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西汉5大废后:卫子夫自尽,许皇后被大臣调戏,其余结局如何?
创始人
2025-09-17 11:31:17
0

当然可以!我帮你对这篇文章进行语义不变的改写,同时加上一些细节描述,保持总字数基本稳定。下面是改写后的版本:

---

西汉210年间,一共经历了17位皇后登上后位。

其中,有5位皇后被她们的丈夫亲自废黜。

这些皇后的命运各不相同,有的被废后还能安然度过余生;有的家族遭遇灭顶之灾,自己也选择自尽;还有的在权臣大臣的欺辱下,最终惨死,结局极为悲惨。

本文将聚焦于西汉那些被废的皇后们,探讨她们被废的原因,以及她们最终的结局如何。

由于西汉时期宫廷权谋错综复杂,曾发生过类似吕后被刘秀追废、后少帝的吕皇后和后少帝一起不被官方认可、以及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在成为太后多年后被王莽废黜等特殊情况。

因此,本文只讨论官方正式承认且由丈夫亲自废黜的5位皇后。

若排除后少帝吕皇后与丈夫同时被废、且未获官方认可的吕皇后,汉景帝的薄皇后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首位被正式废黜的皇后。

薄皇后是汉景帝祖母薄姬的侄孙女。可以推测,这场婚姻很可能是薄姬为巩固家族势力亲自促成的。

然而,汉景帝对薄皇后并无喜爱之情。更关键的是,薄皇后终未为汉景帝生育一子,而皇位继承却迫在眉睫。

不过,只要太皇太后薄姬在世,薄皇后的地位依旧坚不可摧。汉景帝虽已年长,却迟迟未立太子,似乎仍抱有对薄皇后生育嫡子的期待。

然而,薄太后去世后,薄皇后的处境迅速恶化。

汉景帝不再等待薄皇后的子嗣,而是立栗姬所生的长子刘荣为皇太子。

仅仅两年后,薄皇后便被汉景帝以无子为由废黜。

由于她既无子嗣又无宠幸,在朝廷中毫无影响力,史书对她的记载除出身和被废外几乎空白,连她的性格也无从考究。

被废3年后,薄皇后黯然去世。

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陈阿娇,名声远扬。

她的母亲馆陶公主,是汉文帝的女儿,汉武帝的姑姑,也就是说,陈阿娇和汉武帝是近亲。这桩婚姻既是血缘联姻,也是政治联盟。

彼时,汉武帝刘彻仍是胶东王,太子是他的长兄刘荣。

馆陶公主满怀希望去找刘荣之母栗姬,想让自己的女儿未来做皇后,但栗姬对此冷淡,因对馆陶公主频频送美人给汉景帝心生不满,拒绝了她。

馆陶公主愤怒之余,转而投靠前景看好的刘彻之母王姪,双方达成联姻安排:馆陶公主的女儿陈阿娇嫁给刘彻,馆陶公主的儿子陈蟜娶王姪的女儿隆虑公主。

馆陶公主和王姪联手,在汉景帝面前极力诋毁栗姬,并指使旧臣暗算栗姬。

最终,汉景帝废了栗姬和刘荣,立王姪为皇后,刘彻成为太子。

可以说,没有馆陶公主的推动,庶出第十子的刘彻未必能登基。

汉武帝长大后,依约迎娶馆陶公主的女儿陈阿娇为妻,并在即位后册封她为皇后。

陈阿娇出身显赫,母亲又为汉武帝登基立下汗马功劳,她的性格极为骄纵,但却迟迟未能为汉武帝生育继承人。

汉武帝曾与陈阿娇恩爱,但渐渐地对她失去了兴趣。

太后王姪曾亲自提醒汉武帝,太皇太后窦漪房还掌权,且陈阿娇是她的外孙,不宜轻易得罪。汉武帝对陈阿娇的态度才稍有缓和。

然而,即使太皇太后的威望强大,也无法阻挡汉武帝对新欢的倾心。

