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成功会师,这次历史性的会师被称作“小会师”,是长征途中极其重要的转折点。然而,会师之后,红四方面军的领导人张国焘因自负兵力强大,主动向中央要求更高官职。为维护红军的团结,中央经过深思熟虑,最终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委。但张国焘并未满足,随后公然挑起分裂,率领红四方面军南下,造成了红军内部严重的分裂局面。
事实上,在懋功会师之后,为了支持红四方面军的壮大,红一方面军陆续派出部分干部前往红四方面军,担当双方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今天我们要讲的主人公卜盛光,就是那个年代由红一方面军派遣到红四方面军的干部之一。那么,卜盛光身上究竟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卜盛光出生于1906年,江西南康县人。土地革命时期,他开始接触并接受进步思想,积极参与家乡的工人和农民运动。革命的历练坚定了他的理想信念,1930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卜盛光参与领导了著名的仁风矿工运动,随后毅然加入了红军,踏上了革命的征程。
加入红军后,卜盛光进入中央根据地,投身于反“围剿”的艰苦战斗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1933年,他被任命为粤赣军区独立第3师政治部主任,长期指挥部队活跃在中央根据地的南线,多次参与反“围剿”战役,有效巩固并扩大了根据地的范围和影响。
1934年10月,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卜盛光随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离开中央根据地,开始了著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卜盛光被调往红四方面军,担任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部长。这标志着他正式投身政治保卫工作,也为他日后走上公安岗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1936年,卜盛光随红四方面军顺利抵达陕北,迎来了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卜盛光所在部队被改编为八路军129师。随后军委决定组建129师独立旅,专门负责东进作战,卜盛光担任独立旅参谋长,而旅长则是著名开国上将陈再道。值得一提的是,那段时间卜盛光还成功牵线搭桥,为陈再道介绍了心仪的伴侣,并促成了一桩美满婚姻。
进入解放战争时期,卜盛光先后在晋冀鲁豫军区和华北军区从事政治保卫工作。淮海战役结束后,他随第二野战军参加了关键的渡江战役,战役结束后留驻武汉。新中国成立后,卜盛光被任命为中南军政委员会公安部部长,成为公安系统中的高级干部。彼时,他年仅43岁,正值壮年,肩负重任,未来的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然而,1952年,卜盛光却突然被撤销职务,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原来,当时全国正在开展“三反”运动,即反贪污、反浪费和反官僚主义。这是一场广泛的社会改革运动,有效地遏制了腐败行为。卜盛光因涉及私设“小金库”、公款吃喝等严重问题,被调查并撤销职务,接受了严格的审查。
此后,卜盛光逐渐淡出公众视野,晚年主要定居在湖北武汉。毕竟他曾在革命年代立下功劳,晚年生活基本得到保障。1984年,卜盛光因病在武汉去世,享年78岁,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