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中旬,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粟裕指挥的五个纵队将国民党黄百韬兵团主力团团围困在碾庄地区。黄百韬是国民党中少数几个死忠于蒋介石的非嫡系将领之一,自解放战争打响以来,他便在华东一带与解放军鏖战,双方互有胜负。尽管如此,战争的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解放军士气高涨,战力强盛,而黄百韬则面临着国民党军力逐渐衰弱的现实。此时,解放军的兵力已经是国民党军的两倍多,黄百韬深知,碾庄一战恐怕凶多吉少,但他也明白自己背负了沉重的血债。如果他被俘,必定不会有好下场,因此决定展开殊死搏斗。
从11月6日到11月18日,战斗持续了整整12天,黄百韬兵团表现出异常顽强的抵抗。尽管解放军主力纵队连续冲击,但双方的伤亡也相当惨重。11月12日,华野副参谋长张震亲自赶到碾庄前线。在他用望远镜观察时,他看到国民党军阵地上,区区100米宽的正面竟然布置了近百挺轻重机枪,子弹的射击如同暴雨倾盆。陶勇所率4纵的战士们几乎是冲上去一批又一批地倒下,伤亡惨重。仅4纵两天内便有4300多人受伤或阵亡,而在另一个方向,13纵围攻黄百韬兵团的一个团守卫的小村庄也经历了整整一天的恶战,损失上千人。张震感慨地说:“没想到这场战斗竟如此艰难!”按照当时解放军与国民党军装备和士气上的差距,如果在平原上进行野战,一支解放军纵队消灭敌方一个团,恐怕只需要两个小时,但在山地里,进攻难度大大增加。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粟裕决定调整战术,采用土工作业的方法,以小部队逐步逼近敌人的阵地,逐步蚕食敌军阵地。到了11月18日早晨,黄百韬的兵团几乎失去了战斗力,除刘镇湘指挥的64军仍有一线抗战能力外,其余部队几乎已无战斗力。此时,解放军的总攻已经提上日程,前线指挥部的政委谭震林打电话给9纵司令员聂凤智,要求派遣孙端夫的27师担当西南方向的主攻任务。
当时9纵下辖3个师:肖镜海的25师已经在前两轮战斗中损失惨重,张铚秀的26师虽然在前方的曹庄与黄百韬44军接触过一场恶战,摧毁了敌人大部分兵力,此时仍在休整。按理说,现在轮到孙端夫的27师上场。然而聂凤智却提出不同意见:“谭政委,我们决定由张铚秀的26师来担任主攻。”聂凤智的这番话一度让谭震林有所疑虑,但聂凤智满怀信心地回答道:“如果消灭不了64军,我的脑袋拿去见!”
此言一出,展现了聂凤智对张铚秀的绝对信任。他深知,张铚秀是一位出色的指挥官。11月18日晚上,张铚秀在张庄的师部里写下了对即将到来的战斗的部署,指出将从南向西北角直插敌军指挥部,而他自己的部队则从东南方向进攻大小院。张铚秀分析敌军可能会从此处突围,并且有可能与徐州东援的邱清泉、李弥兵团接应。为了确保战斗的顺利进行,他特别强调:这场战斗是消灭黄百韬残部的最后决战,指挥员必须灵活应对,组织必须细致,作风必须坚决,争取速战速决。
张铚秀亲自带领政委张少虹,仔细勘察了64军每一个阵地,确认突破的方向和重点。11月19日晚上,9纵集中全纵队的炮火支援26师的突破,阵地被炸得天翻地覆。张铚秀亲自前往76团指挥所,指挥部队攻占西南角的废战壕,并伺机扩展阵地。经过长时间的激烈血战,直至11月22日凌晨,64军终于支撑不住,阵地崩溃,残余部队纷纷向解放军投降,只有极少部分被消灭。
黄百韬在失去指挥部后,发现四周已被解放军完全包围。意识到大势已去,黄百韬愤然自杀。最终,9纵在碾庄战役中歼敌2.1万余人,俘虏敌军1.1万多人,击毙和俘获的敌军几乎达到1:1的比例,这在解放战争中极为罕见,也充分体现了这场战役的惨烈。
碾庄战役胜利后,张铚秀指挥26师参加了孤山集战斗、丁楼-黄庄战斗等一系列战役,在配合兄弟部队打击杜聿明集团的逃亡过程中屡建奇功。1949年1月4日,26师参与对杜聿明集团的总攻,成功击溃敌人抵抗,最终将近30万的国民党军团团包围在陈官庄地区,至1月10日基本全歼敌军。
张铚秀在战斗日记中满怀自豪地写道:十五年前,红军在长征途中曾遭遇国民党疯狂围追堵截,而现在,代表正义和进步的人民解放军正展开对反动派军队的围追堵截,这正是中国革命从弱到强的历史见证。
回忆起自己在长征中的经历,张铚秀满怀感慨。1934年10月,年仅19岁的他随红军开始长征。当时,张铚秀仅有一年军龄,便已升任连长。在长征途中,他多次受伤,却奇迹般地死里逃生。一次在湘江渡口,敌人的炮弹炸碎了张铚秀身旁的石块,碎石直接击中他的后脑,但因头骨阻挡,伤势并未致命。此后,他又因战斗受伤,子弹贯穿右腿,但他拒绝截肢,忍痛坚持,带伤行军,最终到达陕北。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铚秀参与了新四军的抗日战斗。1941年“皖南事变”时,张铚秀所在的部队被包围,但他带领部队突围,力保了新四军的生还。在随后的战斗中,他不断成长,逐步从团副参谋长晋升为团长、副旅长,最终成为新四军的骨干力量。
1949年淮海战役后,张铚秀参与了许多关键战役,包括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解放战争胜利后,他转战朝鲜,并成为了抗美援朝的中坚力量之一。
1950年,张铚秀带领26军进入朝鲜,迎接了朝鲜北部地区的严酷战斗。1951年2月,他带领26军成功阻击联合国军,立下赫赫战功。1951年秋,张铚秀带领部队继续巩固防线,屡次击退敌军的进攻,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最终,1952年6月,26军回国休整,张铚秀继续担任重要职务,直至1970年代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