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英国工业革命时工人的待遇:收入和吃肉都秒杀同时期清朝的小地主
创始人
2025-09-18 07:31:17
0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想和大家聊一聊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话题呢?

因为兰台最近看到一种流传较广的说法,认为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的工作环境极其艰苦,英国的崛起离不开一代代工人的“牺牲”和“奉献”。这个说法在中文互联网中颇受欢迎,但兰台觉得这是一种误解,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观念。事实上,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人收入和待遇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非常优秀的,甚至可以说是顶尖的。以18世纪末为例,英国一个普通农场工人的收入,已经足够超越当时清朝一个拥有50亩土地的五口之家的全年收入。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英国工业革命初期,即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工人的平均寿命确实相比同一时期的英国农民有所下降。根据历史资料,1750年到1850年这段时间,英国工人的平均寿命从40岁下降到约35岁。而当时,英国的平均寿命大概是45岁左右。

那么,同期的清朝人均寿命又是多少呢?

根据《人口论纲要》和1936年民国公布的年龄死亡率统计数据,清朝人均寿命约为33岁。换句话说,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人,虽然比英国其他阶层的寿命短了大约10年,但相比于清朝的民众,工人的寿命要高出2岁。

谈到收入问题,英国的农场工人收入已经远远超出了当时清朝中等地主的水平。

根据清史专家戴逸教授在《十八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农民卷》中的研究,乾隆时期的中等农户年收入大约为32两银子。然而,这个数据是扣除掉日常开支后的纯收入,若算上消耗,他们的年支出至少在30至35两之间。也就是说,清朝一个拥有50亩土地的中等农民家庭,除非遇到非常好的年景,才能存下2两银子;如果年景不好,反而可能出现亏损,每年亏损大约3两银子。

那么,同一时期的英国农场工人收入又如何呢?

根据《英国工业革命中工人生活水平变迁》一文的资料,1791年时,英国北部利物浦地区的普通农场工人每日工资为1先令8便士,按周计算则为8先令4便士。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货币单位是先令和便士,其中1英镑等于20先令,1先令等于12便士。而在19世纪,一英镑大约可以兑换450克白银,1先令的价值约为22.5克白银,1便士则为1.875克白银。因此,1791年英国农场工人每日收入的1先令8便士大约等于37.5克白银,也就是同时期清朝7钱5分的银子。而他们每周的收入为3.75两白银。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的农场工人虽然是当时收入最低的工种之一,但即便如此,1791年,一名英国工人只需要大约十周,也就是两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就能赚到超过当时清朝一户拥有50亩土地农民家庭一年的收入。

再来看看1805年,即清朝嘉庆十年,清朝人均耕地面积大约为6.38亩,那个时期的土地财富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

有人或许会疑问,那时英国的食物价格是不是特别高,因此看起来工人的收入才显得较高呢?

其实,早在17世纪下半叶,英国就已经经历了一场“农业革命”,使得农业生产的增长远远超过了人口的增长。这一变化不仅使得英国的粮食产量大幅提升,还让英国逐渐摆脱了“匮乏”的困境,成为了欧洲的“粮仓”。到了1750年,英国的面粉和谷物出口量创下了20万吨的历史新高,而这一出口量的规模使得英国能够提供足够的食物供养国内庞大的人口。

另外,英国的农业革命使得肉类消费品的需求也大大增加,18世纪期间,有许多来自欧洲的观察者提到,当时去过英国的人几乎都表示,没有见过明显的贫民;即使是街头的乞丐,他们的衣着和鞋袜也是相对体面的,远不像其他国家的贫困阶层那样“面黄肌瘦、形容憔悴”。

英国农业产品的过剩,使得其农业供养能力逐渐增强。在1500年,100个英国农户家庭能够供养106户家庭;而到了1801年,这一比例提升至136户。而当时,英国的农业劳动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6%。从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英国的农副产品价格普遍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小麦的价格下降了约33%。与此同时,英国的小麦面包逐渐占领了市场,到了1696年,英国的纯小麦面包已经占据了市场的2/5,而其他欧洲大陆几乎全都是粗粮做成的面包。

18世纪末,英国中等农业劳动者的饮食水平已经得到了显著提高。其一周的伙食通常包括2磅腌肉、蔬菜、面包、2.3加仑牛奶、1磅奶酪和10.5品脱的啤酒(注:1加仑约为3.7升,1磅约为0.9斤,1品脱约为500毫升)。在18世纪70年代,一位驻伦敦的西班牙大使曾描述,伦敦市场上每月的肉制品销量,几乎等于西班牙全年的销量。到18世纪末,伦敦人均年消费肉制品已达到惊人的90磅(约40.5公斤)。

总而言之,虽然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的平均寿命确实低于同时期的英国农民,但从收入水平和饮食质量来看,18到19世纪的英国工人,无论是与本国农民还是与其他国家的工人相比,都过得相对富裕,尤其是相比于世界其他地方的普通民众,他们的生活条件无疑更加优越。

END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年春拍:玉器拍卖前十榜... 希望对藏友有所帮助或者引起你的一些小兴趣。少走弯路,关于民间藏品的出手想必藏友们都会有疑问和顾虑,但...
两部731部队罪证新书首发 中... 9月17日,《侵华日军731部队史实揭秘》《七三一部队细菌战史图录》新书出版首发仪式在位于哈尔滨的侵...
活动预告 | 巫昂《我在凝视万... 近期,70后代表诗人巫昂的诗歌自选集《我在凝视万物时见过你》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诗集收录了巫昂...
新书速递丨吴仰湘《近代经学史论... “通志堂·当代经学研究文丛” 《近代经学史论》 吴仰湘 著 定价:78元 上海人民出版社丨2025...
新书推荐|《八叔传奇》:踏平坎... 文/于幼军 我与该书作者罗坤明共事于20世纪90年代初。那时我30余岁,在广州市天河区任区委书记,坤...
《周恩来家风》新书座谈会在京举... 本报北京9月17日电 (贾若莹)《周恩来家风》新书座谈会9月17日在人民日报社举行。该书作者、周恩来...
我们最大的罪恶,是把她遗忘! 太行山上有个山西阳城县。那里有一个六福客栈的传奇。 六福客栈的主人叫艾伟德,她是出生在英国的白人女...
原创 中... 好的,我会按照你的要求,把每段内容进行语义相同但细节更丰富的改写,字数保持相近。请看下面改写版本: ...
写三国,从“秋风五丈原”开始 《汉之季:诸葛亮身后的三国》成长 著 中华书局 陕西岐山五丈原航拍 四川汶川姜维城遗址龙浩 摄 ...
新展开幕!来可园感受笔墨间的鞍... 9月17日,可园文化雅集又迎新展。“铁桥遗风——海上吴曙鞍马画展”在可园博物馆开幕。 吴曙,当代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