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敬事房是做啥的,为何太监抢着进去,各宫嫔妃却都很畏惧?
创始人
2025-09-20 15:31:03
0

在我们现代人的眼中,太监这一职业往往被视为极其不幸且令人厌恶的存在。毕竟,正常的男子都不会愿意自毁“命根子”,失去作为男人最基本的能力。然而,在古代社会,许多男子却身不由己。皇室对太监有着极大的需求,而太监这一身份也常常是他们获得优渥生活、甚至升官发财的唯一途径。

虽说太监这一角色看似不起眼,但实际上其内部也有严格的等级划分,职位不同,其掌握的权力和地位也大相径庭。比如在清朝,敬事房的太监就极具威严,甚至令宫中的妃嫔们心生畏惧。太监们争先恐后地争取进入敬事房,可见其背后拥有的权势非同小可。那么,敬事房的太监到底凭借何种能力赢得妃嫔的敬畏?他们主要负责什么工作?又拥有哪些权利呢?

皇帝的后宫美女成千上万,这样的富丽堂皇与普通豪门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后宫虽由皇后管理,但她的职责多限于日常琐事,包括晋封妃嫔、祝贺朝拜、以及皇嗣的培养等。皇后和太后无疑是后宫中的最大权威,但在君主专制巅峰的清朝,皇帝本人才是真正无人可及的绝对中心。皇帝拥有众多妃子,宠幸谁、侍寝谁,都由他一人说了算。

由于后宫佳丽众多,且皇帝需忙于国政,难以逐一记忆和安排,便需设立专门机构来管理这些繁复的事务。并且,入选后宫的女子往往背负着显赫家族背景,皇帝通过“雨露均沾”来维护朝廷与各大家族的稳固联盟。基于此,敬事房应运而生,隶属于内务府,专门掌管皇帝与皇后以及各宫妃嫔的房务。

历代帝王对皇嗣问题极为谨慎,毕竟皇位绝不能旁落他人。古代无现代的DNA鉴定技术,因此敬事房的存在变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负责管理皇帝的房事,更需要详细记录,任何细节都不容忽视。记录的内容包括皇帝在何时何刻与哪位妃子侍寝,这些数据是验证胎儿血统的关键。

每晚膳毕,敬事房总管的太监便会奉上一个大银盘,盘中整齐排列着刻有妃子名字的翠绿色“绿头牌”。皇帝选择其中一块绿头牌,意味着对应的妃子获准进入侍寝。因为这绿头牌几乎是在晚膳后立即奉上,故又称“膳牌”,也就是说妃子是否能侍寝,完全取决于这盘绿头牌的排布与皇帝的选择。

一旦皇帝选定侍寝对象,妃子们便需做足准备。为了保障皇帝的人身安全,即便是最私密的行为也须防范风险。侍寝前,妃子必须全身脱光,接受专门太监的身体检查,以确保无任何暗藏的危险物品。随后,敬事房太监会用棉被将妃子包裹,轻轻抬上龙床。通常太监会在一旁观察皇帝的反应,若皇帝表现出不满,妃子会被立即抬走,无法完成侍寝。

这般情景在影视剧《甄嬛传》中多次出现,说明皇帝虽选中绿头牌的妃子,但是否能真正侍寝,还得看实际表现。若表现得当,太监便会悄悄退出,关门而去。即便如此,敬事房的工作还远未结束,妃子也不可能整晚躺在龙床上。

首先,为了皇帝的健康,防止纵欲过度,敬事房会严格控制房事时间。若到了规定时间皇帝仍未结束,等候的太监会适时提醒,这种敢于提醒皇帝的权力,彰显了敬事房的威严。房事结束后,太监会将妃子重新包裹,被子裹得严严实实,抬回寝宫。

坊间还流传着一种说法:若皇帝对妃子不满意,有专门太监懂得点穴术,能够使妃子体内“流出”某些物质,从而阻断怀孕。这种传言虽难以考证,但足见敬事房太监权力之大。

后宫妃子的一生,几乎全部寄托于皇帝的宠幸。若未得宠,不仅自己凄凉,家族也会蒙羞,甚至遭受宫中冷眼。反之,得到宠爱便能荣耀门楣,生活优渥。掌管侍寝的敬事房太监,自然成了后宫妃嫔既敬畏又渴望结交的对象。

然而,这巨大的权力难免带来腐败。许多背靠豪门、财力雄厚的妃子,花费重金贿赂敬事房太监,将自己的绿头牌摆在显眼位置。面对众多妃子,那个银盘容量有限,小名号的妃子绿头牌可能被有意忽略,失去侍寝资格。

皇帝挑牌时,自然先见那些被“照顾”过的绿头牌,因而这类妃子更有机会获得宠幸。反过来,她们也不会忘记回馈敬事房的太监。由此,敬事房成了极为肥厚的“差事”,既能收取丰厚贿赂,又能让各宫妃子心存忌惮。后宫嫔妃们都想笼络敬事房的太监,以便在侍寝上获得便利。

因此,宫中无数太监争相抢夺敬事房的职位,而妃嫔们对他们既敬畏又畏惧,一不小心得罪,便可能断送侍寝良机。尤其是那些家境贫寒的妃子,根本无力贿赂,只能无奈忍受敬事房太监的摆布,满腹怨恨却无力改变,只能眼看容颜渐老,心情日益沉重。

表面看似微不足道的敬事房,实际上却握有几乎决定后宫妃嫔侍寝命运的巨大权力。妃子们在绿头牌上的诉求,无一不依赖丰厚贿赂驱动这些太监的行动。正因如此,这个权力大、能赚钱、还能接触各宫娘娘的职位,成为众多太监争抢的“香饽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股,缩量8000亿元!重磅发... 热点情报 1. 预告,重磅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25年9月22日(星期一)下午3时举行“高...
康龙化成两员工在实验室内死亡,... 红星资本局9月20日消息 近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披露了知名CRO企业康龙化成(300759.SZ/...
“千年儒风 四季三孔”油画作品... 济宁新闻网·更济宁讯(记者 冯璐璐)9月20日上午,“千年儒风 四季三孔”油画作品展在济宁市美术馆开...
原创 为... 苏联解体之后,美国的俄罗斯问题专家弗兰克·福奇德曾以带有讽刺意味的口吻评论道:苏共是唯一一个在自己的...
知名艺术家在海拔5500米喜马... 9月19日,户外品牌始祖鸟联手艺术家蔡国强在喜马拉雅山放烟火,引发争议。 当日傍晚,蔡国强在西藏喜马...
原创 我... 欢迎您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的第1941期。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我军为了维护大局,主动融入了国民革命军...
原创 甲... 在中国古代,武器和军事装备的管理一直是一个严苛的话题,比现代的武器管制还要严格。以秦朝为例,秦始皇在...
第九届海峡两岸艺术名家邀请展在... 新华社台北9月20日电(记者齐湘辉、周文其)第九届海峡两岸艺术名家邀请展20日在台北开幕,吸引4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窦来庚:“... 新华社济南7月9日电 题:窦来庚:“武林将军”展雄风 新华社记者王志 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东城街道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