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长孙无忌存有私心吗?拥立外甥李治当太子,反对李恪,却埋下隐患
创始人
2025-09-20 09:33:15
0

好的,我会帮你将文章每段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改写一遍,同时丰富一些细节,字数变化不大。

---

贞观二年初(公元628年),因长孙无忌的妹妹——长孙皇后亲自出面干预朝政,她深知外戚干政往往容易招致杀身之祸,出于对家族安危的担忧,强烈建议唐太宗不要让她的哥哥长孙无忌继续担任宰相职务。她担心一旦权力过于集中在长孙家族手中,反而会引来不必要的政治风波和灾难。

身为玄武门之变的主要功臣,长孙无忌深刻理解“欲速则不达”的为官哲理。为了保障自己未来更长远的政治道路,也为避免让皇后陷入尴尬,他主动提出辞去宰相职位。此举不仅体现了他的远见卓识,也彰显了他谦逊的为人。

出乎意料的是,长孙无忌的主动辞职反而使得唐太宗更加赏识和信任他。皇帝看重他不争权夺利的态度,认为这样的人才更值得重用和倚赖。随着时间推移,长孙无忌逐渐成为大唐不可或缺的栋梁之臣。

唐太宗对他的评价极高,曾称赞他“善于避嫌疑,应变迅速,判断准确,处理政事果断,凡事不拖泥带水”。这段评价不仅道出了长孙无忌的政治智慧,更反映了他为朝廷稳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在治理国家方面,长孙无忌的成就尤为突出。他在总结隋朝旧有法律的基础上,主持制定了符合唐朝实际情况的《贞观律》。此后,到了唐高宗时期,他又参与修订了影响深远的《唐律疏议》。这些法律条文为后世提供了重要法治依据,奠定了大唐法制的基础。

然而,自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起,长孙无忌的心态开始出现变化。他逐渐沉迷于手中的权力,这从同年发生的“太子李承乾被废事件”中便可见一斑。那一年,他的权力欲开始显露出野心的一面。

唐太宗与长孙皇后共有三名嫡子:长子李承乾、次子李泰和三子李治,正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按照当时实行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太子的身份理应由长子李承乾继承。然而,李承乾性格放纵、沉迷享乐,逐渐失去了作为储君的威望和能力,甚至放言:“将来我当皇帝,要做个突厥人。”

到了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更是联合汉王李元昌、驸马都尉杜荷及陈国公侯君集密谋篡位。阴谋败露后,唐太宗果断废除其太子身份,将其贬为庶人,流放至黔州(今重庆彭水一带),彻底剥夺了他的权力。

按继承顺序,魏王李泰成为下一个最有资格继位的太子人选。他才华出众、胆识过人,几乎继承了唐太宗和长孙皇后所有优点。但李泰也有不足之处。据史料记载,他在李承乾为太子期间,曾为争夺皇位与李治暗中争斗,甚至威胁晋王李治保持距离。

出于对国家稳定和皇族安全的考量,唐太宗最终放弃了立李泰为太子的计划。虽然尚未决定选谁继承皇位,唐太宗心中最理想的人选一度是吴王李恪。

相比长孙皇后所生的三位嫡子,李恪的身份稍显逊色。其生母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杨妃,依照当时“立嫡立长”的原则,他在继承顺序上处于劣势,晋王李治的存在更是使他失去了直接继承太子的资格。

尽管如此,唐太宗极为赏识李恪,认为他志向远大、才华横溢,是最合适的太子人选。然而,涉及太子人选这样影响国家根本的大事,即便是皇帝本人,也无法单方面决定。

由于李恪的庶出身份和母亲出身前朝,朝中大臣对此颇有异议,反对声浪甚大。朝堂上反对立李恪为太子的代表人物,首推长孙无忌,他坚定支持立嫡子李治为太子。

长孙无忌力推李治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但从根本上看,他已将国家大局、忠孝仁义抛诸脑后,内心只关注私利。此时,唐太宗健康日益衰退,长孙无忌深知时局微妙,竭力推李治继位,确保皇位不落外人之手。

