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在阅读之前,先点击上方的“关注”按钮,衷心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厚爱。希望我的文字能为您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也愿我们能在文字的世界中共享那份阅读的乐趣。笔者未来还将继续为大家呈现更多精彩纷呈的故事,敬请期待。
公元二二六年,魏文帝曹丕在南方征战失利后,率领部队返回魏境,途经许昌。当时他即将进入这座古城,却忽然发现许昌的城门无故坍塌,阻挡了他的进路。此景让曹丕心生不祥之感,遂决定不在许昌停留,转身返回洛阳,直奔京师而去。
谁料回到洛阳皇宫,曹丕便染病卧床,病情日渐加重。他深知自己命不久矣,临终前果断立曹叡为太子,派遣重臣陈群、曹真、曹休及司马懿四人辅佐继承人,共同辅政。数日后,曹丕病逝,年仅四十岁。遵其遗愿,他的葬礼极为简朴,棺椁安放于首阳陵,不设坟墓、不立碑碣,甚至不种树木,以免招致祸端。
据《三国志》记载,七年春正月,曹丕欲往许昌,未及入城,许昌南门忽然崩塌,帝心恶之,遂不入城,返回洛阳宫中。三月筑九华台,五月初病重,召集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受遗命辅佐太子。遣后宫嫔妃归家,五月丁巳日崩于嘉福殿。六月葬于首阳陵,殡葬皆依终制行事。
那么,作为魏国开国之主,魏文帝为何要对自己的身后之事一切从简?这是因为曹丕在父亲曹操遗体尚未安葬之际,先后做了两件极具争议、招致众怒的事情。为了平息民愤,也为避免自己的墓穴遭人报复,他选择极简葬礼,避免设立坟墓、树木及碑碣。
这两件令人痛恨的事,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曹丕不仅继承了曹操的谋略,更遗传了他喜好“人妻”的习性。曹丕的妻子甄氏,本是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曹操北伐攻下邺城后,甄氏被俘,曹丕听闻她美貌绝世,便将她纳为妾室。
据《三国志·魏书·后妃传》记载,建安年间,袁绍曾将甄氏许配给中子袁熙。袁熙调任幽州,甄氏随行。及至冀州平定,曹丕纳甄氏于邺,极为宠爱,育有明帝曹叡及东乡公主。
然而,曹操去世不久,曹丕继位后,将父亲生前年轻貌美的嫔妃一一收入后宫,以充实自己的妃嫔。这一行为激起了广泛的非议与谴责,连他的母亲卞太后也言辞讥讽他。
曹丕卧病时,卞太后探视,见到曹操生前宠爱的嫔妃侍奉曹丕,勃然大怒。她怒斥曹丕为“猪狗不如”,并断绝了与他的来往,曹丕去世时,卞太后亦未出席其丧礼。
《世说新语》中亦有记载:魏武帝崩后,文帝悉取武帝宫人自侍。及帝病困,卞后探视,见昔日宠幸者皆在,叹曰:“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
曹丕即位后,迅速对与自己争夺世子之位的兄弟们展开打击。首当其冲的便是曹植,曹操在世时,曹植是极具实力的竞争者,才华横溢,深受曹操宠爱。
据《三国志》记载,曹植年幼便才华出众,善作诗文,令曹操赞叹。然曹丕掌权后,开始清除曹植身边谋士,派其远居他乡,严密监视其行踪。曹植心灰意冷,沉溺酒色,酒后胡言乱语被举报,曹丕震怒,将其押回京城审问。
卞太后得知此事,急忙为曹植求情,曹丕虽欲处死曹植,但终因母命,饶其一命。然曹植仍遭降爵、多次迁封,生活漂泊不安,痛苦万分。
与此同时,曹丕对另一弟弟曹彰也毫不留情。曹彰武艺超群,战功赫赫,深得父亲赏识。曹丕视其兵权为威胁,下令解除其军权,降封为任城王,远离京师。曹彰失去兵权,郁郁寡欢。
《三国志》云:太祖至洛阳,得疾召彰未至即崩。文帝即位,彰归国。诏书称彰曾北伐有功,增邑万五千户。
公元二二三年,曹彰进京面圣,忽患重病猝死,死因成谜,召他进京的曹丕成最大嫌疑人。
《三国志》载:四年,京城疾亡,谥号威王。葬礼隆重,赐以仪仗。
曹丕对兄弟的严酷打压,虽解心中积怨,也稳固了统治,但却使曹氏宗族内部分裂,日渐疏远,也为司马懿等权臣日后夺权创造条件。
黄初七年,曹丕南征失败归洛阳后染病,数月后英年早逝,年仅四十,令人感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