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年二月初一,在绿林军众将领的推举下,出身汉室宗亲的刘玄被拥立为皇帝,正式建元“更始”,史称更始帝。同年九月,汉军攻入长安,杀死了篡位者王莽。那时,全国豪杰纷纷响应,更始帝的号召,纷纷杀掉王莽任命的牧守,自称将军,改用汉朝年号,以待朝廷的诏令。更始帝刘玄名义上复兴了汉朝,但他却未能稳固皇位,最终还丢掉了性命。这究竟是因何而致呢?
一、先天条件不足
更始帝刘玄出自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裔,按辈分,他是光武帝刘秀的族兄。王莽掌权时,刘玄的弟弟惨遭杀害,愤怒之下,刘玄结交宾客,意图为弟报仇。然而,这些宾客犯了法,他也受到牵连,被迫逃亡。绿林军起义爆发后,刘玄加入其中,获封安集掾。此后,刘伯升和刘秀兄弟率领宗室子弟起兵,与绿林军联手。
23年正月,绿林军将领会议讨论立谁为皇帝。原本刘伯升威望最高、能力最强,战功显赫,但众将认为刘伯升难以掌控,反倒刘玄性格懦弱,易于操纵,便更符合他们利益。于是,王匡、王凤等用武力逼迫将领们一致推举刘玄为帝。可见,没有绿林军的支持,身份低微的刘玄根本无法登基,实则“先天不足”。
二、无所作为
迁都长安后,李松、赵萌向更始帝建议封赏功臣为王。按照刘邦当年“非刘氏不王”的原则,更始帝却不拘一格,一口气封了十九位王,只有六位是汉室宗亲。与此同时,刘玄重用李松为丞相,赵萌为右大司马,二人均无政治才能,却肆意挥霍权力,聚敛财富,使得朝政混乱不堪。
刘玄尤爱赵萌之女,日日沉迷后宫饮酒作乐,醉态频现。当武将们向他报告军情时,他竟让侍中陪坐帐内,传出的声音根本不是刘玄本人。将士们退下后纷纷议论:“成败难料,主上竟如此放纵!”刘玄宠妃韩夫人更是蛮横,面对奏事官员怒斥,甚至掀翻满桌奏章。谏言的将军李淑被判入狱,政治风气败坏,“自此关中离心,四方怨叛”。
三、内忧外患
23年十月,更始帝不顾众臣反对,派刘秀镇守河北。刘秀迅速平定河北,公元25年称帝,随后率军渡黄河攻入中原。与此同时,赤眉军已进入关中,刘玄派兵抵抗,结果惨败,阵亡三万余人。更糟糕的是,内部爆发叛乱,“胡殷、申屠建等与御史大夫隗嚣合谋”,图谋劫持刘玄。政变未遂,却动摇了更始政权根基。
赤眉军向刘玄发出最后通牒:“圣公降者,封长沙王。逾期二十日,拒不受降。”无奈之下,刘玄投降,“肉袒诣长乐宫,上玺绶于盆子”。终究难逃一死,被赤眉军勒死。光武帝刘秀闻讯颇为悲痛,“诏大司徒邓禹葬于霸陵”。后来,刘玄的三个儿子获刘秀封为侯爵,以示宽厚。
参考资料:1.《后汉书》;2.《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