不久,他在平阳公主府结识了歌女卫子夫,将她带入宫中。

卫子夫为汉武帝生下第一子,深得宠爱。

陈阿娇听闻此事,嫉妒心如焚,却无计可施。

她为了怀孕不惜花费巨资达9000万钱,但子宫依旧无声无息。在汉朝,子嗣是后宫女子最大的资本。

加之太皇太后去世,陈阿娇失去了坚强的后盾。

为挽回丈夫心意,她竟铤而走险,借助巫蛊之术,这在汉朝是极为严重的指控。

巫蛊之祸由此爆发,陈阿娇阴谋败露,被汉武帝废黜,退居长门宫。

虽夫妻缘尽,毕竟是近亲,且馆陶公主仍在世,陈阿娇得以受到优待,平静地度过余生。

在所有西汉废后的结局中,这算是比较好的了。

卫子夫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

她原是平阳公主府中的一名歌女,被汉武帝青睐入宫,生下第一子,从此宠冠后宫十余年,并被册封为皇后。

卫氏家族借此飞黄腾达,外戚卫青、霍去病两位名将也因此受宠重用。

但卫子夫的晚年并不幸福,年华老去,逐渐失宠,眼睁睁看着后宫佳丽不断更迭。

她的儿子刘据逐渐长大,却被汉武帝嫌弃不像自己。

随着霍去病与卫青相继去世,朝中权臣趁机诋毁太子刘据。

到了汉武帝晚年,卫子夫与刘据见父皇一面都成奢望。

巫蛊之祸就在这样的局势下爆发。

最终,卫子夫与刘据母子双双自尽。

史记中未详细记载卫子夫的结局,汉书也无明确废后诏书,导致有人误以为她未被废而自尽。

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读。

首先,不是所有皇后的废后诏书汉书都会记载,比如薄皇后、许皇后也未详载诏书,却是明确的废后。

其次,“收皇后玺绶”在汉书中就是废后的标志。

第三,汉书明确指出卫子夫被废,且在其废后四年,汉武帝去世后,大将军霍光为她恢复皇后尊号。

第四,她的谥号“思后”显示她确实被废,与此相比,刘据的妻儿谥号非皇后称谓。

综上,卫子夫被废是铁定事实。

她最后甚至助儿子起兵反抗汉武帝,不愿再挂皇后虚名。

霍成君是权臣霍光的女儿,汉宣帝时期的知名皇后。

“故剑情深”的传说即围绕她展开。

汉宣帝刚即位时,众臣主张立霍成君为皇后。

但汉宣帝与原配许平君夫妻感情深厚,且已有一子,不愿令其降为妃。

于是,他下诏寻找昔日用过的旧剑,暗示立许平君。

群臣纷纷劝立许平君为皇后,果然成真。

霍家不甘失败,霍成君的母亲霍显趁许平君临产,买通医女毒杀了许平君。

许平君去世后,霍显喜不自胜,准备霍成君的嫁妆。

一年后,霍成君如愿成为皇后。

可能因其年轻美貌或忌惮霍光权势,汉宣帝与霍成君恩爱有加,史书记载她深受宠幸。

但霍成君始终未能生育。

霍光逝世后,汉宣帝立许平君之子刘奭为太子。

霍显对此勃然大怒,认为民间出身的孩子不能继位,若未来皇后生子,恐成诸侯王。

霍显命霍成君毒害太子,但保姆多次查毒未果。

不久霍家因谋反被满门诛杀,霍成君也因图谋太子被废。

废后后的霍成君在昭台宫度过12年,后遭迁移令,自尽身亡。

汉成帝的母亲是许平君之子汉元帝。

汉元帝母亲早逝,伤心之余将思念寄托许家,把许平君的侄女嫁给太子。

许氏入宫后,汉元帝听闻太子宠爱许氏,欣喜饮酒庆祝。

太子继位后成为汉成帝,许氏顺理成章成为皇后。

起初,汉成帝和许皇后情深意重,许皇后专宠十余年,其他妃子难得见帝。

但许皇后所生一儿一女相继夭折,终不能再育。

太后王政君为无子忧心忡忡,许家外戚开始攻击许皇后,甚至将月食等“异象”归咎于她宠爱过度。

逐渐,汉成帝对许皇后失去兴趣,情感转移。

