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代,除了众多的名将,也有不少被吹得过头的“水货将军”。例如邢道荣、刘三刀和潘凤等人,在虎牢关外,刘三刀曾自称三刀斩华雄,而潘凤则更为夸张,声称自己那把大斧早已饥渴难耐,急切地想要斩华雄一刀。然而,当刘三刀和潘凤实际出城迎战华雄时,他们俩不过几个回合便直接领了盒饭,提前下班,场面极为尴尬。
不过,在那个时期,也有不少武艺超群的名将,例如东吴的太史慈,弓箭无比精准,百步穿杨;西凉的锦马超则凭借一杆长枪,成功将曹操打得割须弃袍,狼狈不堪。再如关羽,当年凭一招便斩杀了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颜良。
颜良是河北四庭柱中的第一名,其武艺和综合能力无疑是出类拔萃的。然而,他却在关羽的一刀之下丧命,虽然关羽当时出其不意,但更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关羽的武艺压倒了颜良。如果关羽和颜良的武艺差距太大,即使出其不意,颜良也不会轻易被斩杀。所以颜良在关羽的刀下死,绝不算冤枉。毕竟,关羽无论是个人实力还是在带兵守城方面,都远超颜良。
不过,颜良虽然名声赫赫,但他的战绩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辉煌。除了在白马一战中攻打曹操外,其他战役基本上都不值一提。今天我们要谈的这位大将,和颜良齐名,武艺与徐晃、许褚不相上下,甚至能与张飞一战平手。然而,最后他却在一招之间被赵云秒杀,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位和颜良齐名的大将就是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高览。高览也是四柱之一,袁绍当年之所以能够成为三国初期最大的诸侯,其实与河北四庭柱的全力支持密切相关。颜良、文丑、张郃和高览四位猛将都是袁绍麾下的得力干将。此外,袁绍还有如田丰、许攸、沮授等谋士,他们都是智谋之士,构成了袁绍文武双全的强大阵容。如果能够善加利用,袁绍未来无疑会是曹操最强劲的对手,甚至可能让刘备等其他诸侯寸步难行,难以发展。然而,袁绍最终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河北四庭柱也在官渡之战前相继阵亡。在官渡之战中,张郃和高览因为袁绍战略失误,也最终投奔了曹操。
张郃的能力不用多说,他曾退诸葛亮,败马谡,堪称司马懿的对手。那么,高览的能力到底如何呢?事实上,在官渡之战中,高览与许褚大战了数十回合,双方未分胜负,由此可见高览的武艺不容小觑,至少与许褚平分秋色。
另外,高览还曾与张飞打过一次平手。张飞在三国中的名气和实力无需赘述,曾单挑吕布,武力值绝对位列前三。而高览与张飞的交手中,尽管没有获胜,但也没有受到张飞的重创,最终打成平手,这足以证明高览的武艺绝不弱。
在长坂坡追击刘备时,高览接到曹操命令,追杀刘备。当时战火纷飞,刘备和手下的张飞、赵云等大将已经迅速四散。高览与张飞偶遇,两人对阵。张飞一矛刺来,高览敏捷反应,避开了致命一击。此时高览意识到,张飞的实力绝对不在自己之下。由于当时两人都各自为主,目标明确,因此并没有展开死战,最终双方仅有一场过招,打成平手。
从高览和张飞的交手来看,高览至少能与张飞战斗上百回合。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高览最后却在赵云的一枪下丧命。究竟为什么高览会如此尴尬地败在赵云手下呢?
原来,在衣带诏事件后,刘备成了曹操眼中的头号敌人。曹操便派遣了夏侯敦、张郃、高览等将领去围攻刘备。张郃与高览联手将刘备围困在中间,刘备见无法逃脱,打算拔剑自尽。就在这时,刘备决定依靠自己突破,挺身而出。
然而,刘备在和高览交手时,仅仅过了三招便被高览斩杀。就在这关键时刻,赵云出现了,迅速出击,高览被赵云一枪刺死。至此,高览死于赵云手下,原因竟是赵云出其不意地从背后突袭。
高览虽为万人敌般的勇猛将领,却在赵云面前瞬间丧命,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高览为何会如此轻易死于赵云之手呢?
第一个原因是,高览过于专注于刘备,并未察觉到赵云已悄然接近。第二个原因则是赵云的武艺远超高览。如果赵云的武艺不如高览,他即便出其不意,也不可能轻松斩杀高览。这个情形和关羽斩杀颜良的战例非常相似,都是强者间的较量,最终胜者凭借着更强的实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解决了高览的威胁后,赵云迅速转战张郃,成功制止了张郃的进攻,保护了刘备。赵云与张郃激战了三十多回合,最终迫使张郃撤退。从这一系列的表现来看,赵云的武艺无疑超过了高览和张郃,令高览死于赵云之手,也绝对算不上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