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彩六盘•固原文物精品展”上海启幕 展厅人气爆棚
创始人
2025-09-21 05:30:47
0

固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东南连接关中平原,西通河西走廊,北邻大漠草原,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草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汇地带,多元文化在此交融,编织成一幅绚丽的文明织锦。固原历史上的西周到隋唐时期,是文化交融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阶段的各类文物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洞察中华文明发展进程的窗户,我们由此可以一览多元文化交织的华彩篇章。

如今,这些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明密码的文物走出固原,于2025年7月9日,“华彩六盘•固原文物精品展”在上海博物馆东馆盛大开展,展厅内人流如潮,人气十足。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17日,展出地点为上海博物馆东馆二楼中国东方航空第二特展厅,为观众带来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本次展览以宁夏固原博物馆的馆藏精品文物为核心,又增加了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吴忠市盐池县博物馆、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博物馆及原州区文物管理所的珍贵遗存,出展文物共319件。其中一级文物61件,更包含彭阳姚河塬西周遗址最新考古出土的未定级文物25件。展览通过“铸礼大原”“胡汉共舞”“原州风华”三个部分,生动展示出古代固原地区多元文化交融的壮阔图景,更以丰富的文物类型实证了中华文明具有的强大吸引力和突出的包容性特征。

展览第一部分“铸礼大原”以固原两周时期的文物为主,结合宁夏彭阳姚河塬西周遗址最新考古发现,展现礼乐文明在固原地区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原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在此地的交融与发展。

西周时期,固原是周王朝的战略要地。孙家庄西周墓地出土的铜簋等器物,证实该地深受西周早期政治文化的浸润;入选“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姚河塬西周遗址,是目前所见西周最西北封国的都邑城址。姚河塬遗址出土“稼稷”卜骨闻名遐迩,与出土马车及众多车饰配件、玉礼器等文物,共同实证了周王朝的礼乐制度在此地的充分发展。

铜簋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1981年宁夏固原县中河乡孙家庄出土

宁夏固原博物馆藏

铜簋腹部两侧饰有半圆形耳,颈部以云雷纹作底纹,并饰一周带状兽面纹,足部饰一周带状夔龙纹。该铜簋与同遗址出土的其他青铜器证实了西周早期周人的统治势力已至今天的固原地区。

复原西周车

根据宁夏彭阳县姚河塬遗址出土西周马车复原

宁夏固原博物馆藏

“稼稷”卜骨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2019年宁夏彭阳县姚河塬遗址出土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该卜骨由黄牛肩胛骨制成,原为卜骨,后改制成为农业生产工具骨铲。正面残存一行竖向5字刻辞:“曰甶稼稷卜”。

春秋至秦汉时期,固原作为西北边防重镇,中原文化在此地不断深化发展,同时融合了以动物纹饰牌、青铜短剑为代表的北方系青铜文化,使该区域呈现出多元文化蓬勃发展的面貌。

子母豹铜扣饰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1982年宁夏固原县杨郎乡大北山出土

宁夏固原博物馆藏

扣饰以透雕的手法表现了大小两豹环抱相亲的场景,整体造型圆润和谐,区别于常见的动物相斗题材。

秦汉以来,中原制度在此已成气候,这一时期当地的政治、经济制度乃至社会风俗都与中原地区同步发展。汉代“朝那”铭文铜鼎见证了当地西汉初年的行政建制;“一刀平五千”铜币和“货泉”钱范体现其货币制度与中原同步发展。

“朝那”铜鼎

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1982年宁夏固原县古城公社

(今彭阳县古城镇)出土

宁夏固原博物馆藏

铜鼎鼓腹圆底,三蹄形足,腹中部饰有一道凸棱,凸棱上部阴刻有三段铭文,记载了铸造时间及容量,并提及朝那、乌氏两个地名,为研究秦汉时期的量制及朝那、乌氏两座古城的地址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

展览第二部分“胡汉共舞”以北周柱国大将军李贤墓出土文物为主体,展现固原北朝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繁荣景象。固原是西魏、北周的战略要地,与中原地区的政治、文化联系十分紧密。固原又是古代丝绸之路东段上的交通重镇,在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出土诸多丝路珍品正是中西文明在此地交流融汇的生动缩影。

李贤是北周时期颇有影响力的人物,其墓葬形制及墓志、壁画等出土文物反映了对传统汉制葬俗的沿袭。墓葬壁画在表现方式上采用敦煌壁画中常见的晕染法;彩绘陶俑群的配置沿袭北魏旧制,其造型又体现出时代特色。

柱国河西公(李贤)墓铭

北周天和四年(公元569年)

1983年宁夏固原县南郊乡深沟村

李贤夫妇合葬墓出土

宁夏固原博物馆藏

李贤事迹见于《北史》《周书》,其兄弟子侄多为西魏、北周统治集团中的显赫人物。李贤历经北魏、西魏、北周三朝,《周书·李贤传》称他“任兼文武,声彰内外,位高望重,光国荣家”。西魏统治者宇文泰、北周武帝宇文邕多次出巡原州,至李贤宅第“让齿而坐,行乡饮酒礼”。李贤死后,帝“亲临,哀动左右”。

李贤墓壁画

北周天和四年(公元569年)

1983年宁夏固原县南郊乡深沟村

李贤夫妇合葬墓出土

宁夏固原博物馆藏

李贤夫妇墓的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墓室等处皆绘有壁画,包括门楼图、武士图、侍女伎乐图等内容。壁画人物脸型方圆丰满,施色多采用西域晕染法。

彩绘陶俑群

北周天和四年(公元569年)

