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陈毅的长子陈昊苏正在读高一。那天,学校传来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元帅将亲临学校,发表一次演讲。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学生们中间引起了轰动。
陈毅元帅在学生们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大家都知道,他不仅是一位英勇的军事将领,曾参与多个历史性战役,且还有着深厚的文学修养,诗词作品广为流传。而且,作为国家的重要领导人,陈毅元帅兼任外交部长,肩负着重大责任,平日里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更多的只能通过新闻和报纸了解他的消息。因此,能亲眼见到他,尤其是他亲自来学校演讲,成为了学生们的一件大事。
学校也格外重视这次演讲,为了表达对陈毅元帅的敬意,特意安排陈昊苏坐在礼堂的第一排。然而,这一安排却把陈昊苏吓得不轻。他急忙找到学校领导,恳求道:“爸爸绝不会允许这种特殊安排,我应该和其他同学一样坐在固定的位置,不要搞什么特权。如果这样做,他肯定会生气,甚至会训我。”学校领导本想表达对陈毅元帅的尊重,但见陈昊苏如此坚持,最终只好按班级座位安排他坐下。
说起来,陈毅虽然身兼重职,工作异常繁忙,但他一直深知家庭的重要性。由于频繁出差和忙碌的公务,陈毅与儿子陈昊苏的见面机会并不多。尽管如此,这次陈毅来到学校,他却没有询问过儿子的情况。甚至,当他与学校领导在会客厅交谈时,提到的学生们的学习表现,也多是其他同学的情况,而没有涉及到陈昊苏。
幸好,学校的领导们早有准备,他们详细了解了学校的各项情况,尤其是陈昊苏的学习进展,免得陈毅问起时,自己会显得不知情。虽然陈毅并未问及自己的儿子,学校也因早做准备,避免了尴尬。
演讲结束后,陈毅元帅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学校的一些设施。眼看时间接近中午,学校准备了午餐。就在此时,陈毅的随行人员向他请示,是否在学校用餐。陈毅元帅毫不犹豫地回答:“既然来了,就吃一顿便饭吧,到时候把饭费结算一下。”当学校领导听到这个消息时,心中不禁一阵高兴——这对学校来说,既是荣幸,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然而,学校在考虑到陈昊苏的情况时,产生了些许犹豫。毕竟,陈昊苏在这所学校就读,若能与父亲一同用餐,定会成为一次难得的父子团聚。学校领导便决定,先请示一下陈毅的随行人员。虽然他们知道,陈毅一向家风严谨,这样的请求他可能不会同意,但基于对父子亲情的理解,大家还是抱有一线希望。于是,当陈毅准备进入餐厅时,随行人员在一旁和大家交谈时,偷偷向陈毅询问:“首长,学校方面希望能邀请昊苏过来一起吃饭,您看这样安排如何?”
陈毅听后,瞬间瞪大了眼睛,严厉地问:“陈昊苏是谁?是哪一位学生,哪个年级的?”随行人员顿时感受到陈毅的怒气,立刻保持沉默。
但陈毅没有立即发作,他深吸了一口气,稍作平静后,转向在场的学校领导,严肃地说道:“昊苏在这里读书,是他的幸运,但他只是一个普通学生,和其他同学一样,学习和生活都不应该有任何特殊待遇。如果你们这么做,别人怎么评价我,怎么看待我陈毅?”
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一阵惭愧,纷纷低下了头,不敢再言语。陈毅又补充道:“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党赋予了我们权力,但没有赋予我们的家人特权。不能因为我的身份,去给我的家人任何特殊待遇。将来,他们也要靠自己的能力去闯,能做成什么样,就看他们自己了。”
学校领导立刻表示自己考虑不周,承认了自己的失误。此时,陈毅拍了拍校方负责人肩膀,语气缓和地说:“既然你们想请一位学生与我共进午餐,那就找一位优秀的学生代表吧。我也想了解一下学生们的情况。至于昊苏,他就该做他该做的事情,这里没有他的事。”
学校领导闻言,马上安排了一位表现优秀的学生代表,与陈毅一同就餐。午餐时,陈毅与学校领导和学生们气氛轻松愉快,大家边吃边聊,陈毅风趣幽默,谈吐自然。整个场面非常轻松,学生们也都放下了紧张的心情,纷纷与陈毅交谈,不再感到拘束。
陈毅元帅在与大家的交流中,了解了不少学校的情况,也表示此次来访非常值得,不虚此行。而陈昊苏,始终没有在学校与父亲单独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