若李治继位,长孙无忌便能获得更大政治利益,同时也能借助李治性格柔弱的弱点,掌控朝政,实现自己的野心。长孙无忌从最初的谦逊谨慎,逐渐转向权欲熏心,成为权力斗争中的重要推手。

当然,长孙无忌并未公开承认自己的真实动机。他以“礼法制度”为由,强调“立嫡为储”的正当性,来掩饰自己的私心。即便唐太宗采纳了他的意见,将李治立为太子,却仍对李治的柔弱有所顾虑,担心他难以担当重任。

为此,唐太宗曾萌生“改立李恪为太子”的念头,还专门问长孙无忌:“太子之位是否可以更换?”据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记载,长孙无忌坚决反对这一提议,表现得非常固执。

“固争”一词生动地描绘了长孙无忌为实现自身政治目标,甚至不顾皇帝感受的态度。他坚信,虽然李治性格柔弱,但在朝中老臣的辅佐下,依然能够成为明君圣主。

与对待李治即位后的态度相比,长孙无忌对唐太宗时仍保持一定策略和尊重。在一次讨论中,唐太宗直言质问:“你是不是因为李恪不是你的亲外甥,所以反对他?”这话一语道破了长孙无忌心底的算计。

长孙无忌敏捷反应,回答道:“太子仁厚,是文治武功的继承者,太子之位不应轻易更换,愿陛下三思。”这简洁而有策略的回答,最终说服了唐太宗放弃更换太子的念头。

李恪虽然才华出众,是唐太宗最赏识的皇子,但在朝中缺乏足够支持,最坚定支持者仅有中书侍郎岑文本。面对多数大臣反对,唐太宗不敢违背群臣意愿,更不敢强行立李恪为太子。毕竟,若李恪即位,没有朝中旧臣辅佐,难免孤立无援,这对大唐朝政极为不利。

因此,除李恪外,唐太宗只能选择晋王李治作为太子。尽管李治性格柔弱令唐太宗忧心,但李承乾叛乱、李泰阴险、李恪无助,使得李治成为了不得已的选择。

李治能最终被立为太子,背后离不开舅舅长孙无忌的积极推动。为了磨练李治,唐太宗决定给他上一堂重要的政治课,这堂课的效果显著,也实质性确立了长孙无忌在朝廷中的首席重臣地位。

这段历史细节记载于《资治通鉴·贞观十七年四月》:“上御两仪殿,君臣俱出,独留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勣、褚遂良,谓曰:‘我三子一弟,所谓如是,我心诚无聊赖,因自投于床,无忌等争前扶抱。’”意思是说,一次早朝后,唐太宗带李治进入两仪殿,留下几位重臣,感叹三个儿子和弟弟的表现让他心灰意冷,情绪激动倒卧床榻,长孙无忌等人赶紧上前扶持。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异常戏剧化。唐太宗突然拔出佩刀,意图自尽,幸被褚遂良及时夺下佩刀,并交给李治。长孙无忌等人劝谏道:“陛下,勿如此,心中事可言。”唐太宗当即坦言:“我欲立李治为太子!”长孙无忌则坚定回应:“陛下旨意已决,若有反对者,请陛下斩之。”

《资治通鉴》续载道:“上谓治曰:汝舅许汝矣,宜拜谢。治因拜之。上谓无忌等曰:公等已同我意,未知外议何如?对曰:晋王仁孝,天下属心久矣,乞陛下试召问百官,有不同者,臣负陛下万死。”

意即唐太宗对李治说:“你舅舅赞成立你为太子,应当拜谢他。”又向重臣们询问朝中意见,长孙无忌答道:“晋王仁孝,民心所归,恳请陛下召集群臣,如果还有异议,臣等愿负死罪。”最终,没有人提出反对,李治顺利成为太子。

回想两仪殿内这一幕,明显是唐太宗与长孙无忌、房玄龄、褚遂良等人合演的一场“戏”,主要是让年轻的李治领会政治权谋的深意。

从另一个角度看,唐太宗经历过无数战乱和玄武门之变,岂会因太子人选之事轻易拔刀自尽?他原本并不看好李治,立他为太子是无奈之举。政治上的言辞远不能完全锻炼李治,必须通过这种“戏剧”传递深意。

