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这所军校成立于1924年,在这一年,国民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两党合作的开始。在苏联的援助下,黄埔军校得以成立。值得注意的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在当时不仅可以加入国民党,也能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为日后许多优秀的革命人才铺平了道路。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人物便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员之一,他名叫王尔琢。1927年,在大革命失败后,王尔琢投身到反对国民党的武装斗争中,并曾担任红四军参谋长等职务。那么,王尔琢一生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他的结局又如何呢?
王尔琢于1903年出生在湖南省石门县一个小康之家,家里十分重视教育。他小时候在村里的私塾里读书,稍大一些后便前往县城的高级小学就读。1920年,王尔琢考入湖南高等工业学校附中。在这所学校里,他广泛阅读进步书籍,并对马克思主义有了初步的了解。与此同时,王尔琢也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并逐渐积累了宝贵的革命经验。
1924年,王尔琢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并在同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他跟随国民党的军队参加了东征和北伐,尤其是在北伐战争中,王尔琢勇猛善战,屡次立下赫赫战功,迅速崭露头角,成为黄埔军校学员中的佼佼者。立下功勋后,蒋介石多次试图拉拢他,但都被王尔琢一一拒绝。
然而,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并未使王尔琢对革命失去信心。他前往南昌,参加了反抗国民党的武装斗争。尽管革命队伍在早期遭遇了一些挫折,王尔琢依然坚定信念,指挥部队南下。随后,他奉命留在广东梅州一带,为主力部队的转移提供掩护。随着广州革命行动的失败,王尔琢与朱老总一道,率部转战闽赣粤湘边界,展开游击战。
在游击战争中,王尔琢逐渐展现出了过人的指挥才能。1928年1月,他被任命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参谋长,成为该军中最年轻的指挥官。此后,他带领部队圆满完成了掩护主力部队前往井冈山的任务,助力井冈山会师的顺利进行。
井冈山会师后,王尔琢投入到井冈山根据地的建设中,担任红四军参谋长兼第十师二十八团团长。在这段时间里,他参与指挥了多场战斗,包括高垅、五斗江、草市坳、龙源口等战斗,这些战役有效粉碎了敌人对井冈山的围剿,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7月,湖南省委命令红四军下山进攻湘南郴州。王尔琢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战略决策,坚决拒绝执行命令。从客观角度看,王尔琢的分析是正确的,但湖南省委并未采纳他的意见,并强令他带领二十八团和二十九团一起进攻湘南。王尔琢无奈,只能听从命令带兵出击,结果部队几乎全军覆没,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八月失败”。
在这次危机中,王尔琢没有放弃,他指挥二十八团及时撤退至桂东县一带,成功保留了这支革命队伍。当他回到井冈山后,毛泽东主席亲自表扬了他的勇气与果敢,并激动地握住王尔琢的手说:“你保存了二十八团,功不可没!”
1928年8月25日,红四军前卫第二营营长袁崇全率领一个步兵连和一个迫击炮连叛逃。王尔琢得知消息后,立即带队追击,最终追上了叛逃的队伍。他耐心地做了大量思想工作,促使这些叛变的官兵重新回到工农革命队伍中。遗憾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王尔琢遭到了叛徒袁崇全的枪击,不幸牺牲,年仅25岁。
王尔琢的一生短暂却充满传奇,他不仅是一位勇猛的战士,更是一位忠诚的革命者。尽管他英年早逝,但他为革命事业所作出的贡献,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