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锦州攻坚战的打响标志着辽沈战役的序幕拉开,在这场大型军事行动中,12支野战纵队各司其职,明确分工。根据战斗计划,2纵、3纵、7纵、8纵和9纵被指定为攻城部队,而5纵和10纵负责大虎山、黑山一线的防御,4纵与11纵则守卫塔山,1纵则作为总预备队,最后,6纵和12纵携手多支独立师围困长春的守军。
在攻城部队中,8纵虽被誉为一支能打硬仗的军队,但在作战过程中却屡遭诟病。根据上级命令,他们成功占领了小紫荆山,原本应立即构筑防御工事,以抵御敌方反击,然而实际上,他们选择了就在当地休整。他们误以为战斗进展过于顺利,轻易夺取山头,未曾想到敌人会派来一个营,一举将他们逐出山头。
事情的发展显得非常棘手,小紫荆山是一个战略要地,与局部战斗的成败息息相关。失去了这一阵地,他们不仅没有及时向上级报告,反而认为只要再发起攻势就能夺回失地。此事被总部获知后,后果严重,团长因此被撤职,营长也遭到处分,连长则面临军法审判。
作为纵队司令员的段苏权,也逃脱不了连带责任,但因作战形势严峻,未受到惩处。林总曾特意强调:“他的司令官不可能逃脱责任!”
还有一件事情,与8纵在攻克锦州的过程中延期突破有关。在他们抵达锦州时,总部发电指令8纵迅速占领机场。锦州有两个机场,一个位于西边,已经在使用之中;另一个则在北边,处于弃用状态。实际上,正在使用的机场离9纵非常近,而未被使用的机场则距离8纵较近。
不过,关于究竟要控制哪一个机场,纵队的指挥官们经过商讨后,决定再次向总部发电询问,以确保占领目标的准确性。谁知,这一举动激怒了刘亚楼,他下令9纵占领机场。最终,锦州战役后他们因此遭到严厉批评。
在师长丁盛看来,段苏权是个朴实无华的人,党性坚定,但性格略显太过正直。在锦州战斗中,虽然8个纵队来自5个纵队的表现不够理想,尽管他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批评的声音却屡屡不断。
战后,段苏权被调离,降级到东北军区作战处处长,相当于师级的职务。辽沈战役结束后,他没有参与关内的战斗,几个月后才恢复职务,出任东北军区的副参谋长。
值得一提的是,8纵在平津战役和南下中南的作战中表现得备受瞩目,以之为契机,奋勇向前,展现了极为出色的战斗力。尤其是在衡宝战役中,在丁盛的指挥下,他们穿插至敌人的防御阵地,成功扰乱了白崇禧的部署,最终将号称“钢军”的第7军歼灭,谱写了一段辉煌的战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