两仪殿内,除了年轻的李治外,还有五位资深大臣——李世民、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勣和褚遂良。通过一系列对话与突发举动,将话题逐渐引向太子立储,唐太宗与重臣们合力为李治设计了一堂生动的政治启蒙课。

在这场“戏”中,唐太宗担任主角,长孙无忌则堪称“最佳配角”。十七年前的玄武门之变中,长孙无忌作为唐太宗的得力助手,这次又一次发挥了关键作用,功成名就。

对长孙无忌而言,他深知这场表演不仅是为了李治,更标志着自己巩固朝中首席重臣地位的关键时刻。唐太宗让李治当众拜谢舅舅长孙无忌,既让太子意识到舅舅的功劳,也暗示将来他将是皇帝的左膀右臂。

这无疑在年轻的李治心中埋下了“舅父至上”的根深蒂固观念。连未来皇帝都需向舅舅行礼,这让长孙无忌的权力野心进一步膨胀。他后来能掌控朝政,或许便从这刻开始,但史书并无明确记载。

虽然李治并非唐太宗心目中最理想的继承人,但最终唐太宗做出妥协,任命长孙无忌等人为托孤重臣,确保政局稳定。

事实上,唐太宗之所以选李治做太子,除嫡子身份外,还含有深远的政治考量。从托孤给长孙无忌这件事中可见,唐太宗经过多方权衡,主要关注国家长远稳定。他认为只有立李治为太子,才能最大限度避免玄武门之变重演,减少皇室内部的血腥纷争。

将李治托付给长孙无忌,也许是唐太宗的无奈之举。正如他在宣布太子诏书中所言:“若立李泰为太子,李承乾、李恪、李治皆难保;唯立李治为太子,兄弟三人方能安然无恙。”

唐太宗作为最高统治者,尽管意愿倾向于李恪,却无法推翻群臣意见,反而不自觉地将一个外戚推向政治中心,促使长孙无忌成为实际掌权者。这种选择,注定了李恪未来的悲剧命运。

想象作为李治最大竞争者的李恪,即使李治心胸宽广,也难容忍老谋深算的长孙无忌。后者必定会全力确保外甥稳坐皇位,除掉李恪这个威胁。

毛泽东主席曾评价唐太宗:“李恪应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唐太宗)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这句话精准揭示了唐太宗的聪明与迷惘。

事实证明,唐太宗听从长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央媒关注丨黑龙江省逊克县“红玛... 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红玛瑙”群众文化品牌成功入选2025中国群众文化品牌创新案例,成为黑龙江省仅有...
湖北枝江:玛瑙河湿地公园风景秀... 走进湖北枝江玛瑙河湿地公园,恰如一幅色彩斑斓的静谧画卷,每一处景致都那般动人。 玛瑙河省级湿地...
首届“书超江苏”全民书法超级联... 为确保决赛日各项活动有序、高效、公正地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 决赛日整体流程 日期: 2025...
意大利艺术家18K金马桶拍出8... 据潇湘晨报报道,意大利艺术家莫瑞吉奥·卡特兰曾因在墙上贴香蕉的作品《Comedian》在全球引发热议...
2025日内瓦表展 | 色彩之... 在这场汇聚匠艺与创意的日内瓦表展上,色彩成为了众多品牌焕新经典的灵感语言。表盘、表壳乃至机芯组件,不...
选择这样的酒具,才谈得上品饮的... 近日,日本知名设计工作室Nendo公布了一项最新创意成果:一款独特设计、能提供三种不同口感的 “三向...
数字绘画入门必看!绘途Proc... 数字绘画入门必看!绘途Procreate教学全解析 在数字绘画领域,Procreate正以其便携性与...
文化指导员化身“解说员”,颐园... 大众网记者 王冠超 实习记者 于淏泽 潍坊报道 初冬微寒,墨香暖心。11月19日下午,在潍坊市基层文...
路立军——当代艺术名家【翰墨精... 路立军,如一堂堂主,字路路畅通,号子一山人,1966年7月出生,山东淄博人。1981年参加工作,在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