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人士李庄古镇重温文化抗战史: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创始人
2025-09-17 03:31:37
0

宜宾6月24日电 题:两岸人士李庄古镇重温文化抗战史: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记者 岳依桐 王鹏

清水穿镇、黑瓦白墙、田园围绕,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的四川省宜宾市李庄古镇24日迎来一群特别的客人——近40位两岸抗战将士后代、抗战史研究学者,两岸媒体代表、台湾自媒体人等跟随2025“文化抗战川渝行”两岸媒体采访活动前来,重温这个小镇所承载的弥足珍贵的文化抗战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李庄民众以广阔的胸襟发出“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十六字电文,迎接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等10所知名高等学府、科研机构等内迁,构建以“文化”为核心的抗战阵地。李庄自此与重庆、成都、昆明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化抗战中心。一大批大师学者在李庄学术报国、科研报国,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对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不少人后来前往台湾,成为两岸交流的参与者、见证者。

24日,两岸人士在四川宜宾李庄古镇参访。记者 刘忠俊 摄

当日,两岸人士一行走进“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旧址(史语所)、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中国营造学社旧址、中国营造学社陈列馆、同济大学工学院旧址以及“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旧址,用镜头、纸笔记录抗战历史的回音。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台湾光复80周年之际参访李庄古镇,让台湾梅花新闻网副总编辑宋秉忠感慨颇深。“我们不能忘记在前线拼杀的战士,也不能忘了在文化战场上与侵华日军展开斗争的学者。”他说,文化抗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在守护中华民族文脉、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

台湾抗日亲属协进会荣誉会长,台湾抗日志士萧光明、萧升祥、萧道应后代萧开平如今已一头白发。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战火纷飞的年代,众多学者、学生仍在这里坚持研究、学习,为抗战胜利后祖国的重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24日,两岸人士在四川宜宾李庄古镇参访。记者 刘忠俊 摄

“我们的知识分子在困难的环境中仍然坚持着他们的工作,实际上是对中华文脉的保护,是一种文化薪火的传承。”台湾黄埔军校同学后代联谊会会长、“自忠学堂”创办人丘智贤表示,彼时李庄民众也尽全力保障他们的一切需求,这种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抗敌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特质之一。

再次重温曾任台湾大学校长的史语所创办者傅斯年在李庄古镇留下的记忆后,毕业于台湾大学的丘智贤背出傅校长留下的校训:敦品、励学、爱国、爱人。他说,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台湾光复80周年,两岸共同抗战的历史不容遗忘,需久久传承。“让我们的下一代都能认识到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伟大。”(完)

【编辑:陈海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凰岗还是皇岗?一块清代石碑告诉... 我是徐金荣,一个土生土长的凰岗人。这些年,为了守护家乡一方石碑,没少挨骂,也没少收获感动。但最让我耿...
原创 班... 在《康熙王朝》这部剧中,班布尔善一直鼓动鳌拜谋取皇位。康熙前往鳌拜府亲自探望,和鳌拜分享了许多深切的...
革命文物“讲述”英雄抗战故事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文物静无声,烽火映山河。抗日战争,那段血与火凝聚的历史记忆不仅铭记在人们...
原创 管... 公元前686年,管仲被任命为齐国的国相,刚接手政务,眼前就是一堆麻烦事。 齐国当时极度贫穷,国库几...
原创 “...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每段语义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也尽量保持稳定。 --- ...
原创 朱... 在历史的长河中,常常有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而这其中,某些看似平凡的传奇,实际上蕴含着不为人知的惊...
汪清县大兴沟镇小学魏拯民事迹展... 近日,汪清县大兴沟镇小学魏拯民事迹展厅揭牌启用。 大兴沟镇小学魏拯民事迹展厅于2024年4月进行申...
几乎不敢与清军正面交锋,沙俄凭... 清朝近代以来,虽然与外国签订了诸多不平等协议,但真正给后世带来长久深远负面影响的,其实屈指可数。其中...
原创 当... 改写文章: 写作是一项不容易的工作,每一位作者都在日复一日的辛勤创作中,挥洒着自己的心血,只为能为家...
原创 秦... 当然,下面是你提供的文章改写版,保持了原意,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且总字数变化不大: --- 司马迁...