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历史中,慈禧无疑是一个绕不开的关键人物。她在咸丰帝去世后,通过高压手段,成功掌控了清朝的实权,成为了晚清的实际统治者。然而,在掌握了权力后,她的行为却极为奢侈和腐化,最终导致了中国社会的衰败,百姓在她的无能统治下,屡次遭受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令人愤慨的是,她居然享有了一个“善终”的结局。然而,历史总是公正的,最终慈禧也未能逃脱命运的惩罚。她死后,孙殿英带领一支军队闯入了她的陵墓,进行盗掘。他不仅将陵墓中的珠宝和珍贵物品一一盗走,还恶劣地将慈禧的遗体拉出来,任其丢弃一旁。更令人愤怒的是,孙殿英将陵墓中的国宝出售或送往国外,这些文物至今未能回归。孙殿英因此成了民族的罪人,至今为人们所唾弃。
孙殿英,原籍河南永城马牧乡,字魁元,出身贫寒。他的父亲没有什么本事,却特别喜欢炫耀自己。父亲因替乡里人出头与他人争执,最终在狱中被打死。虽然这件事给了孙殿英一些警示,但他不仅没有从中吸取教训,反而继承了父亲的暴躁性格。在他小时候,孙殿英就以调皮捣蛋著称,曾因捣乱惹怒私塾老师,结果被赶出学堂。这个丢人的经历让他心生怨恨,于是,他趁着老师不在时放火烧了私塾。此后,孙殿英彻底远离了书本,开始在社会上混迹。
在市井之中,孙殿英结交了不少不良分子,成为了当地的小混混。尽管如此,孙殿英并不像其他无所作为的人那样安于现状,他凭借着机灵和手腕,逐步从一个小角色上升为头目。他通过贿赂军警,拉拢了不少有权势的人,逐渐在乱世中站稳了脚跟。意识到单靠小混混的身份难以有所成就后,孙殿英决心参军,他认为若手握兵权,就能获得不受限制的权力。最终,他辗转到安徽亳州,在北洋政府将领姜桂题麾下开始服役。
孙殿英的军旅生涯并不平凡,他很快因其聪明和狡猾得到提拔,在丁香玲手下一路升至营长。然而,孙殿英并不满足于此,他决定自立门户,成为一个独立的军阀。他成功地扩充了队伍,迅速建立起了自己的势力。由于他的部队管理松散,士兵的素质参差不齐,因此,他的队伍充满了流氓和土匪。但孙殿英的野心并未停止,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时,他趁机再次招兵买马,扩充了自己的势力。尽管他一度认为自己可以在这场战乱中大展身手,但最终还是被更强大的势力吞并。
然而,孙殿英并没有因此放弃,他继续游走在各大势力之间,时常改变阵营,逐渐积累了更多的资源和势力。直到他最终投靠了张宗昌,并成为第五师的师长。孙殿英在张宗昌手下表现积极,立下了不少战功,迅速获得了提拔。然而,这段与张宗昌的合作关系也并不长久,随着形势的变化,他再度转投蒋介石阵营,成为了第六军团第十二军的军长。
1928年春,另一位盗墓贼马福田来到马兰峪,计划盗掘清东陵中的宝藏。此时,孙殿英因受命追捕马福田而前来,驻扎在与清东陵仅一山之隔的地方。孙殿英意识到这正是一个偷取宝物的机会,于是他开始策划盗墓。他公开宣称要在此地进行军事演习,借此掩护他的盗墓行动。最终,孙殿英通过炸药炸开了慈禧墓的石门,进入墓室进行盗掘。为期三天三夜的盗墓过程中,孙殿英与他的手下毫不手软,不仅将慈禧墓中的宝物悉数盗走,还严重破坏了墓室。更令人痛心的是,慈禧的遗体被暴力拉出,随意丢弃。而孙殿英不仅仅偷盗了慈禧的陵墓,还将乾隆的陵墓一同洗劫一空。
孙殿英的盗墓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感,尤其是满清遗老如溥仪等人,对此感到极大的愤怒。尽管他的行为曝光,引发了众多批评,但孙殿英并未受到应有的惩罚。他通过贿赂蒋介石等国民党高层,得以免于追责,还利用盗墓所得物资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经过一系列的政治操作,孙殿英最终成为了军阀中的一员,权力和地位逐步攀升。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孙殿英在解放战争期间因作战失败被俘,关押在战犯收容所。由于长期吸毒,特别是鸦片成瘾,孙殿英在失去毒品供应后,因烟瘾发作而死。尽管他死后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其一生的恶行让他成为了一个永远的民族罪人。
与其父的恶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孙殿英的儿子孙天义。孙天义生于1950年,当时孙殿英的罪行早已被广泛知晓。尽管孙天义从小常被人嘲笑是“盗墓贼的儿子”,但他的母亲和姑母一直用正面的人生观来教育他,希望他远离父亲的恶行。孙天义从未走上父亲的道路,相反,他选择了在正途上努力。1952年,孙天义从辅仁大学顺利毕业,并决定投身于教育事业,帮助更多的孩子成长。
在黄帝陵修缮的过程中,孙天义也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使命。他亲自参与筹款与工程监督,力求保护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遗址。尽管许多人认为他是在为父亲赎罪,孙天义却坦言:“他是他,我是我。”他深知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只有铭记历史,才能确保民族的未来。最终,在孙天义的努力下,黄帝陵成功修缮,不仅恢复了它的威严,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朝拜者。
孙天义的努力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尊重,也让人们看到,在一个恶名昭著的父亲阴影下,他能够独立成就一番事业,修复和守护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展现出卓越的民族情怀。他的故事证明了,历史不仅是对过去的铭记,也是对未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