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春,随着东北野战军逐步发起反攻,国民党军在东北逐渐压缩到了沈阳、长春、锦州,也因为东北的局势恶化,蒋介石匆忙调华北的整编54师开赴东北,为了配合东北战场的攻势,迟滞国民党军调动援军,华北军区第2兵团在热河、河北省一带实施机动作战,并寻机歼灭国民党军一部分兵力,在我军连续的作战下,在华北地区的国民党军陷入捉襟见肘的困难局面。
事实上早在1947年党中央就曾考虑,将华北与东北战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当时华北地区盘踞国民党军,在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仅仅依靠华北地区我军的实力,无法单独解决一大战区的战事,华北军区所属部队后来的作战中大多都是为了配合东北战场进行作战,1948年6月华北军区部队破击平古线,调动冀东地区国民党军驰援。为了配合华北军区部队展开的攻势,东野抽调第十一纵队奔袭250公里突袭昌黎,趁着国民党军在北宁线兵力空虚的时候,华北军区4纵11旅在在城西滦河一线阻援。
昌黎位于今天河北省东北部,隶属于秦皇岛市,当时昌黎城中,国民党守军大约在4000余人左右,由于正规军大多数都被抽调驰援东北战场,因此当时城中守军是国民党军交警总队第三支队司令部以及所属第八总队全部,剩下的大多都是地方保安团以及地主还乡团等武装。不要小看国民党军交警总队,事实上这支部队原来是隶属于军统的,抗战胜利后军统将隶属于忠义救国军等合并为交通部交通警察总局,解放战争后期又将原属于公路、铁路交通警察也划归到交警总队中,这支部队的总人数,由一开始的4万多人,发展到10多万人,不仅拥有美械装备,甚至还配合正规军,对我军发动进攻。
昌黎在解放战争历史上,曾有过三次被解放,第一次解放是在1947年5月12日冀东军区为了配合东北战场,抽调十旅、十一旅一部、十二军分区警备团、十五军分区警备团,兵分三路进军昌黎,而昌黎当时仅有敌华北独立第三师师部和所属第八团及警备队等约2000人,仰仗城防坚固进行防守,在我军突然发起进攻下,国民党军不敌狼狈逃窜。不过由于国民党军迅速抽调了两个团驰援,加之本身我军就是为了配合东北战场作战,因此及时撤离了昌黎城。 虽然城中守敌是国民党军交警总队,这伙顽敌虽然不是正规军,不擅长野战,但凭借手中美械装备以及城防工事,战前就曾疯狂叫嚣:“昌黎固若金汤,土八路休想打进来”,为了打击这伙敌人的嚣张气焰,东野11纵抽调31师以及纵队炮兵团发起攻城,32师攻取张庄车站和昌黎城南的火车站,33师攻取北戴河。6月24日凌晨,31师发起了猛烈进攻,93团作为前锋当先一步开到昌黎城下,清扫城北外围的国民党军据点,随后91团赶到后,93团立刻转成师预备队,91团协同92团一起向昌黎守军发起猛烈进攻,随着外围阵地相继被拔除,昌黎国民党守军逐渐的被压缩到了城中无法动弹。
不过纵队司令员贺晋年考虑到炮团刚刚成立,因此在发起攻城作战后,只使用了少量的炮弹,贺晋年指挥部通过望远镜观察,昌黎城东北城墙被炸出了一个口子,就急不可耐地下令,炮团延伸火力,下令31师发起冲锋。 31师师长欧致富对于此命令感到十分疑惑,因为从他师部的角度观察来看,城墙并没有被炸开,只是被炸成了一个斜坡,这样盲目进攻,对于战士的生命是很不负责任的,在抗辩无果的情况下,欧致富只能下令31师发起进攻,结果进攻过程中,守敌将集束手榴弹从未炸开的城墙上滚下来,我军突击部队被阻挡在墙角下,无法前进一步。鉴于战场的实际情况,欧致富请示了纵队,得到政委的准许以后,调动全师以及炮团的配合,最终顺利的炸开了昌黎城东北角,92团2营5连立刻从城墙的缺口冲了进去,随着1营也炸开了东门,93团迅速跟着打开的缺口一并冲了进去,国民党军残敌只能向西退却,结果迎头撞上了完成阻援任务的华北军区4纵11旅,国民党守军4000余人被我军歼灭,国民党军警第5总队少将总队长周铭勋、少将参谋长薛涤愁也被我军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