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俄为何不结盟抗美?三次惨痛教训证明,俄只可合作不可结盟
创始人
2025-09-22 12:33:20
0

三次结盟三次背刺,中俄不是没结过盟,而是被俄罗斯坑惨了。

说起中俄关系的历史,晚清的李鸿章是个绕不开的人物。清末那会儿,李鸿章推动“以夷制夷”,同时拉拢沙俄制衡列强,从此开始了中俄结盟之路。

结果自那以后,中俄三次结盟三次都被俄罗斯坑了,每次都让中国吃大亏。

当年俄罗斯到底对我们做了什么?话说回来,为啥现在中俄关系这么要好呢?

三次惨痛的教训:结盟的代价

中俄第一次正式的结盟,在1896年。当时由李鸿章牵头, 清政府与沙俄签署了《中俄密约》,本想借俄国牵制日本。

结果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俄国直接翻脸加入八国联军打进北京,顺带还把东北全境占了,逼着清政府签署《奉天条约》,割走东北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本来是“以夷制夷”,没想到最后却成了引狼入室,沙俄嘴里的结盟,其实就是要来占中国的便宜。

这也让我国的一些革命先辈意识到:弱国无外交。.

到了1945年二战尾声,苏联按照雅尔塔协定对日本宣战,直接进军东北,迅速击溃日本关东军。

当时的国民党还以为看到救星呢,但没想到的是,这次帮中国解放东北,其仍然另有盘算。

在谈判环节,苏联不装了,直接提出条件:逼外蒙古独立,要旅顺口驻军权,还需要中长铁路管理权。

当时的国民政府历经八年抗战,国力空虚根本扛不住,只能捏着鼻子签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用主权让步,换来了苏联的“对日作战”。

第三次是1950年,中苏签署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此条约刚一签署,苏联确实又出钱又出力,帮中国建了156个工业项目。

但是好景不长,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上台,他提出要在中国建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放现在来看,就是要在我国修建海军军事基地,目的就是为了控制我国海域。

听闻此事,毛主席直接拍了桌子,明确拒绝此项。最后苏联撤走所有专家,中苏关系彻底破裂。

这事儿就可以看出,不管是沙俄时期,还会是苏联时期,其吃人的本性是藏不住的。 自此,我国才算是醒悟了,提出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

现代的中俄关系

现在的中俄关系,还是比较亲密的,但是远到不了结盟的地步。

今年7月13日,王毅外长在北京会见了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此期间,王毅外长用三个最,定义了如今的中俄关系。

王毅说,中俄关系是当今世界上“ 最稳定、最成熟、最富有战略价值”的一组大国关系。

这是一个很高的评价,足以看出我国对中苏关系的重视程度。

官方给出的定义是 :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说白了就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

这种关系,抛弃了之前因为其他因素而导致的不对等结盟行为。

2024年中俄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天然气管道、核能项目等将两国固定在一起。

2025年,双方发布联合声明,在军事方面中俄将会进行联合巡航、反恐演戏,但绝不会搞军事同盟。

有人可能会问,那中俄现在合作这么紧密,跟结盟有啥区别? 区别大了。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多次要求中国制裁俄罗斯,但是中国始终没答应。

俄罗斯方面,也多次暗示希望中国提供军事支持,并借此机会结成同盟,中国也没松口,只是一味地保持中立立场。

这种策略可以称为“合作,但不捆绑”。即维护了中俄能源、安全等核心利益,也避免我国被卷入代理人战争。

这是历史上,三次与俄罗斯前身结盟所获得的惨痛教训。

其实我们也知道,历史上这几次背刺,说到底不是“结盟”本身的错,而是那会儿国家弱,说话没分了, 盟友关系很容易就变成一方依附另一方。

此事可以参考美国及其盟友们,哪个不是被美国吸血的主。

现在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俄罗斯也是军事和能源大国,两边都非常有底气,也没必要靠结盟来壮胆。

合作归合作,但是各有各的算盘,这种关系或许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和而不同。

这种和而不同的关系,或许还能支持中俄更长久、更稳固。

为啥不结盟?

结盟就意味着主权让渡。俄罗斯现在深陷俄乌冲突,北约东扩压力巨大。

如果中国跟它结盟,很可能被拖进与西方的全面对抗,这跟中国“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原则背道而驰。

而且,我们依然要警惕俄罗斯的“大国沙文主义”,这不是没有例子的。

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 俄在独联体国家内部大搞“势力范围”,这种思维模式先不说倡不倡导,首先就跟中国结伴不结盟的理念完全相悖。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海外利益遍布180多个国家,结盟最大限度的限制外交灵活性。

而“战略合作”既能借俄平衡外部压力,又能避免被绑上战车。

前一阵子,美国还老是鼓吹中俄已经达成结盟等谣言,说白了这就是美国的圈套。

是双方真有达成了这方面的倾向,美国就有借口说中俄搞阵营对抗。但是这话可不兴说,因为上次阵营对抗还1991年以前。

总结

说到最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差不了多少,太亲密了反而容易闹矛盾。 保持点距离,互相尊重,有事就搭把手,没事就各忙各的,这样才能长久。

反观历史上的三次结盟,中国次次被迫让利,现在这种模式才是真正的“以我为主”。

参考资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当图瓦人说"我不是蒙... 老实说,当我看到俄籍图瓦博主在网上坚决表示"自己不是蒙古人",然后一堆蒙古族博主为此"破防"时,我的...
原创 开... 1966年8月的某个晚上,在一座机关大院的昏暗小屋里,一位看守悄悄对傅连暲中将低声说道:“你曾救过主...
原创 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我们希望为您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 ...
原创 民... 蒋介石的妻子,宋美龄,是世人皆知的名字。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年轻时的蒋介石,曾经历过三段婚姻,而宋...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江桥抗战:... 江桥不是一座桥,而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的一个小镇。 九十多年前,一场武装抗击日本侵略的战役在这...
【展览开幕】《伟大贡献——中国... 2025年7月15日,《伟大贡献——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题展览开幕仪式在青岛市博物馆成功举办。...
原创 刘... 在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真诚地邀请您点击一下“关注”,这样不仅便于您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带来一种独...
邵大箴:写生不是解决中国画问题... 要认识中国画的写生概念、方法与西画的区别 颜慧:听说您对当前中国画创作中的写生问题有一些看法,能否就...
原创 杨... 历史开讲 杨洪,明朝中期的著名军事官员,出身于六合。他的父亲杨璟,曾是随朱棣征战沙场的重要人物,参...
原创 李... 一提到李建成,大家都知道,他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的长子,曾经被视为皇位继承的最大竞争者。然而,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