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德仁天皇“矮”上热搜?蒙古仪仗队一站,网友全看呆了!
创始人
2025-09-21 07:31:07
0

最近,日本天皇德仁访问蒙古,引发了不小的话题。但你以为焦点是中日关系、还是能源合作?不,热点全跑偏了:“德仁天皇好像有点矮?”

事情的起因,说实话也挺“无奈”的。

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德仁天皇出席欢迎仪式,接受蒙古国总统和仪仗队的欢迎。仪仗队统一身穿传统军服、手执礼刀,个个身高190+,排得整整齐齐,一字并列,威风凛凛。

结果德仁天皇一走出来……网友集体“瞳孔地震”。

“这是天皇?怎么像个学生代表来领奖?”

日本网友有点受不了这个视觉冲击。有评论写道:

  • “感觉蒙古仪仗队每个人都比天皇高一个头……”
  • “明仁天皇1米60多,现在德仁也差不多,难道是遗传问题?”
  • “以前只听说蒙古相扑选手魁梧,现在连士兵都这么高吗?”

甚至还有人开起了玩笑:“这是仪仗队高,还是咱们太矮?”

蒙古这是“故意安排”的吗?

其实,蒙古仪仗队的身高并非偶然。蒙古军队在礼仪安排上本就偏好“高大威猛”,尤其是在接待外国元首时,常常优选身高190以上的士兵。

这不是针对谁,这是蒙古的“国家风格”——以高度彰显尊重,也凸显一种国家形象的威严感。

只不过,这一幕“高低对比”在屏幕上实在太明显,才引发了“视觉冲击波”,激起日本舆论的集体“自我反思”:

“难道我们民族的身高问题,连在外交场合都暴露出来了?”

喝牛奶也没能“拔高”皇室?

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日本政府就提出了“喝牛奶长高”政策,在校园大力推广营养午餐。但从明仁天皇到德仁天皇,身高都不算出众。德仁身高大概在1.65米左右,确实在现代国际舞台上不算高挑。

当然,身高从来不该是衡量领导人能力的标准。但皇室代表的是国家“面子”,很多日本网友自然会格外在意这种“象征意义”上的对比感。

更有意思的是,有日本网友将这与**“民族自信心”**挂钩,说道:

“当我们的天皇在别国面前显得渺小时,是否也反映了国家地位上的某种不自信?”

身高之外,其实更该反思的是什么?

舆论对德仁天皇身高的关注,背后其实隐藏的是日本国内对国家整体走向、皇室形象和国际影响力的焦虑。

近些年,日本在亚太地区的话语权逐渐下降,经济增速缓慢,军事实力被美国绑架,社会结构老龄化严重。在这种“内忧外困”的氛围中,哪怕是一次天皇出访,也被无限放大成“国家形象”指标。

但坦白讲,真正决定国际尊重与否的,从不是身高,而是实打实的硬实力与话语权

蒙古这回站得高、也排得整,可真要对比国家力量,还得看GDP、科技、军力和外交影响力。这一点,日本仍在世界前列,而蒙古则是“以礼为尊”的典型代表。

结语:别笑身高,先看看“格局”

与其盯着身高,不如看看这场访问的深层信号:在中美博弈的夹缝中,日本试图巩固与蒙古的能源与战略合作,而蒙古也借机平衡与中国、俄罗斯的关系。

外交场上,“高低”有时是一种仪式,但更多时候,是心理上的拉锯与较量

蒙古这波仪仗队虽然“高人一等”,但真正的较量,还在桌子底下看牌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在加班的日常中,人们常常带着调侃的口吻称自己为“社畜”,这句话似乎已经成为许多办公室一族之间互相打趣...
AI文艺复兴:一场由大脚怪引发... 文 | 策看世界 “文艺复兴”这个词在1855年为法国历史学家儒勒·米什莱首次提出,用以概括16世...
原创 为... 自朱元璋建立明朝以来,他和他的后代们一直在进行一项艰难的任务——寻找一位神秘的人物。为了找到这个人,...
原创 1... 人生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奇遇和意外,就像无意中种下的柳树,最终却长成了浓密的树荫。 在人生的某个转...
原创 秦...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这句诗出自唐代杜牧的名篇《阿房赋》,一开篇便提到“六王毕,四海一...
原创 美... “长生不死”一直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终极目标。自古以来,多少登上权力巅峰的王侯将相,最终都难逃生老病死的...
山西发现1500年前墨迹,这才... 学楷书的朋友一定都练过碑刻字帖,特别是唐碑和魏碑。唐碑用笔精致严谨、成熟细腻,它是在魏碑、隋碑基础上...
原创 陕... 提到陕西,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奔腾汹涌的黄河,或是那片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还有那丰富多样的面食,令人...
原创 美...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您带来愉悦的阅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