,而是享誉天下的高人。刘备见其时,坦言久闻其名,诚恳询问对策。两人坐于岩石之上,崔州平问及刘备为何寻访诸葛亮。
刘备言天下大乱,盼望孔明助其定国安邦。崔州平却笑言,刘备虽有仁心,却易陷章法难得。汉代历来多乱世兴替,光武帝亦是顺应天命。如今局势难逆,勉强改变天地运行,恐怕徒劳无功。此乃气数使然,何必强求?
刘备表示,虽知命运难测,身为汉室子孙,责无旁贷必须匡扶汉室。崔州平谦称自己只是乡野隐士,言论不敢算数。刘备却明白对方洞察透彻,遂邀请其同去。
崔州平婉拒,说爱游山玩水,不喜功名。二人分别,张飞因久候不耐烦,抱怨为何与儒生闲聊。刘备斥责张飞,认为崔州平见解深刻,遂沉思良久后离开。
从两人对话中可见,崔州平乃绝世高人,深谙时局。汉朝覆灭乃天命难违,刘备匡扶汉室虽仁心可嘉,却或许误入歧途。回顾蜀汉覆灭结局,不禁让人怀疑,若采纳崔州平意见,是否能改写历史?
崔州平年轻时结交豪杰,曾任虎贲中郎将、河西太守,随袁绍讨伐董卓。其后生平不详,史书记载简略,却足见其当时声望非凡。
刘备虽想招揽崔州平,但心中所系仍是诸葛亮,对崔州平只是偶然问询,遭拒后并未强求。反观对诸葛亮,刘备两次被拒仍坚持三顾,最终促成合作,奠定蜀汉核心阵营。
若崔州平加盟蜀汉,凭借其见解和决断,或许蜀汉能更果断杀伐,不至于容忍三国鼎立的局面长期存在。崔州平欲助刘备成为统一天下的英雄,这正合天地大势,可为蜀汉带来新希望。
可惜未能纳得崔州平,不仅是刘备的遗憾,也是后人心中的惋惜。若崔州平参政,蜀汉结局或许大为改观。
但也需注意,诸葛亮与崔州平在战略方向上存在分歧。一般政权只能有一个统一大方针。刘备如何抉择,从其与崔州平的对话可见,两人理念不合,长久合作恐难实现。
总的来说,错过崔州平,是刘备生涯中最大的失误之一,既损失了一位卓越军师,也失去了蜀汉可能的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