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周勃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为何刘邦临终之前,坚信未来周勃可以安刘
创始人
2025-09-19 17:31:22
0

当然,以下是改写后的版本,保持原意的同时增加了细节描写,且字数变化不大:

---

汉朝初期,汉高祖刘邦临终之际,召来了自己的皇后吕雉,亲自托付国家大事与后续安排。临终前,刘邦郑重交代,自己身后国家的政务必须全部交给萧何来处理。萧何死后,再由曹参继任,曹参去世后,则由王陵接棒。但刘邦也坦言,王陵能力略逊一筹,因此还需要陈平和周勃协助辅佐。

安排妥当之际,刘邦带着几分感慨又似半托付地说道:“周勃这个人,虽然文才欠缺,但为人老实忠厚。将来若老刘家天下出现动荡,十有八九是靠老周来平息安定,因此必须让他做太尉。”说罢,吕雉追问后续安排,刘邦却只是挥手示意,语带无奈:“之后的事情你就管不了了,怕是你早已不在人世。”

刘邦临终时这番话,或许只是随口而出,带着对未来的感慨。然而,谁也没想到,十多年后,这句话竟成为预言。待老刘家的江山几乎被动摇时,正是周勃挺身而出,助力恢复了汉室的基业。

说到周勃的故事,得从刘邦尚未崛起的沛县说起。那时,刘邦只是当地一个亭长,而周勃则是一个普通手艺人,靠贩卖养蚕工具维生,生意时好时坏。为补贴家用,周勃还会在丧礼上吹奏乐器。两人同处一个小县城,性格投缘,逐渐与一群老友形成了亲密的朋友圈。在这群人中,周勃以厚道、老实著称,是大家公认的好人,生活中他总是诚恳待人,深受邻里朋友喜爱。

若无那场秦末大乱,周勃恐怕只会过着默默无闻的平凡生活。但秦末起义爆发后,命运急转直下。刘邦摇身一变,成为沛县起义军的领袖,许多老友也纷纷加入他麾下,开始共享这场乱世的“原始股”。

以周勃的性格,他本不太愿意投身战场。与同为汉初名将的樊哙不同,樊哙原是屠夫,杀牲口习以为常,杀敌对他来说并不难。周勃则是个手艺人,擅长编织和吹奏,突然转为杀伐沙场,自觉有些吃力。只是乱世无路可退,除了跟随刘邦,似乎再无出路。尤其秦末连年战火,周勃的编筐、吹萧技艺难以为生,养家糊口成了难题。好在他曾受过预备兵训练,懂射箭,凭此技能勉强适应了战场环境。

因此,周勃虽心有不甘,却只能被逼加入刘邦阵营。刚开始时,刘邦也没指望他能上前线杀敌,只给了他一个叫“中涓”的职位。后世学者推测,中涓其实是古代宫廷中的卫生工人,意味着周勃初跟刘邦时,身份并非战将,而是打扫宫廷的杂务员。

然而随着刘邦屡遭背叛,败局频频,麾下损失惨重,原本负责卫生的周勃也不得不披挂上阵。这样一来,周勃的军旅生涯其实带着几分无奈和被迫。也正因如此,我们从史书上看他的记载,别具一格。比如樊哙传中充满杀敌斩首和升迁战功,而周勃传则无斩首数字,多写他冲锋陷阵,常常第一个登城头。

这足见周勃真是个憨直老实的人。别的将领出征时,总会让别人先上阵试探,唯独周勃不懂这些花招,常常冲锋陷阵,冲在最前面。奇怪的是,他屡次冲锋都毫发无损,升迁速度丝毫不慢于樊哙。到了刘邦攻入关中之时,周勃已是其麾下的头号猛将之一。

后来鸿门宴后,刘邦被项羽逼退至汉中,成为汉中王。周勃因功被封侯,身份大增。随着刘邦开始与项羽的正式对决,周勃更是成为刘邦手下不可或缺的大将。虽然军事才干不如韩信那般出众,无法单独统帅大军,但周勃凭借忠诚与踏实,让刘邦十分信任,放心将身边军权交给他。

