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南北朝之后的统一王朝,享国38年。众所周知,隋朝是一个短命王朝,特别是在隋炀帝杨广被杀后,隋朝更是名存实亡。对于笔者今天要说的隋朝第三位皇帝,就是这样一位傀儡皇帝,也即他不仅无法改变隋朝灭亡的结果,自己也是匆匆告别了历史的大舞台。
一
具体来说,隋恭帝杨侑(605年~619年),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第三代皇帝(617年~618年在位)。杨侑是隋炀帝杨广之孙,元德太子杨昭之子,母为韦妃。根据史料的记载,杨侑自幼聪明,气度非凡。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杨广在位时,杨侑被封为陈王;后改封为代王,食邑一万户。
隋炀帝亲征高句丽时,命杨侑留守长安(今陕西西安)。而这,足以说明杨侑获得了杨广的信任和器重。换而言之,如果放在其他王朝,杨侑或许有机会成为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但是,生逢乱世,杨侑显然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伴随着杨广穷兵黩武、大兴土木等行为,隋朝内部的矛盾日益激烈,甚至爆发了大范围的起义。
大业十一年(615年),杨侑跟从隋炀帝巡幸晋阳(今山西太原),拜为太原太守。不久之后,杨侑镇守京师。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十五日,眼看隋朝已经大势已去,所以,李渊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 ,同年十一月初九日,攻入京师大兴(今陕西西安西北)。
二
面对李渊率领大军,杨侑显然难以抵抗,只能接受对方的摆布。同年十一月十六日(617年12月18日),李渊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拥立杨侑为皇帝。当日,杨侑在大兴殿正式登基,改年号为“义宁”。对于李渊来说,认为现在还没有到直接称帝的时候,干脆拥立13岁的杨侑,这样也方便自己掌控对方。
换而言之,杨侑名义上是皇帝,但实际不过是李渊扶立的傀儡。只是夺位称帝的时机尚未成熟,李渊才未敢贸然行动而已。
另一方面,考虑到各地风起云涌的起义,隋炀帝率众前往江都。他下令筑丹阳宫,计划迁都丹阳(今江苏省南京市)。大业十四年(618年)4月11日,宇文化及、司马德戡与裴虔通等人发动兵变,杀隋炀帝,拥立隋炀帝侄子杨浩为帝。]不久宇文化及又杀杨浩自行称帝,国号许,年号天寿,设置百官。
得知隋炀帝被杀的消息后,李渊见称帝时机已成熟,遂于同年五月十四日(618年6月12日),逼迫杨侑禅让。于是,13岁即位的杨侑,在14岁的时候被迫退位。
三
最后,李渊自行称帝,建立大唐,成为唐高祖,降封杨侑为酅国公,闲居长安。杨侑在位仅177天,这自然是大一统王朝中,在位时间较短的皇帝了。
关于杨侑的结局,武德二年(619年)五月十二日(《新唐书》《资治通鉴》皆作八月初一日,即公元619年9月14日),杨侑病死(一说遇害),年仅15岁,谥号恭皇帝,葬于庄陵(今陕西省乾县阳洪乡乳台村南500米处)。对此,在笔者看来,杨侑应该遇害的可能性较大,不过,因为缺乏详实的史料记载,这毕竟是一种猜测。
此外,隋恭帝杨侑死后,没有子嗣,以族子杨行基袭封酅国公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