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的一天,第12军副军长肖永银正专心研究着剿匪方案。重庆刚刚解放,局势动荡不安,土匪的猖獗活动引起了极大的恐慌。而其中一部分土匪还与国民党有着某种联系,他们不仅公然威胁要与解放军部队决一死战,还声称手中有足够的资金、武器,甚至能召集足够的力量进行抵抗。眼看局势一触即发,肖永银紧急审视着手中的剿匪计划,思索如何最大程度地压制土匪势力。
就在这时,通信参谋匆匆赶来报告,说邓小平打来电话要找他。肖永银心头一紧,立刻起身接起电话。电话那头,邓小平的声音沉稳而有些严肃:“肖永银,明天土匪就要进攻重庆了,你知道吗?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肖永银急忙回应:“首长,所有的部署已经完成,您就等好消息吧!”邓小平没有多言,只是叮嘱道:“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话音刚落,电话便挂断了。
放下电话后,肖永银没有一丝松懈,依然继续与参谋们详细分析当前的剿匪计划,确保没有遗漏任何细节。这次土匪主要聚集在白市驿,凭借对地形的熟悉,企图以游击战术与解放军周旋。但他们显然低估了肖永银的作战经验,毕竟,肖永银本身就是从游击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对于这种战术早已心领神会。
为了彻底消灭敌人,肖永银决定采取围困战术。他部署每隔30米就有一名士兵布防,堵住了所有的上山下山的路口,让土匪几乎没有了任何逃脱的空间。结果,土匪们没能逃脱,他们要么死在山里,要么选择投降。不久,白市驿的土匪被彻底剿灭。
肖永银心情愉悦,决定亲自去邓小平那里汇报这一胜利的消息。按理说,这样的剿匪行动,应该会得到首长的表扬,毕竟作战快速而又高效,目标实现得非常彻底。然而,令肖永银没想到的是,当他走进邓小平的办公室时,邓小平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肖永银,最近重庆的学校都快被你搞垮了!”肖永银愣住了,心里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便小心翼翼地问:“首长,发生了什么事?”邓小平猛地拍了一下桌子,语气愈发严厉:“你不知道吗?这些天重庆的教育界很多人来向我告状,说你把学校的学生都抢走了,根本不管教育!”
肖永银若有所思,终于意识到问题所在。原来,第12军接管重庆后,许多来自贫苦家庭的士兵,尽管战斗力强、勇敢无畏,但在管理和教育方面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尤其是一些营连级干部和团级干部,打仗的能力不容置疑,但让他们承担政府事务或行政管理,显然不够得心应手。许多基层干部缺乏文化和相关经验,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
意识到这一点,肖永银立刻向上级领导提出要改善部队的文化水平,增加更多有文化的青年人进入军队。这个建议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支持,并交给了他负责实施。于是,肖永银开始积极寻找合适的知识青年来补充部队力量,并决定将目标集中在学校里。
肖永银亲自来到了涪陵高中,在那里,他为学生们做了动员报告。从12军的诞生谈起,回顾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的英雄事迹,尤其提到了12军前身129师东进纵队在抗日时期的辉煌战斗。肖永银的讲话赢得了学生们的热烈掌声,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参军热情。涪陵高中的学生们纷纷报名前往参军,甚至出现了全班同学一起报名的情况。
这次成功让肖永银倍感欣慰,随即他又陆续访问了合川中学、永川中学、凤鸣中学等地,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参军热潮,许多学校的学生因为体检不合格未能被录取,甚至发起了抗议。可这一行动却引发了重庆教育界的不满。许多校长联合上书西南局,控诉第12军“抢走”了太多学生,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甚至威胁到国家未来的建设。
邓小平得知此事后,十分重视,决定与肖永银谈一谈。肖永银没有等邓小平找他,而是主动前往了邓小平的办公室。两人碰面后,邓小平语气平和但不失严肃地提醒他,虽然他为部队注入了新的血液,但也需要顾及到教育的问题,不可过于急功近利,应该适可而止,以免让教育界过于反感,影响长远的工作。
肖永银虽然心里明白自己并没有错,毕竟学生们踊跃参军说明他工作做得出色,但他也意识到教育同样不容忽视。邓小平的提醒,让他更加谨慎地平衡各项工作,确保不再引起类似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