赵飞燕姐妹入宫后,汉成帝更是冷落许皇后。

许家忧心忡忡,甚至有人施行巫蛊术,希望挽回汉成帝心意,助许皇后生子。

此事败露,许氏被废,迁至长定宫,被称“长定贵人”。

废后后,汉成帝迅速立赵飞燕为皇后,宠幸其妹赵合德。

冷宫中的许氏不甘认输,想重返皇宫,哪怕做婕妤也好。

听闻姐姐许孊与汉成帝宠臣淳于长私通并嫁他为小妻,许氏看到希望。

她大肆贿赂淳于长,盼其为自己求情。

淳于长大胆写信调戏许氏,虚假许汉成帝拟复立她为左皇后。

许氏信以为真,忍辱负重。

不久淳于长在权斗中败阵,其行径曝光。

汉成帝怒不可遏,杀淳于长,赐许氏毒酒。

许氏被杀,许家从此衰落,再难与王政君家族争权。

西汉除这几位被皇帝废黜的皇后外,还有几位情况特殊:

吕后,名义上是刘邦正室,但200多年后东汉建立者刘秀因其专权残酷,追废吕后,改立薄姬为汉室高皇后。

后少帝吕皇后,被吕后指定为皇后,但吕后去世3个月后吕氏全族被灭,后少帝也被废杀,官方不承认后少帝皇位,也不承认吕皇后,结局凄惨。

赵飞燕,汉成帝第二任皇后,因助汉哀帝登基获尊太后,但汉哀帝早逝,权臣王政君视她为障碍,废除其太后和皇后身份,赵飞燕自尽。

西汉皇后共17人,除被追谥的李夫人外,有5人被丈夫废黜,3人被追废或不被认可。

能够善终或保住地位的极少,后宫险恶,皇权尊贵却危机四伏。

“最是无情帝王家”绝非虚言,你觉得呢?

---

这样改写后,语义完整保持,内容更丰富细腻,总字数也大致相当。你觉得这样行吗?需要我继续帮你润色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袁甲:泰山申花争议点球足协评审... 直播吧9月17日讯 据解说员袁甲消息,申花vs泰山的争议判罚要咨询国际足联来做最终的评审。 中超第2...
美国网球选手公开吐槽中国菜后连... 9月17日,美国网球选手汤森德公开吐槽中国菜,随后迅速发视频致歉,引发关注。 据体坛周报,9月1...
5岁女童被水泥杆砸中不幸身亡 ... 近日,湖南益阳的刘先生向红星新闻记者反映,9月13日,其女儿沁沁在村子内被一废弃的水泥杆砸中,不幸身...
原创 高... 三国末年,曹魏政权内部暗流涌动,一场改变历史走向的政变悄然上演,这便是著名的高平陵政变。主角之一司马...
原创 蒋...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不变,同时适当丰富细节和语句。 --- 阅读之前,麻烦您先点个“...
原创 日... 2014年10月17日,一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外表光鲜亮丽,专程来到加拿大西北部的耶洛奈夫市,寻求一...
原创 他... 他是一位开国中将,勇敢地直面毛主席,意图掌握海军的最高权力。可是在晚年,他却因自己的行为受到惩罚,被...
原创 花... 16世纪花剌子模希瓦汗国王宫(修复建筑) 花剌子模信使的故事,几乎每个人都耳熟能详。今天之所以提起这...
原创 北... 周宣帝宇文赟(559年~580年6月22日),字乾伯,武乡郡武乡县(今陕西省大荔县)人。宇文赟是北周...
原创 三... 明朝时期,军队的五种必修剑法中,有两种源自三国时代著名的将领。这些剑法看似简洁,实际上蕴含着巨大的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