1983年宁夏固原县南郊乡深沟村

李贤夫妇合葬墓出土

宁夏固原博物馆藏

李贤夫妇合葬墓出土彩绘陶俑200多件,均为青灰色陶,质地坚硬,彩绘鲜艳。其造型丰壮,体现出了西魏、北周的雕塑艺术特色。

玻璃器、金银器为当时上层社会所喜好。李贤墓出土的凸钉玻璃碗、鎏金银壶是自西亚、中亚传入的舶来品,展现出固原作为丝绸之路东段北道重镇,贸易与文化交流繁荣兴盛的史实。李贤墓出土凸钉玻璃碗外壁饰以连续的圆形凸起的凹球面,是典型的萨珊风格玻璃制品。鎏金银壶承载着希腊故事,装饰着波斯纹样,又通过丝路贸易传入固原地区,将欧亚大陆上的希腊文明、波斯文明和中华文明串联了起来。

凸钉玻璃碗

北周天和四年(公元569年)

1983年宁夏固原县南郊乡深沟村

李贤夫妇合葬墓出土

宁夏固原博物馆藏

凸钉玻璃碗内壁光洁明亮,外壁有圆形凸起装饰,整体基本上保留了玻璃原有的色泽和亮度,是萨珊玻璃器中的珍品。

鎏金银壶

北周天和四年(公元569年)

1983年宁夏固原县南郊乡深沟村

李贤夫妇合葬墓出土

宁夏固原博物馆藏

鎏金银壶形制规整,工艺精湛,是萨珊金银器珍品,其精湛的工艺水准与精美的图案内容在世界现存萨珊金银器中都极为罕见。

展览第三部分以固原隋唐史氏家族墓出土文物为切入点,展现入华粟特人的华夏化进程,充分彰显出中华文明的强大吸引力和突出的包容性特征。固原地区史氏粟特人家族墓地是国内首次发现的隋唐时期粟特人墓群,出土墓志皆以汉文书写,墓志四周多装饰有四神与十二生肖图像。史射勿墓壁画人物造型方法为典型的中原式,线条遒劲有力,变化丰富。

正议大夫右领军骠骑将军故史府君(射勿)墓志

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

1987年宁夏固原县南郊乡小马庄村史射勿墓出土

宁夏固原博物馆藏

入华粟特人史氏家族墓志均以汉文书写。史射勿历任都督、大都督、开府仪同三司、骠骑将军,军功显赫。

史射勿墓壁画

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

1987年宁夏固原县南郊乡小马庄村史射勿墓出土

宁夏固原博物馆藏

史射勿墓中绘制有武士、侍从、侍女等人物壁画,人物造型中自由流畅的线条来自中原强大的书法用笔传统。

入华粟特人面覆金饰、口含金币的葬俗,又体现出对其部分传统习俗的保留。金方奇上的狩猎图像精美绝伦,乐舞绿釉陶扁壶见证了胡人乐舞随着丝路传入中原,最终升腾为盛唐气象的鲜活注脚。这些文物不仅反映了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的繁荣,更彰显了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深厚底蕴。

金面饰

唐(公元618年—907年)

2004年宁夏固原市九龙山唐墓出土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金面饰为薄片状,分为额饰和护颌饰。面覆这种形状的金饰,应是粟特人对其传统丧葬习俗的保留。

狩猎图金方奇

隋(公元581年—618年)

2006年宁夏盐池县青山乡古峰庄出土

宁夏吴忠市盐池县博物馆藏

狩猎图金方奇一面镂刻细节丰富的狩猎图像,另一面刻82字隶书铭文,铭文中自名为“方奇”,“方奇”在文献中意为各地出产的珍奇物品。

乐舞绿釉陶扁壶

北周(公元557年—581年)

1986年宁夏固原县粮食局工地出土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文物管理所藏

汉唐时期,西域乐舞也随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原。胡旋舞是粟特人喜爱的乐舞形式,传入中原后,一时间风靡宫廷与民间。

本次展览汇集重要考古新发现和众多精美馆藏文物,不仅呈现出古代固原地区多元文化交融的壮阔图景,更以极为丰富的文物类型,展现出一幅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智慧长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江... 丰臣氏的统治仅持续了一代,就宣告结束,而德川氏则成功建立了一个延续了约二百六十年的幕府政权。德川家康...
原创 俄...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这句话意味深长地指出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更替。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从商...
在八路军总部旧址探寻抗战胜利密... 新华社太原7月10日电(记者许雄)巍巍太行,亿万年雄峙天地间,默默俯瞰中州大地的沧桑巨变;英雄儿女,...
原创 邓... 好的,我会按照你的要求,把文章语义保持不变,适当增加细节描述,同时控制字数变化不大,帮你改写如下: ...
原创 溥... 你知道吗?溥仪在逃亡时竟然私藏了一件宝物,为了保住它,他甚至将它缝在棉衣里,足足保持了26年。大家好...
原创 大... 日本鬼子的侵略历史可以追溯到我国明朝时期。那个时候,日本的浪人和武士横行四方,屠杀、抢掠无恶不作,甚...
0资源、缺水土的非洲国家,愣是... 在非洲大陆,有一个国家将童话般的愿景化为现实:佛得角实现了电力稳定供应,境内彻底消除疟疾,贫困人口享...
原创 夏... 大禹去世后,夏族的夏启与东夷的伯益展开了激烈的争斗,最终夏启战胜了伯益,并开始了长时间的南征北战,打...
原创 民... 云南,位于中国西南部的一个偏远省份。在遥远的古代,这片土地孕育了神秘的古滇王国,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
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 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江苏省文物保护条例》,经各地申报、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组织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