楚汉战争期间,周勃始终跟随刘邦征战前线,虽未有独挑大梁的机会,却一直冲锋陷阵、屡立战功。三年间,他参与了无数战役,虽非主角,但贡献巨大。战争结束,刘邦建立汉朝,开始分配功臣席位。周勃名列第四,紧随萧何、曹参和刘邦女婿张敖之后,甚至高于樊哙。

这份功臣榜虽非绝对权威,韩信排名反而较后,但周勃的功绩被广泛认可,刘邦让他排在这个位置,几乎无人异议。

汉朝建立后,刘邦着手削弱异姓王权,逐步将诸侯王换成宗室成员。此时,周勃更受重用。古代开国武将多被打压,或遭软禁、剥夺兵权,但周勃情况特殊。首先,汉朝最大威胁是异姓王,不是开国武将;其次,周勃老实忠诚,刘邦深信他绝无造反可能。

因此,在平定异姓王叛乱的过程中,周勃屡建奇功。燕王臧荼叛乱时,周勃随刘邦征战,功劳显著。韩王反叛,刘邦亲征,周勃为重要将领。两场大战胜利后,周勃被封为太尉,成为汉朝名义上的武将第一人。只要未封王的开国武将中,几乎无人军权及声望及他。

秦汉制度下,太尉可调动全国军队。此时周勃基本是刘邦最信赖的武将,虽然有比他战斗力强的韩信、英布、彭越,但这几人皆令刘邦忌惮,多被封侯牵制。曹参镇守齐国,樊哙是外戚,灌婴、郦商资历稍逊,唯有周勃资历深厚、性格老实无野心,能力又足,最合适担任太尉。

上任太尉后,两年间汉朝陆续爆发陈豨、燕王卢绾叛乱。陈豨起事时,周勃随刘邦一同平叛;卢绾叛乱初,刘邦派妹夫樊哙镇压,但因担忧外戚势力过大,后又派周勃接手,彻底平定叛乱。

正是这段时期,临终的刘邦与吕后有过托孤对话。由于多次征战,周勃已成刘邦最信赖的武将。相比之下,灌婴、郦商、夏侯婴资历稍差,而樊哙甚至面临被下令处死的危险。

然而刘邦未曾预料的是,他的遗言只言中了部分事实。虽然汉室动荡时,周勃确实带头镇压内乱,但真正掀起这场动乱的,正是刘邦托孤的吕后及其家族。这个结局,大概连刘邦和吕雉自己也始料未及。若刘邦早有预见,或许不会托孤于吕雉;若吕雉早有预见,周勃可能就是她首先清除的对象。

---

需要我帮你调整成更口语化或者加点历史分析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霍... 在西汉历史的长河中,卫青和霍去病无疑是两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正是凭借他们的卓越战绩,汉武帝才得以树...
梅特涅的铁网:如何用“欧洲协调... 维也纳的舞会烛光摇曳,觥筹交错间,一份份密约悄然达成。梅特涅嘴角含笑,指尖划过欧洲地图,一张无形的大...
原创 李... ——·历史的终章·—— 战鼓的声音和呐喊逐渐消失,明朝末年的战火终于熄灭。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章永俊:北京琉璃厂文化漫谈 琉璃厂文化作为北京特色文化闻名于世。自清代以来,琉璃厂逐渐形成了北京文化经营的著名街区,成为北京文化...
原创 关... 跃马斩将,万众之中,侯印赐金,且自封为王。横刀拜书,告别曹公,千古英雄,气吞山河,英名永存。——《重...
《简牍探中华》带你揭开郭店楚简... 楚国故都纪南城是2000多年前长江流域规模最大的都城,孕育出灿烂的荆楚文化。1993年,考古工作者在...
原创 让... 自从宋太祖赵匡胤于“黄袍加身”建立北宋政权以来,这个位于中国北部的政权便一直面临着地理上的劣势。宋朝...
原创 诸... 建安十二年,徐庶这位与刘备关系深厚的谋士,极力向刘备推荐了正在田间劳作的诸葛亮。 其实,这并非刘备...
“毕生的事业是读书,著书还在其... 7月7日凌晨,著名历史学者、自由撰稿人傅国涌因病辞世,年仅五十九岁,这位出生于浙江乐清的学者因《金庸...
中央档案馆向社会集中开放第七批...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今天(7日)起,中央档案馆向社会集中开放第七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