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4月6日,蒋介石麾下的“五虎上将”之一,卫立煌抵达北京。为了迎接这位曾经的“虎将”,周恩来、朱德等高层领导亲自前往车站接见。然而,这位曾在辽沈战役中为我军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却因其在国民党中的表现,使得蒋介石深感失望与愤怒。更令人吃惊的是,卫立煌不仅没被蒋介石清除,反而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了副国级职务,成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直到蒋介石亲自感叹“上当”。
那么,卫立煌的身上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他在辽沈战役中的表现,又如何影响了整个局势?
卫立煌,作为蒋介石亲信的名将,曾多次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参与过中原大战和抗日战争,赢得了美日两国的赞誉。他被誉为“蒋家五虎上将”之一的“虎将”,无疑是蒋介石手下最得力的战将之一。即便在抗日战争中,他表现得英勇无畏,屡次在战场上展现出非凡的指挥能力,仍然能获得蒋介石的青睐。但到了解放战争的辽沈战役,他却展现了截然不同的一面,令蒋介石十分不满,甚至怀疑他是否为我党的卧底。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一切的关键,便是辽沈战役中的锦州之战。锦州,作为战役的焦点,是决定整个解放战争走向的关键一役。毛泽东曾亲自题诗道:“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足见其重要性。为了攻占锦州,我军必须先应对驻扎在沈阳的卫立煌,他手握十万重兵,随时能支援。然而,当毛主席命令攻打锦州时,林彪指挥部却显得迟疑不决,直到毛主席下达明确指示,林彪才决心进攻。
然而,卫立煌的反应却出人意料。他不仅未动用兵力增援锦州,反而继续按兵不动,尽管各地急需支援,蒋介石也多次催促。他将重兵驻扎在沈阳和长春,无法支援锦州战斗,甚至成了我军进攻锦州的意外助力。当时,蒋介石愤怒不已,决定派廖耀湘取代卫立煌指挥,甚至越级发命令,让其他指挥官去增援锦州。但由于我军在东北的优势,最终锦州于10月14日被我军成功解放。
面对如此“背叛”,蒋介石愤怒至极,于10月30日将卫立煌押至北平,并迅速撤职。若非新华社发布了包括卫立煌在内的43名国民党战争罪犯名单,卫立煌恐怕难以逃脱蒋介石的惩罚。随着蒋介石的下野,卫立煌借机逃亡,最终通过上海抵达香港。
新中国成立后,卫立煌发来贺电,迅速获得接见,毛主席等领导亲自迎接。卫立煌最终成为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担任副国级职务,令蒋介石惊愕不已。为何曾经的“虎将”会突然投向我党呢?事实上,卫立煌的“倒戈”或许并非偶然,他在辽沈战役中的表现正是他对蒋介石的不满和对我党理念的认同。
卫立煌与蒋介石的关系,早在追随孙中山时期便已有渊源。年仅15岁的卫立煌便投身革命,先后经历了多次战斗和失败。后来,他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护法军,并被选入孙的卫队,深受孙中山的亲近与赏识。蒋介石在这段时间亦迅速崛起,结识了卫立煌,开始了两人的深厚交情。
卫立煌在西安事变中曾与蒋介石一同被扣押,虽然经历了这段“共患难”的日子,卫立煌的影响力却愈发突出,甚至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诸多重要战役的胜利。无论是忻口战役,还是缅甸远征,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极大的彰显。但同时,卫立煌也开始在私下表达对蒋介石独裁统治的不满,尤其是他公开支持抗日队伍与八路军的合作,甚至不顾蒋介石的反对,援助八路军物资。蒋介石对此极为反感,也让两人的关系逐渐疏远。
到了抗战后期,蒋介石对卫立煌的猜忌达到了极点,甚至多次以“亲共”的嫌疑指责他。然而,卫立煌从未完全背离国民党的军权体系,直到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依然多次让卫立煌参与战略部署,尤其是在缅甸战役中再次派他出任司令。然而,卫立煌的内心早已决意远离内战,1946年他请求赴美考察,以此为借口远离战斗。然而,蒋介石最终让他回国,并任命他为“东北剿匪总司令”,掌握了东北地区的党政军大权。
然而,卫立煌依然选择固守沈阳、长春,在关键时刻对锦州战役采取了消极态度。这一决策不仅使得我军顺利攻占锦州,也彻底激怒了蒋介石。最终,蒋介石下定决心要除掉卫立煌,甚至在“战犯名单”中将他列为首批目标。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卫立煌通过对外发出的电报,表明了他在内战中的态度。由此,我们才知晓,他早在几十年前便作出了自己的选择,成为我党的朋友,甚至主动寻求与我党合作。
卫立煌与我党建立联系的过程,可以追溯到1936年西安事变。在这次事件中,卫立煌对我党的气度和决心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从那时起,他便开始逐渐转变立场,不再全然支持蒋介石。经过多年对革命理念的思考与学习,卫立煌最终决定支持我党,投身于人民事业之中。
尽管卫立煌的投诚至今仍有争议,但他的归国、受到的高规格待遇,已足以证明他在新中国的特殊地位。可惜,回国后的卫立煌健康状况日渐恶化,1958年因糖尿病并发心脏病住院,虽然经过抢救恢复,但身体状况持续不佳,最终于1960年1月17日因病去世。中国政府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公祭,送上花圈,他的骨灰被安置在八宝山革命公墓,成了历史的见证者。
卫立煌,虽然与国民党有着深厚的渊源,但他最终选择了站在人民一方。生前,他为革命事业贡献良多,死后更是被铭记。相比于其他许多国民党将领,卫立煌的归宿无疑是最为幸运的,尽管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