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论宋代的外制召试制度
创始人
2025-09-21 08:32:09
0

“国朝之制,知制诰必先试而后命。” 这句话出自欧阳修的著作,讲述了他回忆自己担任知制诰这一职务时的经历。从中可以看出,在北宋时期,担任知制诰并非自动任命,而是需要经过朝廷的选拔与测试。这也为我们揭示了北宋在管理体制上不同于前代的独特之处。然而,如果深入研究历史,可以发现,北宋的召试制度并不是一下子就确立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在唐朝时期,制诰的起草职责最初由中书省承担,随着时间推移,直到后期才开始区分内制与外制。这一制度的演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细致的调整与优化。北宋建立于公元960年,虽然外制召试制度逐步成型,但这一制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时代需求不断调整,逐步形成了适应朝廷治理需求的体制。

一、唐朝制度对北宋王朝的影响

中国古代历史的分期,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其中,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的“唐宋变革论”最为广泛被认可。这一理论认为,中国古代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上古”、“中世”和“近世”三个时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端。虽然这一理论自十九世纪以来已经有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许多学者认为在唐朝、五代与北宋的历史阶段确实发生了诸如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化,但是否可以称之为“变革”仍然存在争议。

为了论证唐宋之间历史并未出现极端的“变革”,学者们列举了许多例证,说明唐宋之间依然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承继关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官制的继承与发展。在北宋初期,宋朝的统治者为了避免像前代一样政权动荡,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这其中,包括中央集权体制的加强,尤其是“二府三司制”的建立。虽然这一制度在形式上与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存在一定区别,但其实它们在本质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北宋的“二府三司制”中的“二府”指的是“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其中“中书门下”与唐朝的“三省”有着紧密的联系。即便是枢密院的设立,其长官枢密使一职也最早出现在唐朝。此外,北宋的许多官职设置与聘用方式,包括诏令官员的任命和考核,也有着深厚的唐朝背景。

因此,尽管唐宋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但从传统文化的延续性来看,两者之间仍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这一角度来看,宋代的制诰制度,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离不开唐朝制度的深远影响。

二、唐代外制召试制度对宋代的影响

宋代许多制度和官职的设立,受到了唐朝的深刻影响。然而,随着时代的推移和政治形态的变化,北宋统治者也在唐朝的基础上做出了许多调整,使得制度具备了自身独特的特点。

1、唐代知制诰的“内制”与“外制”

在唐朝,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央政府运作的核心,而在这三省中,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这一职责通常由中书舍人承担,虽然也有其他官员在特定情况下负责起草,但并未形成固定的制度。到了武周时期,朝廷的政治结构发生变化,开始由“北门学士”到“翰林学士”逐步承担起草诏令的责任。唐玄宗时期,翰林学士成为了起草诏令的主力,并且这一诏令直接由宫廷发出,称为“内制”。

然而,尽管宫中负责起草诏令的机构发生了变革,中书舍人的职责并没有被完全取代,它仍然保有起草外制诏令的权力。这就产生了“内制”和“外制”之分,学者们将这两种诏令称为“二制”,并且这一制度在北宋时期被继承下来。

2、北宋外制召试制度的确立

北宋初年,朝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君主专制,并且明确区分了官职的种类与职责。在这一背景下,知制诰这一职务的设定也经历了变革。不同于前朝的官职体制,北宋将“差遣”作为实际的官职,而将“官”和“职”视为象征官员品阶与身份地位的工具。

这一制度变化直接影响了知制诰的选拔过程。中书舍人的职权被逐步削弱,知制诰成为了一种“寄禄官”,而具体起草诏令的职责则由制敕院承担。在制敕院内部,还设立了舍人院,专门处理外制事务。北宋时期,外制官员的任命不再依赖皇帝的个人偏好,而是需要经过一套考试选拔程序。

“有荐黄中文学高第,召试中书,拜驾部员外郎、知制诰。”这一选拔过程并不是完全依赖皇帝的意志,而是通过考试选拔,保证了知制诰候选人的能力。这种制度逐渐在北宋朝廷中成形,最终形成了以考试与选拔为基础的召试制度。

三、结语

唐宋之间的政权更替虽然跨度长达五十多年,但两个王朝之间在许多方面仍然保持了相似性。唐朝的制诰制度对宋朝制度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尤其是在诏令的起草和实施方面。从唐朝的中书省起草诏令,到北宋逐步建立起内制与外制制度,这一过程中,北宋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制诰制度,还根据自身的政治需求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与创新。

在外制召试制度的逐步成型中,北宋朝廷不断调整和优化选拔机制,使其更加符合当时的政治需求。尽管制度在初期并不完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制召试制度逐渐成熟,成为北宋乃至宋代官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唐朝到北宋,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外制召试制度不仅延续了前代的官制,还在新的历史环境下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这一制度的演变,既是历史的继承,也是政治体制适应时代变化的必然结果。

---

这段改写对原文的内容进行了细致展开,增加了更多的背景信息和制度变革的细节,同时保持了原有的结构与核心思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经纪公司宣布麦考尔加盟广东 上... 9月21日,纪公司Slash Sports,社媒宣布,塔杰尔-麦考尔加盟广东男篮。 此前广东男篮从广...
郑柏林 | 水墨归真——中国当... 【序言】 文/王振德 在纷繁复杂的艺术长河中,水墨始终以其独特的魅力,诉说着东方美学的深邃与悠远。...
宝宝起名案例 - 宝宝起名 了... 宝宝起名案例 - 宝宝起名 了解起名技巧:从案例中掌握新生儿命名的艺术 宝宝起名案例 - 宝宝起名 ...
“理想的艺术节”什么样? 张 青 9月16日,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以下简称“大湾区艺术节”)在湾区人民的热切期待中如...
原创 被... 整个亚洲历史上,许多帝王都在各自国家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们的统治或多或少改变了国家的走向。正...
官方通报“蔡国强烟花秀” “云端珠峰”微信公号 “云端珠峰”微信公众号9月21日发布情况通报: 9月20日,《蔡国强:升龙》烟...
原创 李... 你是否好奇,一个出身卑微的小吏是如何逆袭成为权倾朝野的大丞相?李斯的人生轨迹,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古装...
原创 “... 头条群星8月榜:刘伯温与他的不凡预言 提起刘基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并不熟悉,但一提到他的字“伯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